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棉
(浙江香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200)
库存管理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库存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库存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库存过多,造成货物积压严重,大量资金被占用,还会增加运行成本,缩减企业的效益空间,甚至会诱发经营风险。对此,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从战略角度出发,围绕战略目标对库存管理标准与内容做出合理规划,合理存储并配置库存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占用,及时排除潜在风险问题,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满足企业战略管理需求,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库存管理是指对企业商品运转期间的监督管理,根据企业经营和产品特点,控制存货周转率,在保证库存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规范库存管理活动流程,有效规避因库存多、资金占用多等情况所导致的风险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和资源浪费[1]。在库存管理活动中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对企业生产库存、流通库存等仓库内实际存储货物进行追踪管控,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措施,对货物出入库及使用情况进行追踪管控,及时排除潜在的风险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及消耗类物资能够得到充足供应,既能保证库存管理规范性,又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库存管理风险控制是在满足企业经营与客户服务要求的基础上,从风险角度出发控制企业库存水平,合理降低库存数量,提升物流系统运行效率,避免因销售收益降低或运营成本增加等诱发风险问题,其目的是保证企业库存的正确管理。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农产品的运输、加工等与库存管理有着密切的关联,结合库存规模与管理现状做好风险控制,有效调节产品供求与数据间的差别,连接产品生产、仓储等多个业务环节,从全局角度出发合理安排库存配置与使用,既能避免各职能部门与库存管理部门出现目标冲突,又能突出风险控制在库存管理中的有效性,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最优化的库存管理效果。
库存成本增加是诱发农产品加工企业库存管理风险的一大因素,主要体现在产成品积压、运输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加等方面。如库存管理不能根据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合理安排仓库内各类产品的配置与使用,库存管理过程过于松散,库存信息传递不及时,就会导致资源浪费,增加不必要的库存成本,诱发风险问题发生[2]。特别是在鲜虾、鱼、蟹等水产品的库存管理过程中,由于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对运输及仓储管理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应用到专门的运输车辆,并配备冷库系统,增加了库存成本投入。如果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小批量、多批次的水产品货物在运输仓储过程中会大幅增加企业库存的管理难度,造成库存管理与成本之间失衡,从而增加风险隐患。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农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生产期间受自然环境、天气、土壤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较多,导致市场价格在淡季旺季波动明显,企业库存管理往往要考虑诸多要素。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会根据收购情况发生变化,多数水产品加工企业往往在鱼类收成的秋冬季节大批量采购,禁渔期过后的水产类农产品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因此要进行大批量采购活动,然后冷冻储存。例如,通常次年春天可捕捞的鱼类变少,同时叠加禁渔期,码头上鱼类农产品较少,存储价格过高,这时往往少采购或不采购[3]。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在资本、商品、劳务等方面实现了自由流动,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允许农产品收购抵扣进项税额,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了更多优惠,部分行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购进农产品不再凭增值税抵扣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而以成本法核定方法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销售数量越多,相应主营业务成本越高,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就越多。然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取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压力与库存管理难度,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时常发生摩擦,容易诱发贸易风险。
农产品加工企业应从战略层面出发,根据自身经营能力与年度生产规模,科学测算农产品加工消耗情况,在分析评估库存成本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库存管理计划,及时传达至生产、销售等部门,为农产品储备、原材料采购及成品发放等提供指导,便于库存管理。此外应全面推进预算定额控制措施,利用计划约束农产品的采购与生产活动,按照“以计划促控制”管理要求,规避超预算、计划外采购等情况,在控制产品消耗的同时,保证采购的规范性[4]。另外,库存管理人员要立足业务实际,根据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实际需要,对库存管理及物资需求计划做出相应调整,根据农产品类别保存属性与使用途径,合理安排货物出入库,确定交货期限,保证库存管理合理妥当。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开展库存管理时,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业财融合理念,要求财务、业务二者保持密切交流,信息及时传递,就库存管理重难点展开深入分析,确定科学可行的库存管理方法。具体来讲,财务人员要深入基层与生产一线,进入农产品加工车间,详细了解库存使用情况,在掌握实际经营业务的同时,为分析库存资金的占用提供事实数据,为库存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例如,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了让客户品尝到烤虾更脆、更美味的口感,烤虾都是按订单生产加工,合理安排库存量。业务人员要定期向财务部门报备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精准把控财务决策,为下一阶段的生产加工指明方向。
