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淡水水产养殖概况及发展方向

2024-04-28 20:47雷松波钟鲁龙张凤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关键词:鲟鱼总产量罗非鱼

陈 昕,雷松波,钟鲁龙,张凤霞,陈 铖★,柯 翎

(1.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宁德 355017;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宁德分院,福建 宁德 355017;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1)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传统的渔业生产仍然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依然是广大民众食物、营养、收入和生计的重要来源。特别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如何保障人类食物的充足供应引起了相关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就在于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现在有约6000 万人口直接以渔业和水产养殖业谋生,这些行业在2020年的一产销售产值高达4240 亿美元。渔业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全球渔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为2050 年预计达97 亿的世界人口的粮食安全和充足营养做出重要贡献。

1 世界主要淡水种类鱼类养殖状况

1.1 鲤科鱼类 鲤科鱼类种类多,分布广,是世界上最广泛的养殖鱼类。中国内陆地区最常见的养殖品种是鲤科鱼类,最受欢迎的鲤科品种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中国2015 年鲤科鱼类的产量为2230×104t,占淡水鱼总量的2/3。2017 年世界鲤科鱼类产量达到2865.6×104t。

鲤鱼是世界上最普遍养殖的鱼类,不仅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生长良好,而且在寒冷地区也能生长繁殖。在江河、水库、湖泊、池塘、小坑塘等各种水域都能自然繁殖,种苗容易解决,这是它能在世界各地开展养殖的优势特点。在全球淡水鱼产量中,鲤鱼的产量稳居首位,1979 年世界鲤鱼总产量为59.9×104t。2004 年世界鲤鱼总产量已超过1630×104t,其中捕捞鲤鱼仅有13.7×104t,其余皆为养殖鲤鱼。世界鲤鱼总产量大多数由中国提供,2016 年仅中国鲤鱼养殖产量就高达349.80×104t。

草鱼、鲢鱼也是中国的主养鱼类,2016 年中国草鱼养殖产量高达589.88×104t,白鲢养殖产量也达到了450.66×104t。

印度的几种鲤科鱼类卡特拉鱼、露斯塔野鲮、麦瑞加拉鲮鱼和卡尔巴苏野鲮,为植物食性、杂食性鱼类,生长快,个体大,在同一水体可混养,但因不耐寒,限制了其养殖范围的扩大。目前上述4 种鱼已被移到整个东印度半岛和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毛里求斯、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饲养。中国曾经引进过,但目前仅在南方少数省区有少量养殖。

1.2 鲑科鱼类 鲑科鱼类是世界著名的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口感爽滑,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倍受青睐。鲑科鱼类的养殖分布范围广,养殖产量也一直在稳步上升,但总产量难与鲤科鱼类匹敌,2000~2009 年,世界鲑科鱼类养殖产量合计仅达1989×104t。随着世界范围鲑科鱼类消费量的提升,进一步刺激了鲑科鱼类养殖业者的生产积极性,2010 年鲑科鱼类的养殖年产量已达到240×104t 以上。目前世界上共有67 个国家和2个地区(台湾、法属留尼旺岛)开展鲑科鱼类养殖,主要养殖国家包括以挪威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美国、智利、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中国在上世纪80 年代在甘肃省建立了第一家虹鳟养殖场,最近几年在北方省区,乃至南方省区的高海拔山区,都有业者在积极探索鲑科鱼类的养殖,其中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龙羊峡水库的鲑科鱼类养殖最为成功,已形成稳定产量。挪威和智利是世界上鲑科鱼类主要养殖国,2000 年以后,挪威和智利两国鲑科鱼类的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65%。其后是英国、加拿大、法罗群岛、澳大利亚等主产区。挪威大西洋鲑(俗称三文鱼)产量长期居世界首位,2011 年突破100×104t,达到106.49×104t。2012 年世界大西洋鲑养殖产量约为323×104t,其中挪威的养殖产量就达到123.21×104t,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38.10%,智利则居第二位,养殖产量约为82×104t,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25%。

鲑科鱼类养殖的种类主要为鲑属的大西洋鲑、褐鳟,大麻哈鱼属的虹鳟、银大麻哈鱼、金鳟、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占鲑科鱼类养殖总产量的97%。

