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小知识点做大文章

2024-04-29 00:44:03张福东
关键词:文综高考题人教版

张福东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习题则是训练和测试学科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习题教学是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材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习题教学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发展学生历史专门能力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中的习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来说,历史教学中的习题教学,既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检测教学内容的工具。因为到最后,学生终究是要通过高考来检测自己在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的成果。

通过让学生通读一些历史专著,做好历史知识的储备。但很多名家的历史专著的专业性极强。而当年明月的网络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专业性也没有那么强,学生读起来会轻松很多,但通俗读本的很多史学观点却不够严谨,带有作者很强烈的个人偏好,高中生很难对其进行客观的判断。读与不读,对学生来说都是个难题。

所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我们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高中通用的历史教材毕竟是经过了长期的使用,教材中的史学观点也是经过了反复的推敲、论证的当代中国主流的史学观点,教材文字的编排较为严谨、叙事的手法也很客观。在有限的高中学习阶段,通过熟悉教材,掌握解读文综考试的方法,肯定是现实而有效的方法。而且现行的通用教材虽然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但都是在教育部主持下、按照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编撰的。高考出题者的出题思路、观点的引用、很多高考试题的材料来源都会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有所体现。所以突出高中历史教材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搞清楚教材知识和高考试题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这种联系,让学生掌握破解文综学习的技巧,才有可能高效通过文综考试。

下面以全国高考二卷为例进行说明。(2013年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_____。(2016年第26题)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这二道高考题的出处应该是人教版必修二第16页最后一段:“面对土地高度集中,政府大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中国古代实行土地私有的农耕经济,土地是其中最重要的财富,所以特权阶级会利用特权尽量多的占有土地。自耕农失去土地,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会使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缺乏必要的保障。这会加速社会矛盾的激化,肯定不利于封建统治。封建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教材的表述很清晰明白,掌握了这段文字,这两道题目就会很简单,不可能做不对。这两道高考题让学生明白,我们面对的高考题的知识点其实就在我们天天面对的教材里。

(2018年第32题)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________。这道题目的材料来源于人教版必修一第26页第二段,这段话说得很清楚:平民取得的权力,是平民们自己多次主观努力的结果;其次,贵族仍然有解释法律的权力,只是不能为了贵族的利益随意地解释法律了,其解释法律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只要学生对这段话稍微有点认识,那么这道高考题的正确答案就可以得出。

在材料题的考查中,学生也可以通过熟读教材,进行相应的知识迁移,从而对材料题的题目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2015年文综第40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治观念。这道题让很多学生大吃一惊: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怎么会有法治观念呢?孟子出现在人教版必修三的第5页,教材中并没有说孟子具有法治观念。而战国时期讲法律的内容出现在人教版必修二的第16页第三段。通过这一段,我们可以判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的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就是通过变法实现这一社会转变的。也就是说战国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法律在这一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孟子也就具备了一些法治的思想。2015年的这道材料题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熟悉教材、理解教材可以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迁移,这是我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简单却很有效的一条捷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教版的教材在高考文综考试中可以直接提供有效的解题思路。这也就提醒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建立教材与高考题的联系,熟悉教材知识。现在的学生也在课余多多少少会阅读一些最新的历史读本,这也有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教材的教学,引导学生熟悉教材,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最终高效地完成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文综高考题人教版
一道2021年高考题的四种解法
两道高考题的整形处理
高考题怎么改编(一)——集合篇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光辉下的阴影——2016年高考文综I卷第41题思考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逻辑素养不可或缺——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第27题为例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