种子的力量(创作谈)

2024-04-29 00:44:03熊万里
天津文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夏衍火种温暖

熊万里

登高望远。常态下,每登高一步都会朝更远的前方眺望。当我忐忑地迈上五十岁的台阶时,无法自控地养成了扭头回望的习惯,越来越执迷于回顾过去的风景。这时候,梳理流逝的岁月,想起小学课本中给我印象最深最重的,不是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不是孟浩然《春晓》的“处处闻啼鸟”,不是骆宾王《咏鹅》的“曲项向天歌”,而是夏衍的《种子的力量》。因为,我年年重复背诵着《种子的力量》给自己听,然后又背给一个个孩子听:“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但凡读过小学的,大都写过老师布置的作文《我的理想》。那一刻,每一个人心里都会播下一粒或者多粒种子。我孩子的老师别出心裁,给家长布置了一篇作文《孩子,我想对你说》,并且一一拍照后在微信群里展示出来。老师和家长通过特殊的方式,不约而同地在给孩子内心播种。我想对孩子说的毫无疑问是“种子的力量”。通过微信群,我读到很多诚实的家长说了相似的话:“妈妈希望你买东西的时候不看价格,走路累了的时候可以随意打车,能够选择喜欢的职业而不被迫谋生。”孩子们充满好奇地问我,当年长辈们都对我讲了些什么,并且穷追不舍地沿着相关话题追问我更多幼时的往事。于是,我一遍遍地给孩子们讲述遥远而又历历在目的童年。

上中学时,父亲给我订了一些少年报刊。我不爱和同学们一块儿跑动,喜欢静静地坐下来,在课间,在节假日,利用一切时间沉迷报刊中,不是阅读,就是剪贴,至今还保存有三十多年前的几十本剪贴,纸张已经像烙饼一样脆黄。后来,我悄悄地投稿,不断有文章被发表并且出版了几本作品集,被一些媒体称为“少年作家”。当从校园走向社会,不得不从“理想主义”迈入“现实主义”:曾经蠢蠢欲动想写作,可毕竟要面对现实,先后有了几个孩子,得不断去挣钱养家,就越来越疏远了文学。但是,只要在心里埋下了种子,一旦遇到适合的环境便会蓬勃地发芽。2021年底,本地小说研究会举办一个小型的文学年会,因为在我住处附近,朋友们顺便邀我参加。我是列席者,不发言,只听讲,内心深处却受到强烈刺激,当晚回家就开始在电脑上写起来,首先记下给孩子们讲述了一遍又一遍的童年故事——《送祝美》。

毕竟搁笔多年,锅冷灶凉,重新写作有个预热过程,但种子的力量是惊人的,正如夏衍先生在《种子的力量》中所言:“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当我控制不住要再次写作时,即使擦亮芝麻大的一粒火星,也可形成燎原之势。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我收不住手了,接二连三地写起小说。

文学的力量是迷人的。一旦打开写作的大门,就由不得自己,回忆与想象像辫子一样纠缠不清,乃至合二为一。思路像一辆随心所欲的挖掘机,忽而伸长机动臂在遥远的童年抓一把趣事,忽而转身在刚刚过去的时间段里打捞起血淋淋的痛苦,忽而把朋友的一句话当作模糊的出击目标去捅一个大窟窿,曾经的同事已经几十年杳无音信了却突然跑来敲门,一条不起眼儿的短新闻瞬间把我推到农民作家位于寒风凛冽中的乡下瓦房里……坐在电脑前,我的感性超过了理性,变得多愁善感;离开电脑,我的理性超过了感性,变得冷静理智。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一束温暖的火光在心里跳动。像一艘在海上漂浮的渔船,船舱里始终有一盏油灯摇曳着红彤彤的火苗。

夏衍先生说:“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在我的家乡,有一句俗语:“啥种子出啥苗,啥葫芦出啥苗。”一个人心中埋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长成什么样的树,开成什么样的花,结成什么样的果。

现实生活确实有残酷的一面,充满着虚伪、算计、欺骗、冷酷、邪恶、肮脏、丑陋,但是也同样存在着真诚、热忱、怜悯、仁慈、恻隐、善良、温暖。“妈妈希望你买东西的时候不看价格,走路累了的时候可以随意打车”,这话有一点儿扎心,却是肉眼可见的残酷现实,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够选择喜欢的职业而不被迫谋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长辈对孩子有不同的“播种”。在那个蝉鸣像雨点一般密集的夏天,奶奶的话“该甜的总还是甜”,就是在我童年播下的一粒可以燃烧的火种。当文学的种子一朝发芽,燃烧的火种即刻活跃了。我迫切地需要记下来一些东西,希望讲述给更多的人。

在20世纪70年代我那穷苦的童年,有知了的香、油条的美、鞭炮的乐、亲情的暖、冰棍的甜;当很多读者坐在暖气屋里读书时,农民作家和老公在矮旧的瓦屋里,烤着一个温暖的蜂窝煤炉;在比寒风更刺骨的风言风语中,有农民作家多年不曾动摇的执着;在贫穷与伤害的不断叠加中,农民作家老公内心深处那粒温暖的火种最终掀翻了一切痛徹骨髓的冰块。

写作首先是一门技术活,必须蹚过语言、细节、结构、故事等等一片接一片的沼泽地,并且永远向着更广袤的草原深处跋涉。文学梦,是我心中埋下的一粒种子,一旦发芽就犹如推动火车前进的蒸汽发动机。在写作时,我坚持在残酷的故事中,怀揣着另一粒温暖的火种,就像在沉寂的黑夜看见东方的启明星,在幽深的人性中看见闪烁不停的亮点。

责任编辑:王震海

猜你喜欢
夏衍火种温暖
温暖冬夜
环球时报(2022-01-24)2022-01-24 18:11:53
火种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28
夏衍巧改剃头诗
点燃火种的地方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8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4
我的爷爷奶奶——夏衍与蔡淑馨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10
对艺术的尊重
温温暖暖
爱·温暖
夏衍的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