大西洋鲑是世界上养殖的主要鲑科鱼类,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20 年世界大西洋鲑的产量为272×104t,比2015 年总产量增加了14.2%,价格方面从2015 年到2020 年一直在上涨,高价格为大西洋鲑养殖户提供了良好的利润率,也由此推动了其养殖规模及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预计世界鲑科鱼类的养殖产量将略有增长。

虹鳟肉味鲜美,价值高,生长较快,当年鱼可长到100 g,二龄鱼可达400~600 g,适于密养高产,工业发达国家常用工厂化养殖方式进行生产,不仅有利于养殖生产的安全监控,单位水体的产量很高,商品鱼也能进入高端市场,因此养殖收益高。虹鳟是鲑科鱼类中养殖最普遍的品种,遍布5 大洲的64个国家和2 个地区,欧洲的养殖产量一直占主导地位,占世界总产量的50%,美洲居次席占30%,亚洲占约19%,非洲和大洋洲占不足1%。世界养殖产量占前三名的国家是智利、挪威、土耳其,分别占22.8%、11.8%和8.8%。亚洲产量前三位的国家是土耳其、伊朗和中国(含台湾)。

总之,鲑科鱼类的养殖种类或品种相对比较稳定,养殖产量和产值呈稳步上升趋势。大西洋鲑的养殖产量占养殖总产量60%以上,是养殖鲑科鱼类产量的主要来源。虹鳟养殖产量占产量的近30%,虽然排名第二,但却是养殖国家最多的品种。我国养殖种类多达13 种以上,但主要产量来自虹鳟养殖,约占我国养殖鲑科鱼类总产量的90%左右。以前我国鲑科鱼类养殖受经济投入限制,发展缓慢,产量不足世界产量的1%,近年来有所改变,2014 年和2015 年中国鲑科鱼类年产量已接近4×104t。随着国内三文鱼市场消费量的节节攀升,中国的鲑科鱼类养殖前景更加光明,必然带动中国鲑科鱼类养殖产量的大幅增加。

1.3 鲟鳇鱼类 由鲟鱼是兼有重要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生物类群。世界现存鲟形目鱼类27 种,其中产量最大的种类为俄罗斯鲟、闪光鲟、欧洲鲟。鲟鱼主要集中在东欧里海、黑海、咸海和亚速海地区,此地区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90%。由于过度捕捞、水坝阻隔和水域污染等因素,野生分布的鲟鳇鱼种类绝大多数都处于濒危或极危状态,鲟鳇鱼类自然资源已然枯竭。相反的另一方面,是高端市场对鲟鳇鱼产品,特别是鲟鱼鱼籽酱产品稳定上升的需求量,在面对鲟鱼自然资源崩溃的状态下,自然极大地刺激了鲟鱼养殖业的发展。俄罗斯鲟鱼养殖历史较长,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闪光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等两代以上的全人工繁殖和养殖,并进行了多种组合的鲟鱼杂交优势利用,上世纪90 年代已获得欧洲鳇的自然生殖二代,为规模化人工养殖积累了经验。

鲟鱼的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温流水养殖。受限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困境,俄罗斯的鲟鱼养殖业发展缓慢,年养殖总产量估计不超过1000 t。据资料显示,俄罗斯养殖的鲟鱼的生长速度缓慢,一年龄的鲟鱼体重不足1 kg,要养殖2~3 年才能达到市场销售标准,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相比之下,美国鲟鱼养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在加州已建立几个专门养殖高首鲟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场,在地下水的养殖条件下,高首鲟在6 龄开始成熟,10 龄全部达到性成熟,较自然条件成熟速度快了将近一倍。美国将高科技手段应用于养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全由电脑自动控制,上世纪末,其养殖单产水平已达到12.5 kg/m2以上,1998 年全美养殖产量估计已超过1000 t。美国还养殖匙吻鲟,养殖模式为池塘和水库放养等。意大利与美国高首鲟养殖企业合作,建立了号称世界规模最大的鲟鱼养殖场,主要养殖高首鲟。此外,法国、爱沙尼亚、乌克兰、德国和日本等国也相继开展了鲟鱼的工厂化养殖。

