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梓明
检验检测行业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质量管理“体检证”、市场经济“信用证”、国际贸易“通行证”的作用,被称为“传递信任的行业”,在畅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具有积极意义,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化、国际化特点。目前,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以两种方式提供检验检测国际化服务,一是在境内提供涉外服务,二是“走出去”在境外提供专业服务。
根据瑞士某银行的数据显示,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在持续增长:2009年达到741亿欧元,2014年达到1 275亿欧元,2019年达到2 053亿欧元,2022年达到2 200亿欧元~2 526.8亿欧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已成为检验检测的“富矿”。瑞士通用公证行(SGS)、德国莱茵(TUV)、法国国际检验局(BV)、美国保险商实验所(UL)、英国天祥(Intertek)等国际知名机构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纷纷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开展业务,提供服务。目前,我国检验检测市场形成了国有机构(包括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和国有企业性质的机构)、外资机构、民企机构三足鼎立之势。
如今,我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商品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达15%,进口占世界进口的比重为11.9%,货物贸易总额连续5年全球第一。在扩大外贸的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去”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我国有境外中资企业超过4.5万家,境外投资存量超过2.7万亿元。海量的贸易和对外投资中伴生的大量的检验检测、认证、标准等技术服务,往往由外资机构及其办事处承接或经过他们“牵线搭桥”后由境外机构承接,检验检测国际化服务基本上被外资机构“垄断”。上海作为国内提供国际化服务的“优等生”,虽然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土检验检测机构,但在机构品牌、行业公信力、客户结构、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与国际知名机构相比仍有差距。据统计数据显示,上海仅有63家专业机构(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外资机构)获得国外政府组织认可或参与国际实验室合作,只有36家机构参与“一带一路”服务。可以说,检验检测国际化服务“外强中弱”特点突出。
究其原因,还是本土检验检测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难以立足。信任在检验检测行业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从单体看,消费源于需求,始于信任。检验检测机构只有拥有好的品牌才具有公信力,才能在市场上被各方采信,才能承担传递信任的责任。从整体看,检验检测报告被越多的主体采信或者互认,就越能避免重复检验检测,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品牌越好、规模越大的检验检测机构越具有公信力,越会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更强的竞争力。检验检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特点因此而生。2022年,全球检验检测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CRn)为9.0%,较2020年的8.4%和2021年的8.7%有进一步提升。正因如此,国际知名机构无一不精心打造品牌,构建信任基础。
万事开头难。作为传递信任的行业,本土检验检测行业虽然树立品牌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但是没有开始,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当下,本土检验检测机构打造国际市场品牌,离不开“三管齐下”。一是大胆“走出去”。借助我国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走出去”的契机,有实力的检验检测机构要在当地设立(含并购)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办事处(含代表处)以进行全球布局,并在提供国际化服务中增强知名度和信用度,做强品牌,增强消费黏度。目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和华测检测认证集团(CTI)已经开了好头。CCIC现持有国际资质100 余项,服务覆盖33个国家和地区;CTI在16个国家的90多个城市布点,主要在东南亚开展国际化服务。二是高调“秀肌肉”。本土检验检测机构围绕国际贸易重点类别,组织开展国际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证明自身具有与国际知名机构同等能力,加强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国际互认程度,提高国际市场认可度。三是集中“搭平台”。本土检验检测机构借助深化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和上海自贸实验区建设的东风,以长三角区域国有检验检测机构为主体,发挥城市群的集体力量,在上海自贸实验区组建长三角检验检测国际化服务运营中心,集中力量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的检验检测国际化服务运营平台。长三角检验检测国际化服务运营中心通过境外设置实体公司、办事处(含代表处)或者通过互联网网站,提供国际化实体服务或者开展居间服务,将国际化服务介绍给本土检验检测机构。
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肯登攀,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土检验检测机构活跃在国际化服务的市场上,以中国的方式传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