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熙
【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网织红细胞)、NIHSS评分、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展及心率减慢)。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安全性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CAI X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Lixian peoples hospital, Changde, Hunan 415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Methods:8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ul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using the double blind method,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tion,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The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plasma viscosity,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nd reticulocyte),NIHSS score,ADL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chemic stroke,transient ischemic development and heart rate slowdown) of the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emorheological indexes,NIHSS score and AD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0.05);After treatment,the hemorheological indexes,NIHSS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while the ADL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which can improve their blood circulation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with high safety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Interventional therapy;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emorheology; Security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由血液动力学障碍或脑血管壁变化引起的疾病,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最终导致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患者脑组织缺氧和缺血,出现软化甚至坏死等,最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短暂性与永久性损伤[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比较高,仅次于恶性肿瘤,如今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内科常规治疗以及外科治疗,内科常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干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目的是避免疾病进展,对稳定患者病情有一定作用,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外科治疗当中,介入治疗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措施,将其应用于患者中也能得到一定效果,但是针对这一治疗措施的优缺点研究并不透彻。随着介入治疗在我国的发展,其微创性等特点逐渐被广大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所接纳,针对其安全性也有一定争议[2]。本文主要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实施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接收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经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5.46±3.04)岁。参照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3~86岁,平均年龄(65.02±3.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都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完整;患者知情同意研究;发病后6h内入院接受治疗。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存在严重精神方面疾病或认知障碍等;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内容如下: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急诊干预,予以降脂、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并预防患者出现脑水肿等并发症。
实验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内容如下:患者入院后的对症处理同参照组,在这一基础上予以患者阿司匹林(生产厂家: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354;规格:1g)、氯吡格雷[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规格:75mg*7片]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分别为1g与75mg,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药3d后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手术开展前予以全身麻醉,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探查,了解患者缺血脑组织区域动脉循环,入路选择股动脉,6F或8F动脉鞘在微导丝的引导下放置,直径2mm的导管通过主动脉送入颈动脉或椎动脉,进行选择性的对症支持治疗,如栓塞、药物输注、扩张和整形。使用生理盐水20mL+20萬单位注射用尿激酶(生产厂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492;规格:10万单位)经微量自熔性导管泵入动脉血管当中,泵入速度约为1mL/min。手术期间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因此要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掌握血管再通情况,手术之后穿刺部位需要进行止血、包扎,予以低分子肝素钠(生产厂家: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198;规格:0.6mL:6400IUaXa)进行抗凝治疗,治疗3~4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网织红细胞)、NIHSS评分、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展及心率减慢)。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患者治疗前后抽取空腹血液3mL,经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仪器型号为LYB-N6B。NIHSS评分可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作为评估标准,分数越高则表明神经功能越差。ADL评分可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作为评估标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脑血管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残疾与死亡概率都比较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疾病,不但会影响到患者躯体功能,还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损伤,给家庭与社会都带来沉重负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逐渐深化,治疗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研究表明[3],患者在脑血管发病6h内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及时疏通血流,避免因缺血缺氧出现不可逆损伤,对降低急性脑卒中发病率与病死率有一定作用,可改善疾病预后。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关键治疗措施就是有效疏通血管,恢复脑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从而改善神经损伤,避免对未收缩脑组织中神经细胞活动的损伤[4]。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微循环和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这也是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对病变部位产生控制,预防动脉持续狭窄,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疾病。
神经介入治疗是一项微创手术,这一手术对患者损伤并不大,效果却比药物治疗更好,介入治疗充分利用导丝、导管以及扩张球囊等介入材料,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了解病变血管部位、性质以及病变程度,从而对栓塞病变血管进行溶栓、扩张、成形等,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也比较快[5]。本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NIHS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神经介入治疗属于一种微创治疗措施,能对堵塞血管以及狭窄血管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也能对血管内膜起到修复作用,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促进血流灌注,减轻缺血损伤程度,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介入治疗可以在血管內狭窄区域放置支架,充分利用血管灵活性增加血管内径,基本解决患者病变血管狭窄的问题,对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也有作用[6]。且这一治疗措施的安全性比较高,能促进血管内皮功能逐渐恢复,在预防新发血栓、降低并发症风险、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实施介入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彦俊,温昌明.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2):19-20.
[2] 欧阳坤,杨国栋,唐英,等.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9):2074-2076.
[3] 任思佳,严高武.基于CT脑血管造影的Maa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性[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62(3):38-41,52.
[4] 赵慧强,陈旭,刘洪阳,等.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一站式完成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1,29(3):154-158.
[5] 林道云,陈高俊,华如鹏,等.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6):35-38.
[6] 董发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展开介入治疗对提高疗效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6):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