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索农民增收新试点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2024-04-29 13:40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

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摘要:浙江财政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部署,谋划实施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以建立完善财政扶持项目与村集体和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试点政策,聚焦小农户增收,着力优化顶层设计,通过支持改革赋能、完善经营模式、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等举措,充分激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激发村集体和农民参与积极性,切实起到推动强村富民、提升农村内生发展动能的引导撬动作用。从政策研究出台到项目实施推进,全链条展现了浙江财政谋深谋细、合作协同、强化督导的工作作风。同时,试点地区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务实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惠农利农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共同富裕 联农带农 强村富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浙江省财政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启动百万家庭奔富三年计划,出台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政策,以农村改革赋能、兴业富民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与创新农民增收模式为重要内容,打好助力农村农民增收的财政支农组合拳。截至2023年末,第一批5个试点项目已完成投资额6921万元,带动省级重点帮促村入股550万元,辐射带动3000余人就业。

一、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试点政策早落地

一是找准症结精准定题。当前财政对农业项目支持政策多以一次性补助为主,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和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但也存在产业项目与村集体和农户间的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带动小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不足等问题。为此,浙江财政结合省家庭型共富财税集成改革,锚定“扩中提低+小农户”切入点,开展支农政策研究谋划。二是大兴调研之风。为使政策设计更好契合基层需求,多次赴市县开展支农促富主题调研,充分了解财政支持农村家庭增收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听取基层干部以及农业经营主体对下一步完善产业共富政策建议,为政策出台提供参考依据。三是争取最大工作合力。主动与省农业农村厅强村富民工作专班开展业务沟通衔接,抽调省市县三级业务骨干,组建百村万户增收促富工作专班,并选取强村富民工作基础较好的市县,多次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对政策设计思路、体系框架和重点任务进行多轮论证修改,力求政策措施可操作可落地。四是稳步推进试点。出台《浙江省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实施方案》,组织竞争性评审,择优确定瓯海区、海宁市、磐安县、三门县、青田县等5个县(市、区)为第一批试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自主选择合适路径,积极探索小农户增收的有效模式。强化项目推进过程的跟踪,建立健全试点常态化调度机制,对工作进展、投资支出进度、项目对农户的辐射带动效果、折股量化情况等进行定期摸底调度,以线上沟通+线下督导的形式,积极答疑解难,确保试点项目有序推进。

二、优化顶层设计,力争试点模式更精准

一是创新使用方式,突出支持重点。安排财政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建设或投资形成经营性物化资产,并由村集体持有。农户可将资产、资源、资金作价入股,以村为单位参与项目建设。省级对建设项目的财政补助比例最高可达40%,参与抱团发展的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占比超过30%的项目补助比例可提高至50%,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在项目补助基础上,对重点帮促村和低收入农户所占股份按照1:1的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可达5万元/人,50万元/村,财政补助低收入农户资金折股量化形成的资产由村集体代持。二是完善经营模式,强化收益共享。村集体与承接主体按照“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原则,合理确定收益分配方式。根据项目类型,分别采用“固定回报”“固定收益+动态调整”“保底收益+分红”“农产品价格浮动调整收益率”等方式分配利润。探索构建“村集体+农户+企业”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项目主体自主运营,或通过资产作价入股、合作开发、委托租赁经营等方式,由具有良好经营能力的第三方主体运营。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旅融合项目通过EPCO模式确定合作运营方,确保项目实现长期经营收益。三是明确绩效目标,确保惠农富农。试点方案改变以往政策对联农带农机制的抽象规定,将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效果量化为具体绩效目标,如单个试点项目要辐射受益分红村10个以上,带动农户数2000户以上,带动就业人数500人以上,受益村集体分红增加率超过10%,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四是注重资金监管,强化风险防范。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明确负面清单,杜绝将补助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和垫资,建设各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基层组织运转支出等,切实保障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要求试点地区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及时做好资产登记。村集体应将折股量化帮扶资产及收益分配纳入专账管理,明细核算,并按照村务公开要求,对项目经营和收益分配情况进行公示。项目主体每年进行项目运营情况和风险评估,并报持股主体。

三、强化探索创新,推动试点成效快凸显

各地依托试点契机,将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作为工作“靶点”,不断突破“谁来种田”“如何管理”“怎样致富”等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是农村土地承包权改革深入推進,土地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各试点地区大力推广委托流转、整畈流转以及承包地经营权产业化入股等,加快推动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持续提升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如海宁市探索实现全域连片绿色生态规模化稻米种植,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技术应用。2023年已提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至97%以上,实现统一供种300吨、统一化肥供应300吨,稻米种植成本下降200元/亩,亩均产出提升200斤以上,规模效应显著。磐安县探索“连片流转村集体林地+农户土地入股+村统一经营管理”模式,联合集体企业、工商资本在仁川镇发展油茶种植和加工产业。二是闲置资源有效盘活利用,乡村业态持续丰富。如青田县创新“预流转”模式,即以“预流转”协议先向村民发放5%的流转租金,进而整体规划连片“预整合”资源,实现项目规划前置,大幅提升建设用地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目前已经流转民房10幢、预流转21幢,用于建设精品民宿、青年旅社、特色工坊等。瓯海区以盘活闲置宅基地、平房及农田为建设内容,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统一运营,最终打造成独具区域特色的民宿经营片区及商业经营街区。三是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健全,农户收入节节攀升。如三门县构建“村集体+农户+企业”利益联结机制,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全部折股量化给村集体和农户,带动766户低收入农户获取分红收益。同时鼓励农户自主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推行种植环节七统一标准,建设五优油橄榄种植基地,实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高度统一,形成了全民参与、入股自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四是乡村管理模式持续创新,农村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如青田县小河坑文创园共富工坊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创新招引“共富主理人”8名,整合政府、企业、银行、村庄资源,发展中蜂、休闲椅、茶叶等各类特色产业,围绕打造“乡村日记”研学基地、油茶会客厅等绿道经济产业带,举办首届赏萤节,实现旅游收入900万元。

责任编辑:李丽君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绘绿色港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