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瑶 徐子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版课标》),指出英语学科课程建设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核心理念,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在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加强不同学科间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科协同育人功能。在此背景下,《2022 版课标》特别提出了“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主题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是落实全人教育的有力工具,而评价则是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且有效的评价设计不仅是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环节及其成果分析和评定的重要过程与手段,也是推动活动开展的坚实保障。基于以上背景探讨如何设计并利用评价促进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帮助一线教师提升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加强设计意识,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2 版课标》中,评价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2022 版课标》指出要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1]程晓堂教授认为,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在最终成果中的表现,也要注重学生在活动实施中的动态表现。[2]
在教学活动中,两类广泛使用的评分标准为整体型(holistic)和分析型(analytic)评分标准。整体型评分标准为学生的表现提供一个整体画像,得出一个单一的等级或分数,非常适合衡量学生作品的整体影响。分析型评分标准将表现划分为不同的标准,并对每个标准进行独立评判,适合评价涉及多个重要方面的复杂项目。
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的作用,明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基于评价目标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确定标准,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进一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上。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以英语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媒介,结合其他学科、自身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以主题的形式,以真实的问题或任务为驱动,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自主开展的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3]实施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时,要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实际获得。因此,评价的方案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过程性原则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较长的周期,学生在活动全程中的收获与提升无法仅依靠活动最终的成果进行衡量。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案应贯穿于活动的各个阶段,不仅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结合整体型评价与分析型评价的优势,设计评价方案。
在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应设计评价任务及方案来检验学生是否充分吸收教学内容,为后续的自主探究实践消除障碍。而在自主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收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行为与收获,追寻素养发展的踪迹。在活动成果产出后,给予学生综合评定,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导他们发现个人的成长。
2.综合性原则
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维度应是综合的、多元且具体的,而非笼统的、印象化的。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导向的评价模式相比,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评价需要侧重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各维度的发展情况。由于素养目标的构成是复杂的、多元的,因此评价的类型和方法也应该是综合的、多元的。在评价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也需要将学生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合作能力,问题探究深度,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水平等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密切联系的要素纳入评价范围,从评价的实质上作革新,以达成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3.开放性原则
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扭转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的垄断性评价体系,而去打造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案。首先,评价的主体应向学生开放。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帮助他们学会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主动反思和评价自我表现,促进自我监督性学习,增强规划意识。其次,评价的标准也应该是开放的,而非复制某个固定的样板。评价方案的确立应基于活动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语言实践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教师也应和学生协商确定活动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本文以《英语》(牛津上海版)G9M2U3 Going Places 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为例,探讨了如何以评价促进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策略。该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为“制作介绍上海文化的Vlog”,教学环节共分为两课时,各课时目标、学习材料及作业如表1 所示。
表1 G9M2U3 各课时目标、学习材料及作业
