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

2024-04-29 06:14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修学游学研究性

李 勇

近年来,研学实践成为中小学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红色研学、科技研学、人文研学、乡村研学……有关研学的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各地积极探索制订研学实践标准,遴选研学实践线路,开发研学实践课程,设立研学实践基地,组织研学实践活动。研学实践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

研学实践概念的发展脉络

古代游学

我国古代就已有研学实践的思想。早在2 000 多年前,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在游历中不仅传播其治国思想,也让学生接触社会,给学生传道授业,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这便是最早期的研學实践,被称为“游学”。史学家吕思勉曾经考证过“游学”一词,他认为“游学”二字最早见《史记·春申君列传》,“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主要意思是,游学可以增长见识。在我国古代的士大夫阶层中,游学之风一直较为兴盛,比如墨子、司马迁、郦道元、李白、杜甫、徐霞客等,都在青年时期有比较长的游学经历。他们一边游历山水,观察社会,一边拜师访友,增长才干,在“游”与“学”之间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宋朝理学家、思想家朱熹就极力主张“学子不应居于一隅,而应出四方游学一遭”。可见,在信息闭塞、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古代,游学成了文人学子们的重要学习方式。

近现代修学旅行

1840 年之后,随着西方现代学制,尤其是班级授课制的引入,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修学旅行开始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形式。最有代表性的是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陶行知师承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陶行知认为“教育即生活”是把社会生活引入学校,是在鸟笼里人造一个树林,生活已失其真;而应提倡一种把鸟儿从鸟笼放回树林的教育,即“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1929 年,陶行知在江苏淮安创办私立新安学校,在其授意下,其学生、时任新安小学校长汪达之,于1933 年10 月,组织7 名学生前往镇江与上海,进行了为期2 个月的修学旅行;1935 年10 月,再次组织14 名学生开启了一次宣传抗日救亡的全国修学旅行,学生一边沿途考察风俗人情,感受祖国河水之美,一边直接参与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很多在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

当代研学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时间还是沿用修学旅行的提法,前些年曾使用“修学旅游”“研学旅行”等提法,近年来逐步统一为“研学实践”这一概念。

2003 年,上海成立了中国首个修学旅行中心,该中心组织编写出版了《修学旅行手册》一书。

2006 年,山东曲阜举办的“孔子修学旅行节”是我国当代第一个修学旅行节庆活动。

2008 年,受金融风暴影响,中国入境旅游出现明显下滑,为拉动国内旅游市场,国家旅游局研究制订了“国民旅游休闲计划”,针对不同群体提出旅游促进举措。广东省率先推行这一计划,于2008 年12 月出台《关于加快广东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提出将修学旅游列入中小学课程,“修学旅游”概念被提出。

2009 年2 月,广东省进一步出台《关于试行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可在寒暑假和黄金周等法定假日期间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修学旅游活动,将修学旅游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课程。”

2012 年11 月,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生修学旅行座谈会”上,经过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建议将“修学旅行”改为“研学旅行”[2],“研学旅行”概念被提出。

2013 年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 年)》,首次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2017 年,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在各地遴选命名了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研学实践”概念被提出。此后,在国家教育政策文件中开始统一使用“研学实践”一词。

研学实践活动的核心要义

核心要义之一: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安排

2016 年12 月,教育部等11 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界定为“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2023 年1 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再次明确:“严禁社会机构以研学实践、夏(冬)令营等名义开展校外培训活动。”可见,研学的首要之义是专指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的活动,没有教育部门和学校牵头,完全由社会机构组织安排的各类活动,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研学实践活动。

核心要义之二: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研学旅行被界定为“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在采用研学实践概念后,“旅行体验”被“社会实践”所替代。如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各地要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科技场馆重要育人作用。”2020 年9 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2023 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加强研学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可见,研学实践是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那些在校园内开展,学生没有接触到广阔社会的活动,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研学实践活动。

核心要义之三:落脚在培根铸魂的育人实践活动

2012 年,教育部考察团出访日本回国后表示:“这次访问日本,对日本成群结队修学旅行印象极为深刻。对比之下,也深感我们的教育方式确有应改进的地方,否则孩子的身心健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的养成都将留下不足。”[3]2014 年8 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2017 年12 月教育部辦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中也提出研学实践的目的是“帮助广大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研学实践的本质不是单纯地以获取知识和提升技能为目的的学科学习,而是以培养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为首要目的,落脚在培根铸魂的育人实践活动。

研学实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

1999 年6 月,上海市教委召开了“上海市中学研究性课程研讨会”,对研究性学习予以充分肯定,此后,这一经验被教育部采纳。2000 年1 月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2001 年4 月,教育部又专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在部分省市高一年级试点应用。指南中明确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区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1 版)》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共8 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6 学分(完成2 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可见,一方面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内容模块之一,主要是采用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的方式开展,提倡在跨学科情境中进行,因此可以认为研学实践是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研学实践也是一种育人导向的教育形式,可以不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独立开展。

研学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2024 年3 月9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我们也都清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通过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当前,创新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紧迫战略任务,开展研学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和必要途径之一。

其一,学生通过用双脚丈量世界,用双眼感知世界,用心灵触摸世界,在实践中探究,在发现中感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其二,学生通过从学校和家庭走向广阔社会,让知与行、学与做结合,在身临其境中真学真知,可以建立问题和需求导向的知识体系。

其三,让学生了解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他们以更开放灵活的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后,让学生接触和投入社会,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帮助他们尽早树立良好价值观念。

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创造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5 个方面:内部驱动的动机(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愉快感、内在兴趣)、问题导向的知识架构(专业素质与功底、研究技能与策略、知识广博、愿意尝试、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牵引性格(勤奋努力、乐于合作、坚持有毅力、独立自主、自信)、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开放性、思维独特新颖、思维灵活变通、洞察力、系统的研究风格)、强基础智力(分析思维能力强、综合思维能力强、一般智力强、联想能力强)[4-5]。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让学生通过研学实践及类似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以及树立理想抱负和正确价值观念。

研学实践如何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在开展研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三个“深”,一是深入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二是深度的社会实践体验;三是深化的思想价值引领。

首先,在研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不能将“研学”变为“游学”。比如可以设计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结论、交流成果”等环节的过程性评价指标,督促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其次,在研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触发学生对社会的深度体验,不能将“实践”变为“实见”。也就是说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更要让学生用心触摸世界,用心体悟生活,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动力。

最后,在研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深化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不能将“研学实践”变为“游山玩水”。要通过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树立创新抱负和志向。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80-481.

[2] 王晓燕,韩新主编.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设计指南[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5.

[3] 朱丽男,石媚山主编.研学旅行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7.

[4] 林崇德等著.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6-52.

[5] 林崇德等著.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29-37.

猜你喜欢
修学游学研究性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日本的修学旅行:举社会之力打造安全行走中的“必修课”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韩国的修学旅行是什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