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萍 卢杰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抑郁障碍作为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在高校大学生的发病率不断提升。抑郁障碍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发展、人际交往和社会功能,还会让抑郁障碍患者对自身所属的群体存在消极的刻板印象,产生对自我的偏见与歧视[3]。
抑郁障碍是一类以情绪低落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躯体、认知、情感、行为等不同方面所有表现。患有抑郁障碍的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躯体表现:睡眠问题在大学生患者中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较浅、睡梦中易惊醒等;患者常因睡眠问题感到明显的头痛和身体疼痛,容易感到疲乏,行动迟缓。
2.认知表现:抑郁大学生注意力集中困难,思维变得迟缓,记忆力出现减退,兴趣下降,精神容易感到疲惫,看待问题和世界比较消极。
3.情绪表现:抑郁大学生情绪比较低落,常感到悲伤而掉眼泪哭泣。敏感多疑,会对身边的人发脾气,易激惹,情绪比较暴躁,甚至出现情绪失控。
4.行为表现:抑郁大学生在行为上目标感丧失,缺乏激情和动力,惰性较强。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也很难坚持完成,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才能推进,常常回避人际交往。
1.压力。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8-24 岁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角色混乱成为面对的主要发展课题。他们希望能够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和失望感[4]。与此同时,来自课业学习和能力发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恋爱关系等也成为大学生的压力来源。面对众多压力,缺乏自信和应对能力的大学生会觉得自己难以承受这些挑战,从而自我价值感降低,产生抑郁。
2.人格特征。人格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行为模式、思想和情感。研究发现,不同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对大学生的适应情况和抑郁程度。其中,完美主义人格中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一方面源于他们对自我要求很高,自尊心强,事事追求完美。另一方面他们容易墨守成规,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被打破。如果自己达不到预设标准或事情没有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完美主义人格会对自己进行批评和检讨,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责中。
3.不恰当的归因方式。美国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 提出抑郁的无望感理论认为:个体对身边事物的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一个悲观还是乐观的人。乐观者喜欢把“好事”解释称永久的、繁华的、与自己有关的原因,把“坏事”解释成暂时的、特定的、与外界有关的原因。而抑郁大学生通常采用悲观的解释风格,将一些“坏事”解释为永久的,难以改变的,与自己有关的因素。王纯(2006)关于抑郁者患者的归因方式的研究中发现患有抑郁障碍的大学生会将生活中的消极的负性的事情解释为内在的、稳定持续的归因,这种悲观的解释风格容易使个体产生无望感和低自尊的表现[5]。
4.情绪调节方式。情绪调节方式会对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不恰当的情绪调节方式会加深抑郁程度。黄敏儿,郭德俊(2001)通过对抑郁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大学生在情绪调节方式上的研究发现,抑郁得分高的大学生在情绪体验上正性情绪感受少而负性情绪体验感受多,他们倾向于更多的负性情绪调节,容易沉浸在负性情绪中难以自拔[6]。这种体验或感受过多的负性情绪的情绪调节方式会让大学生情绪低落产生抑郁。
心理学家朱智贤(1989)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将刻板印象概括为“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7]。Weary 等人(2001)将刻板印象定义为“对有具体特征的人持有的固定概念”。现在,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通常理解为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概括而稳定的认识和看法。
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过程,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能够帮助个体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简化认知过程,降低对新事物的认知负荷,从而提高个体认知加工效率。另一方面刻板印象容易使人们忽略个体差异性,对某一人事物产生简化或僵化的看法,进而引起社会认知偏差和群体偏见固化。
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最早是由Steele 和 Aronson( 1995) 提出,是指刻板印象对人的思维和行动会通过威胁效应产生负面影响。刻板印象威胁它会通过多种方式,使人产生负面情绪并导致行为表现的下降和消极行为表现的产生。从个体层面而言,刻板威胁效应容易使个体诱导错误归因,将自身的消极举动归因为内群体特性,降低自我能效感,阻碍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层面上这种由刻板威胁效应导致的个人行为的错误归因,还可能诱发个体对不同群体归属感的下降,从而诱导反社会行为的产生[8]。
抑郁障碍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对抑郁障碍的认知调查研究、抑郁障碍大学生污名的研究和抑郁障碍刻板印象治疗的实践研究等方面。
