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旺 幸 意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其不单单是简单的物质形态,更是各类生活场景的集合与载体[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更新逐步作为建筑师、规划师和城市居民的重要关注点——城市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开始摆脱过往的唯物质环境论,探索追求良好的空间环境与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生活场景内涵的方式。
当下主流的城市更新模式分为有机生长模式与突变模式[2-3]。城市有机生长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是逐步、连续的过程,城市的形态变化更多地取决于城市内已有建筑和设施的形式,因此城市的未来形态总体上可以通过对城市经济要素的制约观察进行预测。此种模式在当代常见于各城市的中心区域,城市更新常具有地块小、规模相对稳定等特点,如北京大栅栏、上海哥伦比亚公园等,它们均采用以修缮、改建已有建筑为主,新建少量建筑的建设模式。
城市突变理论是指城市形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包括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这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最为普遍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一阶段下,资本的强大融资能力与快速的拆除建造方式让城市在短时间内膨胀。这也是我国过去几十年城市化进程中最明显的方式。大量的建筑物被迅速建造,传统的城市形态和社会结构也被迅速改变。
然而,城市突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快速的城市化和建设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消耗过快、社会矛盾增加等问题,粗放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肌理,抹去了曾经的城市公共空间,盲目的城市突变加剧了城市历史底蕴的流失。
2014 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对青岛,尤其是青岛李沧区的城市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青岛世园会片区的研究分析,探讨“城市突变”对城市发展变化的影响,并尝试提出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建议。
图1 是1995-2022的青岛市中心区域变化,通过对他们进行叠加、区分发现,进30年间青岛市中心区域变化显著。由图可知,首先市区主要朝西侧与北侧发展、沿海岸线发展;其次减少区域多为半岛外侧与市区整体的内陆侧;最后城区的增加模式多以组团的扩散方式进行。
图1 青岛市中心区1995-2022年变化(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青岛市中心区域主要由东、西、北三片城区组成,而东侧又以崂山为限,以地形主的地缘因素导致城市东向不利于开发利用,而北侧与西侧多以平原为主;同时为发挥胶州湾对城市经济、生态、旅游等发展提供的优越区位优势,青岛市最终形成向西北侧发展的特点[4]。减少区域普遍出现在半岛外侧与内陆或与国家政策的指引有关,早期城市建设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资源调度浪费等现象,为此统筹全市变革造成内陆片区精简;国家对生态、海洋的保护重视则导致沿海区域,尤其是半岛片区的开发与利用的减少,出现“退耕还滩”的现象。
通过文献阅读与调研,参考当地地形(主要指世博园北侧多为山地,无城市片区)以城市干道为界限,选取合计周长16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的研究片区如图所示,其主要包括世园大道、松岭路、汉川路以及九水东路片区,并包含被誉为所属李沧区母亲河的李村河、金水河等区域。下图是通过谷歌地图的历史影像提取的研究区域2004-2022年的地图数据,并以5年为一个时间节点进行区分与后续分析。
图2 是区域自2004年到2022年地块变化图,其主要变化在于核心地块的细分,根据我们研究与探讨发现,以2009年为界,前期片区地块较为粗糙、分散,多体现为集中村落形式存在;2009年以后,城市的新开发利用以及随着路网系统的初步形成,地区地块尺度明显减少,并再后续发展过程中依靠二级道路与三级道路进一步细化。
图2 选区地块变化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3 选区2004-2022年建筑肌理对比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选区的2004-2022年的建筑肌理如图 3所示。
a图2004-2009年所示,世园会申报成功前阶段并无太大变化,新建建筑主要是依靠原有规划进行的居住区建设,但此时或许由于青岛世园会已经立项,2009年的片区东侧出现了大面积的施工区域,区域的城市开发进入了加速期。
b图2009-2014年所示,世园会建设阶段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体现为大量的居住区与教育配套建设。以李村河为界限,区域西侧出现了不程度的城市开发,以居民楼和少量商业办公建筑为主;区域东侧出现了大量的新建建筑,其主要可分为东南侧的居住建筑与教育配套,东北侧的临时施工用房。通过对比发现,相比于西侧的缓慢建设,东侧发生了巨大突变,其主要原因在于开发难度的区别,相比于西侧的拆迁建设,东侧由于其城市空白的原有被优先开发利用。
c图2014-2018年所示,世园会建设后期区域处于大开发阶段,新建筑的重心从东侧转移到了西侧的拆迁模式。对比2014年与2019年的图底关系,我们发现城市肌理与空间结构明显开始逐渐有序、合理。以广水路为界,北侧处于村落等形态尚且无序,而南侧已经普遍更新为住宅区,除却部分过于拥挤的施工用房外,建筑多以金水河为主线分布。此外该阶段施工区域明显增大,一方面是东侧开发周期较长,除却高周转的居民楼建设,还有教育、办公等区域建设;另一方面,世园会场地以已处于建设施工阶段[5]。
d图2018-2022年所示,在后世园会时期,区域建设已经进入末期。李村河西侧区域部分其余需要开发建设、城市更新,从而出现小部分的施工区域与集中新建建筑。东侧则改变了发展主线,相比于前20年,以城市新开发与主线的平铺式建设,现在则以松岭路为主线出现大量的施工区域。这个现象可能主要和交通有关,由于世园会的建设与后续利用,区域在18年开通了地铁11号线,在近些年的经济、行业背景下,开发主体出于自身的考虑更看重附带功能更多的地块开发,这也导致地方政府会优先倾向于开发、更新此类区域。