综合来说,本案例梳理了以下评价要点。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共分为两大环节: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其中,教学环节旨在为学生最终产出活动预期的成果打下基础;而实践环节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自主探究,创作视频博客,完成活动预期成果。在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均设置了评价任务,采用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本次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教学环节的推进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作业情况被作为评价依据,用以评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第一课时为例,本课时教学内容对于视频博客文案的创作较为关键。在评估并展示学生的课堂表现方面,除课堂互动所产生的即时反馈外,学生的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等因素均被纳入考量范围,并借助评价量表呈现。值得指出的是,教师与学生使用不同的标准参评。由于学生与伙伴间对于自身课堂实际提升的认知更准确,因此在评价表(见表2)中添加了对收获(Gains)的具体描述,学生与同伴将会进行自评与互评。而教师受限于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分配问题,故只需评价更易观测的进步意愿(Will to progress)。
表2 课堂评价表
当然,除对课堂表现的评价外,还就学生课后作业展开评价,为第一课时学生的综合表现画像收集了更多依据。教师、学生自身、伙伴三方从主题统整性、语言丰富性、可读性等维度对主题导览的创作情况给予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型反馈。
由此,学生可同时结合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定位个人在教学环节的表现,归纳收获、总结不足。课内课后双循环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得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得以提升,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产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实践环节的推进阶段,学生定期召开会议,并汇总会议纪要(见表3),记录阶段突破、下阶段计划、小组各成员的活动建议以及下阶段学习的分工情况,跟踪项目进展,确保了全体学生对活动的积极参与,而会议纪要也为评估学生个人参与度、团队意识感提供了依据,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衡量团队合作表现的重要参考。由此,这样的一套评价方案激励了学生在活动全过程中勇于承担个人责任,切实提高合作意识,推动团队学习进展。
表3 会议纪要
在实践环节的成果展示阶段,教师与学生基于整体与细节形成的评价方案(见表4)分别从文化聚焦度、逻辑、语言、剪辑、原创性和受欢迎度六个维度对学生小组合作所产出的视频博客给予了评价,并基于细分维度表现,评定作品综合水准,为学生提供了客观且具体的全过程总体性反馈。
表4 评价方案
如此,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借助以上评价方案建立了从教学到实践的全过程链接,以多样化的、细致化的评价方案提供了学生个性化的反馈[4],保障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畅通、高效。
评价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同样承担了重要职责。因此,在本案例的评价设计与实施上,也将力求追寻素养发展踪迹作为核心策略。
在教学环节,评价除聚焦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外,重点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意识的发展。在教学环节的第一课时,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并未以单一的总结性陈述呈现,而是将参与程度、态度(专注度)和收获表现作为衡量的指标,使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提高元认知能力水平,增强学习自主性。此外,课时作业的评价指南中对导览主题的强调,则进一步明确了所介绍地点应具备共同特征,指向上海文化的某一方面,驱动学生以不同主题切入,探究并挖掘上海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传播意识。
在教学环节的第二课时,评价方案(见表5)在关注学生课堂收获的同时,同时也衡量了他们课后自主学习视频博客拍摄手法以及剪辑策略的表现。通过布置较为简单的任务,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表5 第二课时评价方案
进入实践环节,在保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持续增长,承接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评价方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做了努力。实践环节的推进阶段重视学生阶段性探究所取得的点滴收获。会议纪要(见表3)要求学生说明阶段性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反思存在的困难与挑战,策划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提高了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挖掘了其批判性思维、规划性思维的发展潜能。
在实践环节的验收阶段,学生将会事先得到评估最终成果质量的评价量表(见表4),注意到量表中对于原创度、受欢迎度两个维度的描述,在视频博客创作的准备阶段精心筹划,展现各自的新奇创意,激发创新思维火花。
为体现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本次评价方案还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作为设计与实施的核心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为达成预期成果,活动的全程需要学生清楚地知悉行动方向,这就要求学生事先了解评价方案中各要素的特点,并参与建构评价计划,发挥主动性所带来的正向作用。此外,学生也应该与教师携手合作,成为评价环节的反馈者,而不仅仅是接受方。
第一,从教学环节看,在备课时开始前,所有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了解了他们被期待达到的水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地参与。评价方案的维度则密切贴合教学目标,使学生得以充分感知学习的有效性,监测学习进展。同时,评价量表中对学习困惑的关照(Confusion 一栏)则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开放了个性化沟通渠道。如此的一套评价逻辑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角色定位。
第二,从实践环节看,学生参与了推进阶段、验收阶段评价方案的确立。在推进阶段,学生的学习多是自主的、探究性质的。而教师在该环节的角色性质向“配角”倾斜。为保证活动成果的顺利产出,各小组需要稳扎稳打,定期取得突破,这对学生划分每人的职责、步调一致地为集体目标努力提出了要求。因此,学生尤其关注组内成员个人贡献度、团队合作度、专注度、主观能动水平、角色义务履行度等方面,并将其作为推进阶段形成性评价方案的核心。而在验收阶段成果评价方案的确立上,学生则立足观看者、评价者视角,以第三方的眼光探讨了衡量实践成果质量的切入点,构建了灵活的评价方案。
第三,不论是在教学环节抑或是在实践环节,评价权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如本文所呈现的评价表所示,在评估教学环节、课后作业、实践进展、实践结果的表现上,学生的自评、互评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教师评价协同为活动全程的表现提供了客观、详细的反馈。
如果说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面向素养导向学习模式的有意义播种,那么扎实的评价方案则好似滋润种子发芽的雨露。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的设定中,兼具了整体型评价与分析型评价的特点,旨在利用全面而精准的评价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反馈,也为教师指明教学改进的方向。
通过评价,教师与学生都能洞察到彼此的需求,调整策略,从而优化教与学的效果。积极构建科学、系统、实用的评价方案应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道路上的持续追求,广大英语教师应坚持探索,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设计有效的评价方案,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