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插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黑布林英语阅读》教学为例

2024-04-29 07:41周晓霞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4年3期
关键词:渔夫绘本内容

文|周晓霞

英语绘本是教材的补充和拓展资源,它以生动有趣的插图、富有乐趣的情境以及地道活泼的语言深受学生的喜爱。绘本不但能帮助学生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然而,目前绘本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过度关注绘本中的语言文字,忽视对插图的运用,特别是图与文、图与图之间缺乏关联和深度挖掘,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和深度思维习惯的培养。本文将结合具体的绘本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整体输入和输出,促进思维进阶发展

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强调语言环境和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倡导学生在真实、自然且完整的情景中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学习并运用语言。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景中接触、体验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程晓堂,2009)。绘本插图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它们和对应的文本构成了完整的故事情境。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利用插图帮助其建构从整体输入到整体内化再到整体输出的学习过程,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发展。

1.利用绘本封面整体输入,激活发散思维

绘本封面通常包括标题、作者、主要人物、故事背景等重要信息。教师应有效利用这些信息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预测,为学生整体感知绘本内容做好铺垫。

例如,C级“The Sun Is Broken”讲述了一位女孩在生日这天许了一个愿望。在她的愿望里,出现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这都源自女孩对已去世奶奶的思念。这是一个温暖的关于爱的故事。该绘本封面呈现的是女孩在蛋糕前许愿的场景,但是女孩忧郁的表情却和生日场景不符。授课教师利用这一矛盾冲突,通过充实人物信息,让学生预测故事主要内容。

【教学片段1】

T:Look at the girl.What’s she doing?

S1:She’s making a wish.

T:Yes.Today is the girl’s birthday.Look!Is she happy?

S2:No.She looks sad.

T:People are always happy on their birthdays.Why is she sad?Can you guess?

S3:Maybe she doesn’t get any presents.

S4:Maybe no one comes to her birthday party.

(教师在绘本封面上添加了女孩奶奶的人物插图)

T:Look!She’s the girl’s grandma.Can you try to guess the reason now?

S5:Maybe her grandma lives far away from the girl.She can’t come to the girl’s birthday party.So she’s sad.

S6:Maybe the girl’s grandma was dead.She misses her grandma very much on her birthday.

...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呈现绘本封面并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行为。接着,教师利用原本应该开心的女孩却满脸忧伤这一矛盾冲突引发学生思考。此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被有效激活。但是,学生漫无天际的预测脱离绘本内容。于是,教师在绘本插图上添加了故事中另外一位关键人物的插图,即女孩的奶奶,以此作为辅助猜测情节的支架。教师基于女孩和奶奶的关联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和预测,他们的预测范围逐渐缩小,且和绘本内容建立起了必要的联系。充实人物信息后,教师还指导学生深入预测故事情节,训练其整合内容并初步建构故事内容,进而建立起封面和整体故事情节的关联。

2.利用前后插图整体内化,培养推理思维

推理能力是建构语篇局部连贯与整体连贯的能力(郭宝仙等,2017)。在绘本教学中,推理思维主要是指对绘本插图及一些细节进行对比与分析,找出异同点,然后基于异同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推理。利用绘本前后插图对比,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与分析,有利于学生推理出故事的逻辑主线。这不仅遵循了整体性教学原则,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推理思维。

例如,C级“Sam and the Sunflower Seeds”讲述了男孩Sam最爱去乡下看望爷爷并且在爷爷的向日葵地里玩耍。一天,爷爷给了Sam一些向日葵籽。Sam回家后把这些籽儿种下,仔细浇灌,可向日葵就是长不出来。然后,Sam再次来到爷爷的向日葵地并得知向日葵的生长离不开太阳。于是,Sam回家后将向日葵移到了太阳底下,他的向日葵因此得以茁壮成长。授课教师截取了绘本中的前后对比图(见图1),引导学生分析与推理故事过程。

图1

【教学片段2】

T:Where is Sam in the left picture?

S1:He’s in the sunflower field.

T:Are there many sunflowers in the field?

S1:Yes.

T:Look at the sunflowers in the right picture.Are they in the field,too?

S2:No,they aren’t.They’re in the yard.

T:Why are the sunflowers in the yard now?What happened?

...

授课教师首先呈现绘本中的前后两幅插图,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两幅插图中都有向日葵,但是向日葵所处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教师以该异同点为突破口,提问学生:What happened?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推理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接着,教师根据“many sunflowers in the field—no sunflowers in the field—take seeds home—grow sunflowers at home—move sunflowers into the yard”的步骤帮助学生梳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细节信息,以此验证学生的分析与推理是否正确。通过分析、推理与验证,学生对完整的故事内容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3.利用关键插图整体输出,提升归纳思维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林晓梁,2023)。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丰富和具化的阶段,直接让其通过关键词概括绘本故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而绘本中提供的插图能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在课堂的巩固环节,教师可依托绘本中具有关联性且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关键插图,引导学生参照插图复述故事,进而提升其归纳思维能力。

例如,A级“The Big Fire”讲述了茂密的丛林突然发生了火情,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扑灭了大火。该绘本插图较多,学生很难根据所有插图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在巩固环节,授课教师选取了绘本中的关键插图并引导学生复述故事。该环节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出示绘本中的五幅关键插图,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给图片排序,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四人一组,根据已排序的图片结合板书要点,在组内进行交流并尝试复述故事。

(3)每组派一位代表汇报故事主要内容。

绘本故事的情节发展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其插图也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上述案例中,教师选取绘本中前后关联的插图让学生排序,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关键插图和板书要点再次建构故事情节并进行有效输出。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和建构能力均得到有效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得以提升。

