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担负的新使命。”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为基础的概念,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新范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我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担负的新使命。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跃迁,是在生产要素创新的基础上,依靠要素、组织、技术等变革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当前,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联袂突破,尤其是数字技术,将彻底把静态底座单维技术推动的生产模式变为动态底座多维赋能的生产模式。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文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数字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全面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质生产力重在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核心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共同驱动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先进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机器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星链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产业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未来产业发展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变迁起到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的前沿产业,是一个从0到1、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基于未来技术突破和场景应用而培育的新兴产业,所涉及的是根本性、颠覆式创新,采取完全不同于现有产品的技术路线,开发并向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产品。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有较强的前瞻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催生未来产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依托数字新科技、满足社会新需求、发展经济新业态、孕育运营新组织,以绿色、智能和泛在为特征,呈现出群发式突破、交叉汇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未来产业将开辟生产力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催生新兴产业,创新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引发社会变革和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势必成为各国创新竞争的新赛道新赛场,塑造产业新形态,造就新的经济繁荣。
新质生产力的“新”锚定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新质生产力的“新”强调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抢占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重在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经济强调技术到经济的衔接,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新业态注重先进技术向高端产业的转化,以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中,需求愿景和技术突破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可能,数字技术将数据要素资源不断滋生新产业和装备传统产业的动能,虚拟与现实技术的结合,联袂突破相互赋能,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未来产业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不断开创社会需求,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形态。未来产业的形成并不是依托简单的单一技术,而是需要复杂的技术群。围绕技术群衍生出对新型专业技术服务的需求,未来产业的产业体系,不是基于简单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业态划分形式,而是依托以知识产权服务转化的形态出现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融入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以场景集聚技术技能和创意,以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以智能化、数字化基础和组织的城市示范为未来产业引爆场域,进而营造颠覆性技术应用场景,开放性地探讨未来的方向和路径,支撑未来产业发展战略。
新质生产力形成未来产业可抵挡经济周期。将数字技术创新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赋能生产力变革而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要素、新方式的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本身就具有迭代叠加的井喷突破模式,而且又具有与其他技术及时相互赋能、联袂突破的特性。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认为,科学原理的发展决定技术原理的发展,技术原理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科学原理决定的限度,技术原理的发展决定应用技术的发展,而应用技术的发展又受到技术原理的限制。爱迪生象限直接由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而没有搞清楚科学原理的发明比比皆是。未来产业是以大数据和知识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由前沿科技交叉融合应用、颠覆性技术创新引领,并将对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为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储氢球罐装置区。 胡庆明/摄
新质生产力催生未来产业需要培育工程生态。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的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产业创新的工程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系统,其架构包括原生理念、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实体底座、生态培养机制、未来场景生态、标杆示范、全球网络等。未来产业将形成产业内及产业间不同主体共同参与、多产业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数字技术通过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数智赋能,推动供应链和产业生态体系迭代升级,将彻底改变未来产业的技术—经济范式。以用户深度参与、多种技术融合、平台互联互通为特征的未来产业创新系统将取代传统的线性创新链。不同市场主体间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共担风险、共创价值,互补价值形成一种过去社会不曾存在过互惠互利的价值链形态。数字社会基础设施将彻底打破企业边界和产业界限,形成多主体协同联动、竞合共生多赢的发展格局,为不同未来产业主体及产业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发展提供支持。培育产业生态是产业创新工程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产业生态系统培养过程中,不同产业之间存在深度融合、衍生、共生和互生的机制,形成产业种群、产业群落,促进了经验和资源的共享,推动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不同产业的产业适配度和产业生态位存在差异,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具体角色和功能各不相同。
数字技术打破了财富创造环节彼此独立的状态,融通创新成为新常态,形成了资源融合互补、知识协同共享、价值共创共得的新模式。各类利益相关者强调动态的知识协同与共享,分享对行业前沿、社会需求、制度行规的实时动态把握,群策群力的协同共生开始成为未来产业培育的主流形态。稳定长期的开放开源共生共享关系,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两大战场,培育源头创新工程生态,使得参与者间相互赋能的乘数效应能够释放更多的价值,进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培育产业创新工程生态,突破0到1原始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力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因此,要牢牢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牛鼻子”,专攻“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技术。由于新技术是多层嵌套的一组技术束或技术族群,技术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复杂程度更高。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需要经过“工程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脱离工程化的过程,处于工程活动之外的科学和技术知识都仅为“潜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核心的数字技术突破需要系统谋划,以工程生态的理念加快打造产业创新工程生态。
产业创新工程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政府、产业、大学、科研、金融、科技中介、市场应用,这7个要素构成了新型创新体系,以“学”与“政”为基本,以“研”为出发点,借助“产、金、介”的协同支持,达到最后“用”的目标。新的技术和创新不断涌现,为了构建一个有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工程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定义应用场景和领域,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要建立合适的产业链条、生态系统和价值网络等,也需要建立相应人才、资金等支持机制,形成能够高效融合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政策链、文化链的新标杆,建设全球协作网络聚合平台,以开源、开放、共享理念进行全球化运作,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要素不断融合。
以制度安排程序化规范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影响的。数字经济时代,规则、制度以及法律等制度安排可以程序化,通过通用软件的法律嵌入式开发,将程序化的规章制度嵌入到创新要素流通的每个环节,使各创新利益方有统一的通道,透明化创新要素中的产权、股权、智权、税权和资权的权属和收益分配机制,有效规避创新风险,降低人才、资金、信息、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交易的制度性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优先完成基础设施现代化,夯实新质生产力支撑体系。基础设施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底座,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者佩雷斯所说的“一次产业革命,一代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承载作用,不断升级新型基础设施的能级,推动保障体系与动力体系深度融合,共同形成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体系。数据技术的集成、交互构建起了技术型、安全型、制度型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以其为底座,只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中国将有望成为数字文明的探路者、引领者,必将为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培育新型产业工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需要人们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因此,要不断优化教育系统,培育交叉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兴产业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平台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承载力和拓展力,聚合相关研究资源。从工程生态角度出发,依托专业的领域知识和细分任务目标,科技的领先意味着在该领域拥有更多的领军人才,大学和科研机构也会培养大量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为前沿技术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提供人才储备,为社会发展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