史松坡(2018)等人采用焦点访谈法对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抑郁症认知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不但对抑郁症的病因、治疗观念等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也对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消极刻板印象和偏见。笔者曾对127 名抑郁障碍大学生进行抑郁自我污名问卷(DSSS)测量和5 名抑郁障碍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对抑郁障碍患者是存在一定消极刻板印象和污名化。抑郁障碍患者消极刻板印象主要表现为对抑郁的保密性、刻板印象认同和污名体验三个维度。保密主要表现在抑郁障碍大学生对患病病情和治疗过程的保密。患有抑郁障碍的学生会因抑郁被贴“不被人接受”的标签,试图把其深深地隐藏起来。原因在于首先自我认知抑郁情绪状态下是不好的,得了抑郁情绪状态下的自己也会变得消极,公众对抑郁症的标签都会贴在自己的身上,自己也没有能力去证明,产生了消极刻板印象。抑郁障碍的刻板印象认同主要体现在抑郁大学生认同患有抑郁症的人是脆弱的、不可控的、消极的。刻板印象认同的而产生来源于抑郁大学生对周围人对抑郁情绪状态下态度的洞察,一部分来源于自己在抑郁状态下,评估自己能力、效能感不足而产生的自我贬低和自我否定。
李建华等(2021)在探究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刻板印象及抑郁症状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自我效能高的抑郁症患者,所持刻板印象越积极。而自我效能感低的抑郁症患者,刻板印象越消极,同时抑郁症状越严重。李明等人研究发现,接触程度和参与程度会影响大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接触程度和参与程度对大学生的抑郁症的认知及其对抑郁症患者的态度均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关系。传播媒介对抑郁症的传播影响社会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
通过以上文献研究发现,大学生作为受过一定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群体,仍会对抑郁障碍及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抑郁障碍等心理疾病的宣传科普不到位。学校作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观和心理知识基础教育力度不够。第二,媒介传播对抑郁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传播缺乏客观公正。王翠(2010)在报纸媒介传播抑郁症患者形象的研究中发现,抑郁障碍患者群体正面形象少而负面形象多。负面印象涉及抑郁症,是极其负面的、危险的、暴力的和极端的。第三,抑郁障碍患者会因抑郁带来的症状和表现产生自卑心理和刻板印象认同。华斌等人(2011)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620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常与污名、偏见和歧视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并证实刻板印象与部分负面社会态度的认知机制相关联。一方面源于抑郁症患者比健康者更具有消极自动思维,存在着消极刻板印象。而这种消极的刻板印象会让患者是产生病耻感和自我污名,从而在求助治疗行为上会更消极和抗拒。另一方面抑郁障碍患者的群体认同和自尊均对心理疾病自我污名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为改善抑郁障碍患者大学生消极刻板印象。从抑郁障碍患者自身而言,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对于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从传媒媒介而言,需要媒介在抑郁症的科普和宣传角度应以更加客观、科学的视角进行报道,减少对抑郁症的污名化报道,以免使受众对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产生消极刻板印象,才能引导社会大众科学掌握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修正认知偏差,提升对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的亲社会行为。
减少抑郁障碍刻板印象和污名体验:一方面是通过拉近社会距离,增加与抑郁症的接触程度会增加亲社会反应,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包容、轻松、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引导抑郁症患者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抑郁障碍大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心理与行为调节策略,如采取恰当的归因方式、积极评价自己、努力尝试挑战自己并获得成功等方法可以提高自尊水平。另一方面,面对抑郁障碍,自我效能高的激发对于个体缓解症状,减少刻板印象具有积极意义。
人们对抑郁症的接触程度和熟悉程度会影响对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想法和态度。一方面朋辈或师生之间要以尊重接纳的态度真诚自然地进行接触,创造一个合作、亲密、愉悦的互动,让其感受到真心的支持和帮助。研究表明增加与抑郁症的接触程度会增加亲社会反应,减少与抑郁症的社会距离。另一方面提高个体的群体认同,让其融入所属群体,可使其所知觉到的污名降低。通过学习群体内成功榜样角色,建立积极的内群体特征,使内群体成员更多地关注自身所具有的积极特质。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改善抑郁障碍大学生刻板印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高校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增加了大学生对抑郁症知识的客观了解和抑郁症的预防知识。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普及,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降低了大学生对于抑郁障碍患者影响评价的严重,从而更加客观地面对抑郁症患者。
高校要开展心理技能帮扶训练,增强同辈帮扶助人意愿,提高实际助人能力。目前,高校形成了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工作体系。对于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多的是如何助人,尤其是朋辈之间如何进行抑郁症的心理帮扶。高校可开展心理技能训练,不仅讲解心理疾病的症状表现和原因,更要教授大学生在遇到心理疾病患者时如何处理,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心理疾病患者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