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生 龚拓嘉 徐茹倩 陈添丞
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而未来乡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数字化改革,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本文通过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桐乡市石门镇墅丰村的调研,剖析了墅丰村数字化改革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未来乡村建设必须结合乡村实际,发挥乡村的产业优势和人文优势,通过数字化的提升改革,把乡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乡村环境优化、经济发展、治理有效和百姓幸福。
关键词:未来乡村 乡村振兴 数字赋能 实践启示
在美丽乡村的基础上打造未来乡村,是乡村发展的方向,而未来乡村又依赖于数字化的支撑,是数字化和乡村发展的有机融合。作为未来乡村试点的墅丰村位于桐乡市石门镇北部,村内面积4.92平方公里,889户农户。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墅丰村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依托江南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改善了农房立面、荷花池、游步道、景观绿化和灯光配套等设施;以丰子恺漫画为特色IP,打造了集漫画文创和研学为主题的子恺漫画村。同时推动了子恺餐厅、子恺漫居、子恺漫屋、子恺染坊、振华书院、子恺画校、美斋等业态的发展,并通过整合华腾猪舍里、新天泽庄园、甜柿园、蓝莓园、百豆园等多个农庄,实现了整体运营和协同发展。2022年,墅丰村村级经济总收入达到1738.83万元,村级经常性收入为299.02万元,村级经营性收入为91.63万元。墅丰村获得了国家森林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善治示范村、3A级景区村庄、首批省级未来乡村等荣誉称号。
作为未来乡村试点村,墅丰村以“千万工程”为抓手,聚焦“红色、农耕、子恺”三大文化,结合现代农业和数字化改革实践,打造子恺漫画村、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红色美丽村庄、未来猪场、太秋甜柿基地等典范场景,持续提升乡村风貌,不断丰富乡村产业,逐渐形成了产业富美、环境秀美、文化尚美、村庄和美的美丽乡村图景。
(一)建立积分机制,助推美丽乡村环境建设
墅丰村秉持“未来乡村发展其实就是要更好为百姓谋福利、争民生,将各类措施落到实处,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的原则,村里通过有效沟通,争取各方的协作合作,建立村民积分机制,将垃圾分类、住宅卫生、邻里和睦等乡村建设要点落实到“分”,根据完成情况进行积分增减,并设置一户一码,在线查看积分,做到“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后续结合积分兑换体系,利用积分兑换制度将资源重新反馈至村民,有效直观地提升村民幸福感,做到了真正为百姓谋福利。
(二)创新服务体系,加速信息技术助力生活
墅丰村的发展抓住了大数据发展的趋势,力求建设“未来嘉乡”。生活方面,未来乡村共享食堂通过小程序和志愿服务,实现惠老助老、服务自由、时间银行三合一,成功利用大数据解决老年人用餐不便问题,创新村民自助用餐模式,营造和谐、便捷、绿色就餐环境;墅丰村创新智慧治理模式,深化“三治”融合与智慧化场景兼容,打造无人超市、智慧停车、健康小屋、数智生活馆等数字化场景,完善“未来墅丰”管理平台,让村民更好融入“数字生活”,讓乡村治理更加智慧高效。产业方面,墅丰村建有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中心,通过设置桐乡特色农产品展销厅、助农精选公共直播间和开放式厨房,直观展示了数字化监测作物生长、动物养殖技术,同时达到丰富销售渠道,助力产销对接的目的。利用大数据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互助的新形式、新业态、新模式,成功利用数智信息技术构建了宜居、宜业、宜游,全域共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活力强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的“三宜六美”发展格局。
(三)挖掘文化底蕴,赋能乡村发展持续动力
墅丰村的未来乡村规划在旅游业方面通过挖掘文化传承、文化故事进一步展现乡村历史底蕴和文化背景。作为桐乡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墅丰村充分激活“红色基因”,从“百年墅社桥、百年银杏、百年水闸”出发,通过党建服务馆向游客展示红色遗迹、红色展陈、红色研学成果,融红色课堂、红色剧场为一体,成功将墅丰村打造为红色美村。不仅着眼于文化展示,墅丰村还设计了红色研学线路,通过了红色电影鉴赏、红色主题游学等不同的红色研学项目,寓教于乐,让游客在游学中沉浸式体验党建文化,年培训人数已高达5000人次。另一方面,墅丰村聚焦子恺乡村农文旅IP,利用丰子恺先生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助推业态招引,打造子恺漫画村,让子恺文化深度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创新“乡贤回归”、“名家引领”等文艺介入乡村新路径、新模式,增添了人文底蕴,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
(四)政府政策支持,保障未来乡村持续发展
推进“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需要村民和村干部的合作努力,相关政策的出台更是在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墅丰村以“整村整建整推进”为核心理念,积极整合村庄各类资源,争取各级财政扶持项目,先后争取到美丽乡村精品线、未来乡村等各类项目资金。曾经的墅丰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依托这一区位优势,墅丰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成功招引多个数字农业项目入驻;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建立水果专业合作社,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超千亩,产值超600万元,不断织密产业振兴“致富网”。村子利用子恺文化IP,引进子恺漫居、子恺染坊、子恺画校、子恺餐厅等20个业态,平均每户每年可增加租金收入2万元;此外,打造的红色美村·“子恺漫画”共富工坊,将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平均月增收达2300元。结合利用自身红色文化、子恺文化、农耕文化,墅丰村在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3.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56万元,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30万元。墅丰村一方面编制村庄规划,通过开展土地全域整治,解决发展用地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引进农创客和大学生返乡,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既塑造了现代乡村风貌,充分展示了乡村之美,又生动诠释了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进程。
