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张曙 何鑫 景蓉蓉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3P”交互啮合模型的教学模式在病理学“金课”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级病理专业医学生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3P”交互啮合模型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能力提升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阶段性总成绩(83.18±3.91分)、期末理论考试(87.80±4.33分)、实验考试(88.30±5.61分)及总成绩(88.00±4.0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学生问题探究能力(86.00±4.99分)、自主学习能力(86.50±3.64分)、知识应用能力(84.67±4.83分)、科学创新能力(85.60±4.12分)、分析问题能力(86.47±5.53分)及临床思维能力(88.83±4.42分)、逻辑思维能力(85.67±5.89分)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评分87.67±3.98分,高于对照组的78.40±5.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P<0.001)。结论:基于”3P”交互啮合模型的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有利于打造病理学“金课”。
[关键词] 病理学;“3P”交互啮合模型;金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767/j.cnki.32-1412.2024.01.031
本科医学教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以理论为导向,以教科书为基础,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是指金课建设计划的10 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 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近年来,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打造“金课”的方法[2]。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金课”建设的内容,规范了“金课”建设的要求,阐述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金课建设标准。金课属于智慧型高级课程,应充分体现当前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3]。在“新医科”的时代背景下,“金课”建设对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病理学是一门涵盖人类疾病病因、行为和影响的核心学科,在教学中如何体现“金课”的“两性一度”要求,是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学习及掌握是知识“学习、建构和运用”的过程[4],MAZUR[5]提出知识传递和内化的学习阶段模型,本课题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实践操作环节,将教学过程分为3个阶段,形成“3P”(Push-Pull-Practice)交互啮合式三维教学模型,即包括知识递推(对应知识的学习)、兴趣提拉(对应知识的建构)和综合实训(对应知识的运用)三个模块,为病理学“金课”建设奠定基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南通大学医学院2021级60例医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1.2.1 观察组:采取基于“3P”交互啮合教学模式建立的“金课”体系授课。通过课堂内容活动的设计体现课程的“两性一度”,课程整体方案由教学小组根据病理学“金课”建设的要求制定。首先构建Push路径:明确学习规划及学习任务,撰写问题型预习大纲,设计课程视频,进行阶段性系统考核、科学评价并及时反馈;其次构建Pull路径:在授课过程中导入典型病例,结合移动教辅软件进行多元教学方法,增加头脑风暴、小组任务、探究讨论等环节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最后构建Practice路径:分系统开展阅片训练、竞赛,进行系统性科研训练。
1.2.2 对照组:由同一位教师采用传统授课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1.3 教学效果评价
1.3.1 学生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分为阶段性考试(授课后1个月)和期末考试。理论考试从医学院教研室题库中随机抽选试题,总分100分。实验考试内容为镜下阅片,每组10张切片,每张为10分,总分100分。理论及实验成绩各占总成绩的60%及40%。
1.3.2 学生能力提升评价:分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评,主要包括问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共10项,每项满分为10分,总分100分。最后综合教师和学生的评分,取平均分进行统计分析。
1.3.3 学生教学满意度: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10分制Likert量表,总分100分,内容涵盖10个方面(表1)。在最后一次小组课后将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当场完成填写,全部有效回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和Graphpad 5.0软件分别用于数据分析和作图。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阶段性总成绩、期末理论考试、实验考试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学生除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其他各项能力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评分87.67±3.98分,高于对照组的78.40±5.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 讨 论
病理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传授病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职业价值观[6]。“金课”之“金”在于让学生能深度学习课堂知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高质量的讲授[7]。与金课相对应的是“水课”,“水课”学生考试前临时背一背就可以“过”。课程本身并无“水”“金”之分,只是在教的过程中注了“水”或添了“金”[4]。低阶性、灌输式、封闭课堂等传统授课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上课时不在学、应用时想不起的现象[8]。真正将“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现代教学理论经历由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阶段,前两者以教师主导为主,形式死板、被动,后者重视学生的主导作用[9]。“3P”交互啮合教学模型将现有的理论知识、重点难点和实操演练有机整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及综合能力,实操演练则是“知行合一”,可有效检验学习成果。基于“3P”交互啮合模型的教学模式以互动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多元的教学手段打造病理学“金课”。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实验考试成绩及总成绩明显提高,各项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其中问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明显,说明基于“3P”交互啮合模型教学模式的“金课”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有显著效果。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3P”交互啮合模型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更高。
总之,基于“3P”交互啮合模型的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有利于打造病理学“金课”。
[参考文献]
[1] LAZARI E C,MYLONAS C C,THOMOPOULOU G E,et al. Experiential student study groups: perspectives on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post-COVID-19 period[J]. BMC Med Educ,2023,23(1):42.
[2] 马玥璐,王平,宫黎明,等. “金课” 建设中的三大动态因素与三大静态因素[J]. 科技风,2023(1):22-24.
[3] 徐张杰,区锏,钟远鸣,等. 金课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混合式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5):599-602.
[4] 李茉. 基于 “3P” 交互啮合模型的混合式 “金课” 建设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2023(1):126-133.
[5] MAZUR E. Education farewell,lecture[J]?Science,2009,
323(5910):50-51.
[6] XU C,LI Y P,CHEN P S,et al. A survey on the attitudes of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 towards current pathology education[J]. BMC Med Educ,2020,20(1):259.
[7] 周序,張春莉. 大学“金课”长什么样:深度学习的视角[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1):145-150.
[8] 朱晓宏,张嵘瑾. 大学课堂何以淘汰“水课”?——大学教师之教的教育学反思[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23(5):21-25.
[9] 樊改霞.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3):87-95.
[收稿日期] 2023-10-24
(本文编辑 缪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