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蔚昀
随着2022 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各学科更加关注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优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语文学科而言,思维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到:语文学科的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联想”需要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由此及彼;“比较”需要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寻找异同;“归纳”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关系,提炼要点。这都要求学生具备“构建关系”的能力,即能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性、结构化、综合式的处理。帮助学生建立“关系意识”,可以成为延展学生阅读深度,提升语文能力的着力点之一。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关系意识,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之间联系的理解及把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它包括学生对文中事件、人物、情境等内容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也包括对课文主题、作者情感、文章价值等层面的整体性把握。这种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
以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为例,首先,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提炼出阅读散文的一般策略,再根据这些策略,进一步梳理散文阅读中的几组关系,并在具体教学中围绕这几组关系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这几组关系,推断其中的表达意义,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阅读文章的“关系意识”:通过“构建关联”“分析关系”“推断意义”的学习路径,准确把握散文内容及行文思路,深入理解其语言特点及文本价值;进而能够尝试自主构建、分析文本内部的各种关系,完成对文章的深入研读。以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在“借助‘关系意识’的培养助推学生深读文本”方面的实践探索。
本单元由五篇不同类型的散文组成,其中《背影》属于叙事类散文,《白杨礼赞》《昆明的雨》属于写景抒情类散文,《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属于议论性散文。本单元要求学生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基于单元学习要求和散文的文体特点,大致可以提炼出此类文章的阅读策略。实施阅读策略可通过以下一组问题进行。
核心问题:
这篇文章有什么独特价值?
下位问题:
1.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人/物?
2. 文章围绕该写作对象组织了哪些材料?
3. 这些材料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从中体现写作对象的什么特点?
4. 作者以怎样的语言形式来写这些材料?
5. 作者借助这种语言形式想表达什么?
6. 结合这种表达之意推断,本文的价值何在?
从散文阅读策略中,我们发现散文阅读大致要经过三个层面关系的分析,第一个层面是文本内容内在的关系,即作者选材、组材中的深意;第二个层面是文本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即作者以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述文中内容,传达自身情思;第三个层面是作者表意与读者体悟之间的关系,即本文的独特价值。其间关联大致如图1 所示。
图1 散文阅读的三重关系
1. 解读散文的第一层关系
要真正理解散文的内容,而非浮光掠影式地简单概括,就要梳理文中不同类别的材料,并将之建立关联,再分析这些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断出其背后的意义,这样才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性、深入性的理解。在这一层面关系的分析上,本单元课文的教学问题及设计说明如下。
(1)《背影》
① 文中与标题“背影”有直接关联的主体事件是什么?
② 文中次要事件的交代与主要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 文中事件背景和事件后续与主要事件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④ 从这种关系中可以读出什么?
本文的主要事件无疑是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子一事,作者以细致生动的描写再现父亲蹒跚的背影。除此之外,文章还叙述了父亲在买橘子前对“我”的几次关心、当时的家庭状况以及此事之后两年时间里“我”与父亲之间的种种,作者在主要材料之外,还选择这些材料入文,应当有其用意。因此,这组问题围绕着主要事件与文章其他各部分的关系逐层展开。
(2)《白杨礼赞》
① 从文章第2 段看,白杨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
② 研读文章第5 段,概括白杨在“形态”上的特点。
③ 关注文章第7 段,把握关键句式,说说白杨有怎样的“精神”。
④ 将白杨所处的“环境”、表现出来的“形态”,以及其内在的“神”结合起来,思考三者之间呈现怎样的关系。
《白杨礼赞》一文以白杨作为抒情对象,具体描写了白杨生长的“环境”和白杨生长之“形态”,而作者真正的目的是借物喻人,借白杨之品质喻人之精神。因此,引导学生分析白杨的“境”与“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理解白杨的“神”是读懂本文的关键,本组问题设计即由此展开。
(3)《散文二篇》
① 本文论证的对象是什么?
② 作者围绕该对象分别提出了哪些观点?
③ 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证明这些观点?
④ 这些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⑤ 通过这种关系,作者想表达什么核心观点?
本课中的两篇文章都属于议论性散文,此类文本的主要写作目的是表明作者的观点,作者通常按照一定的论证思路,运用一系列材料来阐明观点。因此,厘清文中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而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提炼出文章的核心观点,这两篇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如图2 和图3 所示。
图2 《永久的生命》内容关系图
图3 《我为什么而活着》内容关系图
(4)《昆明的雨》
① 作者笔下的昆明雨季有什么特点?
② 作者选取了哪些物、人、事来表现昆明雨季的特点?它们分别是怎样的?
③ 这些物、人、事与昆明的雨季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 从这种关系来看,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物来写昆明雨季?
本文是汪曾祺在四十多年后所写的回忆性散文。作者借助大量昆明的人、事、物来表现昆明雨季的特点,表达自己对昆明的独特情感。因此,提炼文中所选事物的特点,并分析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再分析这些事物与昆明雨季之间的关系,是破解作者情感密码的关键,本组问题就聚焦在这两组关系的研读上。
2. 解读散文的第二层关系
在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后,还应进一步推断作者的表达意图,而这层推断,与每篇散文个性化的语言形式息息相关,因此,可以尝试构建文章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这层关系的细致分析,来推断文章的主旨。在这一层面关系的分析上,教学问题及设计说明如下。
(1)《背影》
① 聚焦文中主要事件,赏析该段语言,思考作者借助这种语言形式塑造了怎样的父亲形象。
② 文中对主要事件的写作主要以描写的方式展开,而对其他事件的交代主要以叙述的方式展开,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③ 作者在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中蕴含了怎样的深意呢?