另外,企业库存管理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加强产品采购管理。在业务与财务人员的协调配合下,根据原材料属性、产品年度销售量与生产规模,确定当年物资实际需求量,并根据生产、销售与库存管理能力,合理安排物资采购,要既满足生产需求,又降低库存管理难度,不要盲目采购或无预算采购。其次,实行物资分类管理。库存管理是一项较为繁杂的任务,涉及多个业务领域,需要业财二者的有效配合。应根据农产品等物资的技术含量、市场价格、采购难度、经济价值等,按照A、B、C等级来划分,并根据不同库存物资等级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其中,A级为战略性物资,需要严密控制,合理控制单次进货量,并对库存量变化进行监督控制,防止缺货;B级物资为次要性备品库存,可以通过集中招标、最低定额、合同签订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C级设定为大宗物资,该等级的库存品种多,资金占比高,需要根据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适当减少订购频率,增加安全库存,节约成本支出。最后,定期盘点库存物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定期开展物资盘点清查工作,根据年度生产计划与物资使用情况,在财务部门的组织下定期盘点库存物资使用情况,指导业务部门充分利用存货管理系统,建立仓库台账、仓库进销存台账、仓库管理台账表格等,详细记录仓库物资实际情况,定期向财务部门汇报,最大限度保证库存物资的账实相符。财务人员应结合各部门提交的台账信息,严格检查物资出入库与库存成本使用情况,通过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客观反映物资管理情况,为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另外,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对库存准确率进行考核,提高员工库存管理的积极性。
库存管理本身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需要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自身战略发展规划及库存风险类型,确定不同的风险防控措施,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一是防范库存成本风险。企业应协调好库存成本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调整库存管理计划,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理安排产品运输路线与时间,减少采购、运输等成本投入,节省库存空间,减少资金占用。同时,企业还需做好存储阶段的成本风险防控,主要包括资金占用、存货破损造成损失、管理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等。实施有重点的存货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企业保管成本,比如引进高配置的冷链保鲜系统设备,对水产品的保鲜、锁鲜进行优化。
二是防范产品存放风险。农产品质量将直接影响市场价格与供给情况,需要企业根据农产品的季节性特征,严格遵循“以销定产,以产定购,以购促管”的基本原则,确定并及时调整最佳库存量,根据库存管理情况安排物资的出入库,避免长期存放导致农产品过期、供应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5]。同时,企业还应根据农产品类别、市场价格等要素,确定合适的安全库存量,做好博弈性采购安排,确保产品存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规避风险。例如,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容易变质腐烂,且产成品有严格的保质期,因此这类农产品加工要按订单生产加工,合理控制库存。
三是防范政策风险。新形势下,我国贸易环境形势严峻,国际贸易争端频发,贸易壁垒高筑,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时刻关注国际贸易发展情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国家政策变化情况调整生产经营计划,衡量政策变化可能会造成的风险或经济损失,结合实际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减少国际贸易或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持续优化库存管理,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供应链是以满足企业经营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各主体相互结合,统一安排商品生产、销售的管理活动,能够在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降低库存、提高服务水平。在实践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从供应链角度出发,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传递供应链内订单、生产、交货、库存水平等实际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共享。还可以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安排生产加工,帮助供应方作出更精确的预测,将更优质的农产品服务提供给客户。另外,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围绕自身战略目标,根据客户需求及服务水平,确定安全库存量,科学安排仓库内物资的配置与使用,避免因库存量缩减或增加造成风险。
综上所述,库存管理风险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库存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存管理不但影响着库存成本和效益,同时还影响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农业加工企业应高度重视库存管理风控工作,充分认识库存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影响库存风险管控效果的主要因素,从战略层面制定库存管理计划,加强业务财务深度融合,根据库存风险类型做好防控工作,大力推行供应链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库存管理流程,提升风险意识与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