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04-29 10:0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女娲哪吒石头

曹 波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一个单元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关注单元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笔者以统编版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尝试“基于差异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堂实践,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单元设计

(一)课文介绍及相关知识梳理

统编版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神话故事”这一单元主题,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课文和《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并安排习作练习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③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通过解读课后的思考练习这一助学系统,对接要素进行梳理(见表1)。几篇课文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从目标来看,课文之间具有递进性,前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后一篇课文的目标达成提供基础。从“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发挥想象,将细节说清楚说生动”,呈现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趋势。而单元习作安排的是《我和_______过一天》,要求“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目的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想象故事。每篇课文承载的能力训练落点各有侧重,凸显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

表1 第四单元课后思考练习对接要素

(二)单元目标

通过对“神话单元”的教材梳理,本单元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围绕“我和____过一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写清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

3.阅读中国神话和世界经典神话,认识更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感受魅力无限的神奇想象,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水平层次一:能根据写作要求和提示确定中心意思;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记叙一件事情,叙述完整、清楚,想象的内容合理。语句通顺,语意连贯,用词准确。

例文:

我和哪吒过一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在家中阅读《封神演义》。书中的哪吒英勇善战,智勇双全,让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突然,窗外一阵狂风大作,紧接着一道金光闪过,哪吒竟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我惊讶地看着哪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笑着对我说:“我是哪吒,今天来陪你过一天。你有什么愿望,我都可以帮你实现。”我激动地说:“哪吒,我想去海底世界看看,可以吗?”哪吒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我们便腾云驾雾来到了海底世界。

我们在这座超凡的水晶宫中,荣幸地与尊贵的龙王及其龙太子进行了会面。龙王以其热情好客的态度接待了我们,精心筹办了一桌盛宴,每道菜都充满了海洋风味,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我与哪吒在尽情享受这一桌美味佳肴的同时,用双眼欣赏着这梦幻般的海底世界,真是生机勃勃,五彩斑斓。在珊瑚丛中,鱼儿自由自在地穿梭着,身姿灵动活泼,成了海底世界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海藻林里,水草摇曳生姿,宛如在跳一支优美的舞蹈。最后,我们有幸参观了龙宫的宝库,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各种奇珍异宝,每一件都让人叹为观止。我的目光紧紧追随着每件宝物,抚摸着这个,摆弄着那个,脚步都无法向前移动。

日落时分,可爱的哪吒引领我攀登到巍峨的山巅。我们站在高峰之巅,俯瞰脚下广袤的大地。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余晖如金粉般洒落,染上一片璀璨的金黄。我不禁赞叹道:“哪吒,你真是太了不起了,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哪吒微笑着回答:“这是我勤奋努力、苦练技艺的结果。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深深地点点头,心中荡漾着对未来的向往。

水平层次二:能明确写作范围,选择符合中心意思的材料。记叙一件事情要素齐全,想象的内容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语意比较连贯,用词基本恰当。

例文: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那天,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一道金光闪过,孙悟空出现在了我面前。我惊讶地看着他,他笑着对我说:“小朋友,我是孙悟空,今天我带你去一个神奇的地方。”

我们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孙悟空告诉我这里是花果山。我们一起参观了水帘洞,那里的猴子们热情地欢迎我们。孙悟空还带我去看了他的仙桃园,那里的桃子又大又甜,令人垂涎欲滴。

在花果山上,孙悟空向我展示了他的七十二变。他一会儿变成了一只鸟,一会儿变成了一棵大树,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蝴蝶。他的变化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他的法力佩服不已。

最后,孙悟空带我去了天宫。我们在那里品尝了玉帝赐予的仙酒和仙果,还参观了蟠桃园。孙悟空告诉我,他曾经大闹天宫,与天兵天将展开了一场激战。虽然他曾经犯下了错误,但他已经改过自新,成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大英雄。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我和孙悟空依依不舍地告别。我从这次神奇的经历中收获了很多,也更加敬佩这位勇敢、智慧的猴王。

(三)学习任务

第四单元教学可设计与单元学习目标相匹配的三个学习任务:一、感受、讲述神话;二、想象、创编故事;三、阅读、探究神话。具体安排见表2。

表2 单元学习任务安排

二、单元实施

(一)学情分析为基础

在开展语文差异教学时,教师需要认识到不同学生存在的区别,并且将其作为开展教学的依据。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以“神话”主题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为切入点,设计了这样一份预学单(见表3):