本文情感真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腻刻画了自己对父亲由不耐、不解慢慢转变为感动、惭愧,并对父亲的境遇感到心疼,并逐渐理解、读懂父爱的心路历程。文章借助表达方式的转换巧妙体现了这种情感的变化,因此分析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而读出作者的表情达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组问题的设计就着重于对这层关系的分析。
(2)《白杨礼赞》
① 将白杨的“神”与“北方农民”“边疆哨兵”“战斗儿女”等群体的“精神”组合起来,思考其有何共同点。
② 结合这种共同点,分析文中反复出现的抒情句,推断其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本文情感强烈,作者以简洁有力的句式,多角度地描写,辅以一唱三叹的抒情,将自己对白杨,以及那些和白杨一样的西北农民、边疆哨兵、战斗儿女等人的赞美之情,层层递进地表达出来。因此,分析这种语言形式与文章内容的关联,才能真正读出作者层次迭出、愈发强烈的礼赞之情。
(3)《散文二篇》
① 本文在表达观点时,运用了怎样的语言形式。
② 这种语言形式对观点的阐述起到怎样的作用。
本文观点明确,论证有力。两篇文章或以具体贴切的事例,或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述抽象的道理或观点,使论证更充分,观点更显说服力。因此,在分析观点和事例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两篇议论性文章所运用的语言形式与论证思路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本文核心观点。
(4)《昆明的雨》
① 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昆明的物、人、事?
② 从这种语言中,能读出昆明对作者而言有怎样的意义。
③ 品读本文开头、结尾反复出现的语句,推断多年后作者在回忆往事时怀着怎样的情感。
本文情感含蓄,作者以日常化的选材、口语化的表达、生动的描摹、巧妙的标点等,将关于昆明的回忆娓娓道来,形成一种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而其对昆明往事的怀念也在这种语言特点中汩汩流出。因此,分析本文独特语言与特定情感之间的关系,才能体悟本文看似琐碎的闲话家常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愫。
3. 解读散文的第三层关系
“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因此,在以上两层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还应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对这层关系的分析,真正认识每一篇散文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及社会意义。从这个层面的关系分析来看,本单元的课文可以用同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本文可能对哪些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背影》一文可能会对那些对父母之爱视若无睹的,不够理解的人产生影响,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白杨礼赞》一文写于抗日战争期间,在特定背景下,作者激情文字下的白杨精神应该能够有效鼓舞全国军民,使万众一心,争取胜利。《昆明的雨》一文可能会引发两类人内心的触动:一类是与作者一样经历了那个特殊战争年代的人,本文或许会唤起他们共同的回忆;另一类可能是也对某地、某物带着特殊情感的人,本文也许会勾起他们独特的情思。《散文二篇》可能会对那些有一定年龄,因生命的流逝而感慨、伤感的人,或是那些对人生意义感到迷茫的人,产生影响,使他们对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展开思考,有所发现。因此,这个教学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之意的深入探索。
基于以上思考,本单元教学可围绕“文本内容之间”“文本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作者表意与读者体悟之间”这三重关系的构建与分析展开,课堂教学可以围绕这三组教学问题组织和实施。
基于以上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关系意识,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探索方面,笔者有如下思考。
对于文本内容关系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结合初中学情,大致可以从结构、排序、分类、详略等角度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决定文章的布局和脉络,是行文思路的大致体现。本单元中《散文二篇》的教学,就侧重于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中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而把握核心观点。
文章的排序指的是材料安排的顺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文思路。本单元中《白杨礼赞》的教学,就侧重于从文章排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逐层递进的材料关系,进而把握中心。
材料的分类也是材料关系的体现,从分类角度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也具可行性。本单元中《昆明的雨》的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为材料分类,再进一步分析这些不同类别的事物与“昆明的雨”之间的关系,推断作者从多角度取材的用意,进而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独特情感。
材料的详略指的是材料的处理方式是简略或详细,这也是作者表达之意的流露,因此,从详略角度分析材料关系,推断表达意图,也是解读文本的有效方法。本单元《背影》的教学中,就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者对文中几个事件在详略方面的不同处理,分析其中关系,进而推断作者的表达之意。
对于文本内容与语言之间关系的分析较为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因此课堂中需要利用一些有效抓手,从实践来看,思维导图、语言实践活动都是有力抓手。
思维导图作为表达思维的有效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可以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图清晰呈现,因此比较适宜作为培养学生“关系意识”的有效抓手。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先请学生将复杂的文本关系用思维导图呈现,再引导学生根据导图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归纳”“演绎”等不同方式的反复习练,帮助学生梳理思路,逐步提升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高质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也可以成为学生分析文本关系的有效支架。如本单元《散文二篇》的教学,在完成各部分主要观点的提炼后,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其中的核心观点,却难以清晰表述几个观点之间的关系,此时笔者请学生借助关联词,将这几个观点连缀起来表述,从而帮助学生梳理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分辨、厘清这些观点之间的转折、递进、因果等多重关系,逐层深入地把握文本中心。可见,语言实践活动也可作为学生分析文本关系,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抓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