二、借助插图评判角色,激活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指的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其实质是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作用的结果(林崇德,2015)。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绘本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作者态度进行批判和评价,同时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和修辞手法,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钱小芳等,2019)。绘本插图不仅蕴含丰富的故事情境,而且细节刻画到位,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质疑和探究的素材。教师可就插图中的一些重要细节引导学生体验情境并评判角色,进而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质疑人物,深挖内涵

绘本插图常包含一些隐性信息,且这些信息背后蕴藏着深层含义。教师应善于发现隐性信息,并通过对其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内在价值。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故事中的人物引导学生展开质疑,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价值,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态度和观点。

例如,A级“The Three Goats”讲述了三只山羊团结合作、智斗巨怪的故事。该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且具有一定的育人价值。授课教师在挖掘故事内涵时利用插图(见图2)带领学生展开质疑和探究。

图2

【教学片段3】

T:Look at Little Goat and Middle Goa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S1:They’re small and weak.

T:What about the troll?

S2:It’s big and strong.

T:Yes.But why can’t the troll eat the goats?

S3:Because the goats are clever.

T:How do you know that?

S4:When Little Goat crosses the bridge,he asks the troll to eat Middle Goat.Because he’s big.When Middle Goat crosses the bridge,he asks the troll to eat Big Goat.Because he’s very big.Then Little Goat and Middle Goat cross the bridge safely.

T:Great!Whathappens then?

S4:When Big Goat crosses the bridge,he pushes the troll into the river with his big horns.

T:So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goats?

S5:Unity is strength.

S6:When we work together,we can overcome difficulties.

引导学生基于故事人物展开质疑、深入挖掘故事内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高大凶猛的怪兽和弱小的山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山羊却安全地过了桥。教师抓住插图人物的反差点,质疑两只山羊为什么能安全过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分析故事情节并挖掘故事内涵。学生在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逐渐领悟暗含于故事中的育人价值,实现了对故事内容及人物的个性化解读,拓宽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紧扣插图,评价角色

评价是学生内化文章内容与思想后,与已有认知进行融合或对比,然后输出的过程,是拓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途径(吴石怡,2021)。绘本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行为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教师可以依托插图中的人物带领学生展开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C级“The Fisherman and His Wife”讲述了渔夫和他妻子的故事。渔夫捕捉到了一条会魔法的鱼却把它放回了大海。渔夫妻子知道后非常生气,她一次又一次地让渔夫去乞求那条鱼,以满足她无穷无尽的要求。最后,贪婪的渔夫妻子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太贪心,否则会一无所有。学生如果仅根据绘本文字很难体悟渔夫妻子的贪婪以及她不劳而获的想法,而绘本插图中渔夫妻子的表情、动作及行为都直观、形象地揭示着她贪婪的性格。因此,授课教师紧扣绘本插图,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渔夫妻子的表情和动作并进行描述。然后,教师设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sherman’s wife?”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陈述理由。学生讨论结束后,小组内推选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是非观念,他们能对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尽管他们的是非判断还未达到教师的预期,但这不影响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初步形成。因此,教师应善于抓住绘本中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点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探究。上述案例中,教师抓住绘本中渔夫妻子贪婪的性格,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通过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的评价,学生初步形成了对事物的思辨和评判能力。

三、依托插图再构文本,提升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和方法(曹彩云,2019)。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创新。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可通过插图补白以及续编故事结尾等方式再构文本,进而使文本内容更丰富和立体,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1.巧用留白,充实故事内容

绘本留白是指绘本故事内容和插图存在信息缺失的现象,特别是插图留白,它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依托插图留白以及故事情节的内在关联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借助口头输出的形式充实和丰富故事内容,进而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A级“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讲述了傲慢的兔子和谦虚的乌龟赛跑的故事。最终,乌龟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比赛。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在赛跑时共经过了五个不同的地点,且兔子在这五个地点都有自己的独白,而乌龟和其他动物却没有只言片语。绘本中的五处插图留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基于此,授课教师利用插图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补充乌龟和其他动物的语言,进而充实故事内容。

【教学片段4】

T:What does the tortoise say by the river?Can you guess?

S1:Me?Slow?Wait and see!

T:What does the tortoise say among the flowers?

S2:Where’s the hare?I can’t see him.I have to hurry up.

T:What about the mouse?What does he say?

S3:Come on,Tortoise.I believe you can win.

...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基于绘本中的插图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根据插图信息以及自我认知积极补白。插图补白不仅充实了故事内容,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插图补白还为后续的故事表演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语言支撑,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使表演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

2.借助插图,续编故事结尾

大多数绘本插图在结尾处都留有空白,给人无尽的遐想。教师可借助此处的插图留白,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插图,发挥想象力,利用插图合理延展故事内容并续编故事结尾。绘本“The Three Goats”的结尾部分呈现了三只山羊怡然自得地在草地上享受快乐的时光,而不远处的巨怪正从河里走向岸边(见图3)。对于巨怪和山羊接下来将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学生是很期待的,这也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授课教师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揣摩人物的心理并想象人物的语言。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想象力续编故事结尾。以下是一组学生续编的故事结尾:

图3

Troll:Hi,MrGoats.CanI playwithyou?

LittleGoat:Sorry.You’re mean.Wedon’twanttoplay withyou.

Troll:No.I’mnotmean.I’m nicenow.

MiddleGoat:Really?

Troll:Ofcourse.Iwantto beyourfriend.

BigGoat:OK.Let’splay together.

Troll:Thankyou.

综上所述,插图在绘本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插图不但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能助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绘本插图中的隐性信息和潜在价值,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读图、悟图、用图等一系列活动进而真正发挥插图的作用,并以此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渔夫绘本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绘本
绘本
绘本
渔夫和小猫
渔夫之利
主要内容
天皇版“渔夫”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