如图4中2004年与2009年高层建筑分布图所示,2009年之前世园会片区高层建筑发展缓慢,主要开发处于现金水路以南;2009年后,随着青岛获得2014年世园会的举办权,该片区出现大规模的开发模式,以居民楼为主要形式的高层建筑开始加速发展;以2014年为重要节点,片区发展已经基本成熟模式——世园大道南侧,尤其是金水路南侧大面积更新为居住、办公、商业等高层建筑,而考虑到北侧为园博会场地,生态环境、功能等特点,并未出现较大规模的建筑高度的变化,多以底层公共建筑为主。经过文献阅读与总结,笔者认为这种两极式的发展模式多是因为国家政策、地方鼓励、社会热情等时代背景,让本较为偏远的“郊区”通过环境、景色这一突出优点,以及“园博会”。
图4 选区2004-2022年高层建筑分布(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如选区内的道路系统发展如图5所示,十余年间的发展可以发现,片区内天水路以南,以原本的道路天水路、常川林、金水路、九水东路、汉川路以及松岭路为基础,新建世园大道、宾川路,并拓宽东川路等道路,增加道路分级,建设了方格状城市的道路路网中[6]。
图5 选区2004-2022年路网变化(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考虑到交通可达性已经不同出行方式人群的需求,世园会后续利用的交通与城市公交系统整合方案中(如图6)2018、2022确立了公交优先的原则,将目前景区内的主次干道作为电瓶车线路,天水路以北的景区作为快速交通的主要游览景点,并在景区内设置了公交优先、电瓶车优先此外,景区现有缆车线路在后续利用中应充分利用,可考虑降低收费标准,提高利用率,增加景区游览乐趣。天水路以南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博览园景区与城市联系的重要节点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设置3处公交场站。
图6 后时代园区与城市交通连接(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城市慢行交通是后世园会时代,集购物、观光、步行空间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交通空间,是以步行、自行车交通等慢行行为的主要交通方式,青岛空间形态的发展应注重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重点在于慢行低碳环保、适宜人的天性、优化交通等特征。城市慢行系统离不开沿河岸、山脊、风景大道等自然或非自然廊道建立的线形绿色开放空间——绿道网络的支撑,可以有效地将城市慢行系统组织在绿道空间中。作为城市慢行系统的一部分,世博园区域慢行系统将打造一个引导城市绿色出行方式的城市整体慢行交通网络,青岛市已经编制了专门的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绿道线网规划。
天水路以北区域慢行系统主要是景区内部的休闲步行道路,如图6所示,通过完善各地块步行可达的不同等级道路,如主次干道、支路等,构建具有山地特色、滨水特色、世园特色的步行、自行车慢行系统。 结合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建设天水路以南区域。
通过图7可知,片区内公共空间共有7处,多位于龙川路西侧。
图7 后时代片区内公共空间类别与分布(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总体来说,片区有效发挥了世园会项目的“容器”属性,并承担了对整个片区的公共发展的要求。世园会之前的李沧市东部片区,整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也没有完善。世界会议期间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会议组织工作为中心对园区建设进行了较全面的配套,导致了周边小区的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着严重的落后。世园会闭幕以后,公园将成为城市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服务设施也需要通过职能的转变来履行政府职责,并根据当前青岛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标准配置,进一步推动园区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城市发展各个阶段各种层面的服务需要。
世园会园区的开放带动了周边公园等公共空间的建设,在居民较为拥挤的局部,多以类似“针织”的形式,通过公园、广场等“容器”置入进行功能结构的织补。
根据研究发现,城市形态通常在遵从客观条件限制、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7],顺应原有的形态结构和主要道路交通体系进行发展。当城市出现规模过大、建筑密度过高或交通拥堵等问题时,需要在宏观层面及时规划调整城市形态,以调控城市结构。大型事件如世园会等可被视为调控城市形态发展的催化剂,其在相对微观的尺度上产生突变性的影响,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如何有效利用这类大事件带来的突变对于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青岛世园会的作用机制对更好地利用这类大事件调控城市形态具有启发性。尽管类似世园会的展览性事件仅在某一时间段内发生,但其影响却是巨大的。青岛世园会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城市形态发展都产生了有益的推动作用。借鉴这一经验,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世园会等城市事件,以产生有力的推动效应,促使城市形态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方面,类似世园会的大型事件通常能够吸引关注,为城市或地区带来商业投资、人群活力,并提升旅游开发的价值。这种情况为城市产业转型提供了机遇。
在场地选址方面,这类事件往往引发区域城市形态结构的突变性发展,因此需要谨慎考虑选址问题。例如,本文中世园会选择位于当时城市发展较慢的边缘区域,是因为青岛当时需要通过发展周边区域来实现城市扩张。世园会对李沧区的发展起到了连接作用。在世园会结束后的场地再利用方面,这类展会在短时间内建设展馆及相关建筑。在规划建设前,需要考虑场馆的临时性与永久性,以及如何合理进行建筑与街区功能的转变。本文中提到的世园会在结束后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推动了周边公共空间的建设,对于街区的形态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