通过预学单的反馈,教师对学情有了初步的掌握:①学生读过的神话故事不少,但故事的描述或过于冗长,或情节缺失;②对于神话故事中神奇之处,有独特的看法;③对人物的喜欢主要停留在能力超凡,少数学生谈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④关于想象和神话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生活一天的经历,大多为“走进神话故事中”,部分选择“走进现实中”,想象与人物的特质和个性有距离。

(二)目标分层明方向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总是按照全班的水平统一制定,这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对眼前所学知识并不满足,但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能会对教学计划感到吃力。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目标与方式不能像以往一样“一刀切”,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课堂的教学目标分层就是教师通过学情分析制定的,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所能接受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盘古开天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目标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拟定了这样的分层目标(见表4):

【基础】能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作为线索清楚地讲述盘古开天地的经过。

【提高】1.能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作为线索清楚地讲述盘古开天地的经过。2.借助重点词句完整地讲述故事的经过。

【发展】1.能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作为线索清楚地讲述盘古开天地的经过。2.借助重点词句完整、具体地讲述故事的经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完成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当前进的方向明朗时,学生学习便有了一根“指挥棒”,不容易走弯路,这样才能使教学成果得到更好的提高。

(三)评价指导促发展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知识储备,不同的知识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想象,不同的审视角度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创造,让学生的差异尽显无遗。通过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评价,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提高,是关注差异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应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故事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女娲的人物形象,也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想象。我们不妨去想想:在女娲找彩石的过程中,会到过哪些地方?又会经历怎样的困难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来把女娲从各地找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来听一听小伙伴的交流吧。

学生A:听说只有找到五色石头才能熔炼补天的石浆,女娲上天入地,终于找到了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

教师:这位同学用上了“上天入地”这样的词语,让我感受到女娲本领高强,但是这一段情节似乎还不够具体。试着再想一想,女娲会在哪些地方找到彩石?彩石越不容易找到,越能让我们感受到女娲的了不起。你能再来试一试吗?

学生A:听说只有找到五色石头才能熔炼补天的石浆,女娲上天入地,踏上了艰难的寻石之旅。她顶着烈日,不停地往天上飞呀,飞呀,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找到了赤色石头;接着女娲马不停蹄地从天边飞回大地,她冒着冰雪,在大地上最冷的地方找到了白色石头……就这样,她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

教师:太阳像个红色的火球,温度又高,找到了赤色的石头;冰雪世界白雪皑皑,找到了白色石头。你的想象真是合情合理。为你点赞!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学生B:老师,我有补充。我想这样说,五色彩石,缺一不可。为了救人类于水火,女娲上天入地,踏上了艰难的寻石之旅。她顶着烈日,不停地往天上飞呀,飞呀,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找到了赤色石头;接着女娲马不停蹄地从天边飞回大地,她冒着冰雪,在大地上最冷的地方找到了白色石头;她冲进沙尘,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找到了黄色石头;她潜入水底,在水流湍急的洪水里找到了青色石头,黑色的石头最难找,它藏在黑黝黝的深沟底下,女娲毫不犹豫地跳进地底,历经艰难,终于找齐了能够补天的五色彩石。

教师:多么神奇的想象呀!五种颜色的石头藏在了五个不容易被找到的地方,你的讲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女娲上天入地、不辞辛苦的情景。

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首先尊重学生A 的想法,予以肯定。接着,提出建议“试着再想一想,女娲会在哪些地方找到彩石”。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想到了“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找到了赤色石头;在大地上最冷的地方找到了白色石头”,想象合理而且点出了女娲为众生而不辞辛劳的形象。这对于学生A 来说无疑就是一种进步。面对老师的表扬,相信学生A 一定会更有兴趣进行创作。

三、成果呈现

基于差异的单元整体设计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和满足,通过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分析,将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和安排,使教材的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实施基于差异的单元整体设计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其实际情况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基于差异的单元整体设计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基于差异的单元整体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助力学生素养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女娲哪吒石头
哪吒买“车”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女娲
别小瞧了石头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石头里的鱼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