中国的鲟鱼养殖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2000年后开始形成产量,此后发展速度惊人,在2003 年第一次统计中国鲟鱼养殖产量,数据为0.94×104t,竟然占当年世界鲟鱼养殖总产量的70%。自2003~2012 年,中国鲟鱼业一路高歌,养殖产量增加了4.8 倍,已高达5.52×104t,令世界各国望尘莫及。由于鲟鱼养殖对水源要求都比较苛刻,中国的鲟鱼养殖集中在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浙江、四川、福建和湖北等水质条件好的水域附近建造流水养殖场,也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南方地区主要养殖施氏鲟与黑龙江的鲟鳇杂交种,北方地区以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种为主。

1.4 鲶形目鱼类 世界养殖的鲶鱼种类多达40 多种,养殖较为广泛的有巴沙鱼(湄公河鲶)、斑点叉尾(北美鲶)、胡子鲶(北非鲶)、长吻和鲶鱼(中国)、杂交鲶(泰国)等种类,其养殖产量以湄公河鲶最高,斑点叉尾居其次。中国、越南、印度、印尼和孟加拉是世界的鲶鱼主产国,以上国家在2016 年的鲶鱼总产量估计达到440×104t,2017 年大概为470×104t。

Practical skill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tests of sunscreen cosmetics 7 30

越南巴沙鱼是越南的拳头养殖品种。巴沙鱼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氧,对饵料要求不高,适宜高密度养殖,在越南的养殖单产每亩可高达25 t。本世纪以来越南的巴沙鱼养殖规模和产量发展迅猛,2005年养殖面积达4000 hm2,养殖产量近38×104t,2008 年养殖产量达到125×104t。2011 年世界巴沙鱼产量就已经达到210×104t,从2013 年起,世界巴沙鱼的总产量略有下降,但越南仍然占了主要生产国50%的份额。越南巴沙鱼原来主要出口美国、欧盟,对俄罗斯和波兰的出口量也出现剧增。2017年,越南巴沙鱼养殖面积为6078 hm2,总产量为125.2×104t,产值达18 亿美元,其中我国进口额为4.2 亿美元,占总产值的23%。特别是2017 年后,美国对越南巴沙鱼采取贸易限制,越南重点瞄准中国消费市场,中国进口巴沙鱼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越南巴沙鱼的全球最大市场。

法国利用循环水系统技术,开展欧洲鲶鱼工厂化养殖,每吨水体养殖净产量在200 kg 以上,并可全年不间断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过去因受养殖季节限制,欧洲鲶鱼养殖商品成鱼规格仅有1.2~2.5 kg,现今在可控最适温度下进行养殖,商品成鱼规格可达6~7 kg 以上。在循环水系统养殖条件下,传统方法养殖欧洲鲶鱼存在的腥味及淡黄色肉质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可以生产出美观好、无白肉、无土腥味的鲶鱼产品。在此种养殖模式下,养殖鲶鱼抵抗力加强,极大地减少了在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

1.5 罗非鱼类 罗非鱼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广的鱼类,上世纪70 年代中期,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推荐养殖,大大推动了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也因此世界产量一直在增加。据FAO 统计数据,2021 年罗非鱼产量达到了约729×104t,共有140 个国家进行生产。从2009 年到2017 年,世界罗非鱼产量年均增长约10%,产量中接近90%来自养殖,且主要来自淡水养殖。在世界淡水鱼总产量中,罗非鱼产量仅次于鲤鱼而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养殖罗非鱼,但罗非鱼养殖产地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亚洲占据了世界罗非鱼产量的近75%,其次是非洲,美洲的产量居第三。目前养殖的罗非鱼主要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齐氏罗非鱼、安氏罗非鱼、带条罗非鱼、加利略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奥尼杂交种等10 多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在中国30多个省(市、区)广泛养殖。中国1950 年代从越南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1980 年代前后从埃及引进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加利略罗非鱼等多个品种。由于罗非鱼繁殖力强,养殖密度难以控制,导致其商品鱼规格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一直到奥尼杂交种的出现,中国的罗非鱼养殖业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3 年来中国罗非鱼的养殖产量都在170×104t 以上,印尼、埃及、泰国、菲律宾、墨西哥、中国台湾也生产罗非鱼,中国加上该六国(地区)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