墅丰村的实践,为建设未来乡村的路径做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与启示。建设未来乡村需要深刻把握政策方向,牢牢立足自身文化土壤,充分发掘自有红色基因,不断巩固传统农耕优势,积极探索赋能数字乡村,多元共举促进乡村实现跨域式发展。
(一)建设好未来乡村,要深刻把握政策方向
政策是一村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坚持政策导向,运用政策抓手,极大助力墅丰村未来乡村的发展。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大框架下,墅丰村积极把握政策利好,以“整村整建整推进”为核心理念,坚持“千万工程”的升级版为主抓手,以数字化乡村的改革实践为契机,积极整合村庄各类资源,争取各级财政扶持项目。编制村庄规划,通过开展土地全域整治,解决发展用地问题。结合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引进农创客和大学生返乡,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了全面提升乡村发展能力,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在政策的指引下,墅丰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村到未来乡村的伟大蜕变,生动阐释了“共同富裕”中的乡村样本。
(二)建设好未来乡村,要牢牢立足自身文化土壤
墅丰村是漫画大师丰子恺的故乡,因而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积淀与优势。墅丰村以沈家墩为起点,聚焦子恺乡村农文旅IP,加强业态招引,打造子恺画校、子恺餐厅、懒度空间、不晚咖啡、青少年航空教育基地等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不断更新着子恺漫画村的打卡点,营造富有桐乡乡村文化底蕴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推进艺术乡建工作,创新“乡贤回归”、“名家引领”等文艺介入乡村新路径、新模式,增添了人文底蕴。面对子恺漫画村的打造,墅丰村立足于自身文化土壤,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在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子恺文化商业化、收益化的同时,让子恺文化深度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文化是发展不竭之源,更是建设未来乡村的重要助力。
(三)建设好未来乡村,要充分发掘自有红色基因
作为桐乡最早的党组织诞生地,墅丰村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与丰富的红色资源。墅丰村充分激活“红色基因”,从“百年墅社桥、百年银杏、百年水闸”出发,建设集红色遗迹、红色展陈、红色研学、红色课堂、红色剧场为一体的红色美村。打造“红色研学季”,发布红色研学线路,推出包括学生、职工和老年干部的多维度、多平臺沉浸式红色研学,通过红色电影鉴赏、红色主题游学、红色故事讲述、红色志愿讲解、红色歌曲传唱等不同的红色研学项目。各类红色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村民收入促进了当地产业融合,更是为墅丰村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四)建设好未来乡村,要不断巩固传统农耕优势
墅丰村有着7000年的农耕历史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立足于自身历史与文化优势,墅丰村主动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农业,现流转率已达100%,建成标准化甜柿园4个、规模超千亩,亩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最终形成以甜柿为主导产业,以蓝莓、黄桃、葡萄等优质水果为补充,形成特色鲜明的第一产业。除此之外,墅丰村还紧抓“农业双强”新机遇,引进华腾未来猪场、农科所三新试验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基地,同时,建设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中心用以发展直播带货、展示展销等来促进农产品品牌营销,丰富销售渠道,助力产销对接。如今的墅丰村已成为桐乡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的展示窗口。农业是乡村的根基,如何发展好农业,是每一个乡村必须面对的课题。墅丰村在第一产业上的实践探索经验表明,在立足于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与优质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引入新品种、新业态,为传统农业打造新路径,注入新动能。
(五)建设好未来乡村,要积极探索赋能数字乡村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是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建设宜居兴业现代化乡村的着力点。墅丰村在深化“三治”融合与智慧化场景兼容,乘着数字化改革浪潮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智治蓝图,无人超市、智慧停车、健康小屋、数智生活馆等数字化场景的打造,“未来墅丰”管理平台的建设,让村民更好融入“数字生活”,让乡村治理更加智慧高效。未来乡村不只是数字化,但不能没有数字化。墅丰村通过打造大数据综合平台、引入数字化管理的方式,不但提升了管理效率,更提高了“村务、党务、财务”的透明度,让“三务”运行更为高效透明。
(作者单位:1.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2.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责任编辑: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