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平
(三明市种子站,福建三明 365000)
华浙优901是以三系不育系华泽2A为母本[1],恢复系中恢90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稻品种。2021~202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组区域试验,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233234)。根据华浙优901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其特征特性与产量构成特点,为其高产栽培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来源于2021~2022年三明市企业水稻联合体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组试验总结汇总报告。统计分析华浙优901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以及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和稻米品质检测结果。据两年区域试验经济性状考察结果,统计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2-3]。
2.1.1丰产性。2021年,华浙优901参加长江中下游晩籼中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34%,居第4位。2022年,续试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3.64%,居第6位。两年平均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3.99%(表1)。
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8 514.77 kg/hm2,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12%。试验结果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3.0%~5.0%,华浙优901表现产量较高。
2.1.2稳产性。由表1可知,2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幅度相近,产量位次也相近,表明华浙优901稳产性好。
2.1.3适应性。每年区域试验品种14个(含对照),两年的增产点率都在第2位,表明华浙优901的适应性广。
2.2.1对稻瘟病的抗性。根据2021年、2022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点的鉴定结果(表2),汇总两年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3)。两年稻瘟病平均综合指数分别为3.3和3.1,低于审定标准的要求6.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级,华浙优901表现中感稻瘟病。
表2 2021~2022年华浙优901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表3 华浙优901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2.2.2对白叶枯病、褐飞虱的抗性。2020年、2021年白叶枯病病级都为7级,最高级7级,感白叶枯病。两年褐飞虱病级都为9级,最高级9级,高感褐飞虱(表3)。
2.2.3抽穗期耐冷性。2022年在贺家山原种场进行了抽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表4),华浙优901在异常气候条件下的最低结实率为78.58%,耐冷性评定等级为中,9月22日取15~20穗大分蘖挂牌统计结实率为76.2%,耐冷性评定等级为中,综合评定等级为中。
表4 华浙优901抽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
2021年、2022年两年米质检测结果综合评级分别为部标优质二等和优质一等,两年综合评价为部标优质一等(表5)。
表5 2021~2022年华浙优901两年米质检测结果
根据2年累计38个区域试验点产量结构调查结果(表6),每穗粒数的变异最大,每1 hm2穗数的变异较大,结实率、千粒重的变异较小。
表6 华浙优901产量结构
各因素与产量的简单相关系数(表7),结实率>每1 hm2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每1 hm2穗数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表7 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及对产量的作用
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每穗粒数(0.838)>每hm2穗数(0.727)>结实率(0.482)>千粒重(0.4620),对增产的贡献率,每穗粒数为33.4%,每hm2穗数29.8%,结实率21.1%,千粒重为13.9%,剩余决定系数为1.8%[4-8]。
分析表明,华浙优901产量较高、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达部颁优质一等食用稻品种标准,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适宜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广西桂中北、广东省粤北、福建中北部、浙江中南部作为晚稻种植。产量结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和每hm2穗数对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33.4%和29.8%,晚稻在抽穗期易遇低温天气,影响结实率,结实率对增产的贡献率也较高,为21.1%,千粒重对增产的贡献率为13.9%。因此明华浙优901高产栽培关键是培育足穗大穗,同时注意适时播种,确保安全齐穗,提高结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