目前美洲各国都有罗非鱼的踪迹,从池塘、水泥池、循环水密养到网箱养殖等不一而足,但以室内水循环精养技术为主,该模式养殖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70%。美国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尼罗罗非鱼,但总产量并不高,2012 年美国罗非鱼产量只有1×104t。墨西哥,作为拉丁美洲地区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主要利用水库养殖,近年也逐渐引入网箱养殖,主要养殖品种为尼罗罗非鱼。墨西哥罗非鱼产量基本维持在7×104t 左右。巴西不同地区有其养殖的重点对象,东北部水产养殖的重点就是罗非鱼,2011 年罗非鱼产量为2.54×104t。

1999 年全非洲罗非鱼产量只有11×104t,产量主要来自河、湖中的天然捕捞,品种以尼罗罗非鱼为主,占94%。埃及是世界罗非鱼主产国之一,产量曾居世界第二。从1999 年开始,埃及罗非鱼的养殖量迅速增长,从1998 年的5.28×104t 增长到2012 年的76.88×104t,主要来自其养殖产量的大幅增长,而其捕捞产量几乎稳定维持在10×104t左右。但随着印度尼西亚罗非鱼产业的迅猛发展,埃及的罗非鱼产量已退居世界第三位。

由于罗非鱼雄性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罗非鱼单性养殖得以实现,加之罗非鱼新品系的选育应用,都极大地促进了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2017年世界罗非鱼产量达到了579.8×104t,有预测认为,将来10 年内,罗非鱼仅养殖产量就可能突破1000×104t。

2 全球水产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投入。其次,人口不多的国家,国内消费市场小,自我消化能力低,发展水产养殖生产,必须瞄准有稳定消费能力的区域市场。第三,是要考虑产业链的完整配套,即使在养殖技术成熟的前提下,由于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养殖机械缺乏,苗种供应不稳,饲料供应无保障,产品物流不通畅,产品储存冷链缺失,乃至关税壁垒、绿色壁垒等多方面因素,都可能影响一个国家水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的水产养殖规模已经处于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进出口国。目前中国渔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和渔业对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

目前中国水产养殖业正处于由快速发展转向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处于由传统渔业转向现代渔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产养殖业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传统养殖水域资源丧失的困境在加大;(2)陆源污染对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水环境污染也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3)过高密度养殖使养殖内环境恶化,部分养殖品种病害严重;(4)部分海水养殖品种使用冰鲜杂鱼饲料造成的污染;(5)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超过环境容量,养殖尾水排放造成水域富营养化;(6)养殖水域利用不平衡,深远海发展不充分;(7)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 全球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渔业发展道路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榜样,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为第三世界国家开展渔业技术培训已行之有年。世界各国的渔业发展应该走开放合作共赢发展之路,进一步开放水产品市场,加强渔业发展国际合作。根据各自国情,因地制宜,因市场制宜,加强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规范管理,推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首先从发展理念上讲,行业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的思维模式,摒弃以往那种重视生产量而忽视环境保护、偏重数量而轻视质量的做法;其次,在发展模式上,应从粗放型、高消耗向节能型、高效率转变,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行业还应致力于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优化生产结构、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以提升整体效率和可持续性。

各国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都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质量安全、可持续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体系,实现水产养殖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作用,使水产养殖业通过高新技术获得新一轮的现代化发展。

4 结论

本文对全球淡水水产养殖概况及发展方向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系统地梳理了世界主要淡水种类鱼类养殖状况、全球水产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全球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的相关情况,主要结论如下:

(1)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占比已超过捕捞量,且世界水产养殖产量也在稳步上升,而且可以肯定这一趋势仍将进一步上升。

(2)世界水产养殖的鱼类品种丰富,在环境条件不同的世界各地大多都有当地适合养殖的鱼类,且水产养殖技术在不断提升改进,品种也在不断改良,呈现出水产养殖多样化的整体趋势。

(3)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地位举足轻重,且养殖品种多,养殖方式多样,养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即使中国的水产养殖已经处于世界首位,但在不同时期仍然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始终抱着发展的眼光,多做总结与反思,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鲟鱼总产量罗非鱼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11月化肥总产量继续下降
罗非鱼养殖模式
我国70年来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
罗非鱼 年总产量全国第三位
100岁的鲟鱼
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090万吨
养殖鲟鱼 寻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