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鹏
【摘要】明清时期的北京除了作为京师之外,还兼具了经济枢纽、文化古都等诸多职能,这些职能也是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才逐渐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北京有不同的称谓,与之相对应,因为时段的不同,北京城的范围也有所不同。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为北京近代城市的规划和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城市范围和城市功能定位。如北京城在明清时期进行了扩大城市规模,加强北京城政治职能和经济功能,丰富北京城内的文化区。
【关键词】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形制;城市功能
【中图分类号】K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4)14-005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4.018
一、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建设
(一)明前期对北京城的重筑
公元1367年,吴王朱元璋封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徐达的副手,率领二十五万军队由淮入河,北取中原。徐达根据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和朱元璋的指导,采取了两路并进、钳击益都的策略,北伐军节节胜利。在北伐军胜利的捷报中,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位,明朝自此建立。
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将“平元都捷表”进献到南京。在徐达攻占元大都的捷报送达南京后,朱元璋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下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这也是北平第一次成为北京的名称。
将大都占领以后,徐达将朱元璋的“固守疆域,防其侵轶”战略落实到位,把防守“北平城”作为第一要务。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把元大都进行整修,准备重新修筑城墙,南北取经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又命张焕把曾经元皇城的周围测量,周围一千二百丈,又让指挥叶国珍将南城的范围给测量出来,周围有五千三百二十八丈。为了便于军事上的防守,徐达将大都的北部让出,将北部墙南退五里,用河流作为护城河,在其南侧砌城墙。这时候的北京城虽然已经不再是全国的首府,但是在政治、军事上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明朝前期的北京,主要是作为北方的军事基地。明太祖北京城的修建,仍然是以军事目的为主,防备北方的边境问题。
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接受了礼部尚书等人的建议,将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为了让北平的民众丰富起来;把各地的流民和江南富商以及各地的商人都迁入北平。永乐四年,明成祖下诏修筑北平的宫城和城墙。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对迁都的事宜进行召开会议讨论。对于有着不同意见的大臣们,都被明成祖所处置掉了,自此迁都之事无人反对。次年,北平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北平的城墙和紫禁城完工。以南京皇宫为模板,进行对北平皇宫的修筑。北平新城墙修好后,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迁都后将北平顺天府更名为京师。
迁都之后明成祖对北京城开展了很大程度上的修建,由此也奠基了北京城内的基本格式。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环环相扣,在北京城的布局里中轴线格外突出,分布在中轴线两侧的是彼此对应的建筑,坐落有致的四合院和胡同,共同奠定了北京城的基本格局。整个北京城的修建和营造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在内。
(二)清朝对北京城的修建
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思宗煤山自缢,明朝灭亡。李自成劝降辽东总兵官吴三桂,吴三桂进京投靠大顺政权,途中得知其父和宠妾被李自成手下所掠夺,随即改变了策略,回到山海关,和清军一同联手,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清朝入关北京,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修建宫殿,从顺治帝开始,清朝陆续在紫禁城的原址上修建。清朝对于紫禁城的修建和改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为顺治元年至十四年(公元1644—1657年),以恢复前朝部分以及帝居嫔妃居住宫殿为主,中轴线上的主要宫殿得到恢复。1645年,乾清宫修建完工。清朝又把曾经皇极殿、皇极门、中极殿等一些建筑物进行重新修筑。1647年,在午门上建成五凤楼。1651年,重新修筑承天门并改成天安门。1652年,将皇城北安门改为地安门。1653年,重建慈宁宫。1656年,内廷三殿和东西六宫中靠近中路的东三宫和西三宫整体建成,一直采用的明代的旧称。由此,清北京内廷区也较完备了。1657年,大内昭事殿、奉先殿先后建成。
第二个时期为康熙年间。1667年重建午门和天安门之间的端门。1669年重建太和殿,乾清宫。1695年再次重建太和殿。1683年重建启祥、长春、咸福三宫。1686年又重建延禧、永和、景阳三宫。至此,内廷东西十二宫完备。1697年,康熙重建坤宁宫东西暖殿和乾清宫两旁的昭仁殿和弘德殿。经过这段时期的修建,紫禁城宫阙群已经基本恢复到明朝的样貌。
第三个时期为乾隆时期,此时对于紫禁城的修复不再局限于对前朝地修复,而是改变了许多以前的样貌。
二、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市发展演变
(一)城市范围的扩大化
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将大都废除,重置成北平府,管辖大兴。领11县4州。在经过五个月的军事管理之后,北方的战事平缓。洪武二年,置北平行中书省,管辖8府,州37,县136。而后燕山都卫、北平都指挥使司和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建立,北平所领的卫所也不断增加,人口呈骤增之势。
明永乐四年开始建造明皇城,永乐十八年皇城与紫禁城同时完工。皇城的规模范围东至东皇城根,南至东、西长安街西至西皇城根、今灵境胡同、府右街,北至地安门东西大街,规划上地面积约6.8平方公里,内含紫禁城、太庙、社稷坛、景山、三海(现在的中南海和北海)它拥有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是明北京城最精华的构成部分。永乐之后,历代有对北京城垣的修建。在正统时期增建了各个城门的门楼,改建了桥闸。自此以后,北京内城的形制就基本确定了起来,以后也没有什么较大的改变。
成化年间,第一次提出修建外城,但因为工程耗费巨大,当时京城又有其他工程,财力不足,此建议没有被采纳。嘉靖以后,随着行会制度的推广,加上各地的学子进京赶考的需要,正阳门外、宣武门外不停地进行行会会馆和各地会馆的建设,更加促进了大城以南关厢一带的繁荣。随着南城的商业贸易发展繁荣起来,在南部生活的百姓不断增加,南城开发了大量的市肆区和住宅区。嘉靖三十二年,明世宗开始了修建外城的工程,僅仅用了十个月就修好了。这个外城的兴建,将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外的关厢地区以及天坛、山川坛(清代改为先农坛)等处全都圈进城内。北京的外城墙就有南、东西三面城墙。由于外城比内城宽了一些,所以在外城东、西城墙的北端各修了一段东西方向的城墙与内城的东南角、西南角相接,这样一来,北京城便形成一个“凸”字形的布局。外城共设七门。南城墙正中是永定门,东侧为左安门,西侧为右安门。东城墙偏北为广渠门,东北角西侧为东便门(北向的小城门)。西城墙偏北为广宁门,西北角东侧为西便门(北向的小城门)城外四周环有护城河,各门外护城河上均有桥相通。这个南城的外城修建成功后,明朝也无力再修其他三城。以后历朝也只是维修旧城,没有修筑新城。
清代沿用明制,仍以紫禁城为宫城,沿用皇城和内外城的大体形态。但是清代在北京郊区地方有着大规模的建设,带来的全新的城市格局面貌,主要体现在对西郊和南苑的建设,还有周边的营房和行宫建设。
西郊地区是清代北京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由于其核心区海淀位于北京城的西北方向,因此称为西郊。西郊是清代北京郊区发展中,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最重点的区域。另外,清代西郊地区的建设,不仅仅是单一的园林开发,而是深入到北京政治副中心、三山五园、八旗营房、农业开垦、墓葬文化与庄头文化各个方面。清代在西郊的建设,绝对不亚于一座古代新城市的崛起。清朝时期在北京中心城区以南地方,修建了“南苑”。南苑在永定门以南约10公里处。在清代,南苑作为皇家狩猎场所。此外,南苑也是为了迎接凯旋军队,会见其他少数民族、八旗阅兵的场所。在南苑的内部还修建了四处行宫。在清代的初期和中期,南苑一直是北京地区的最大的狩猎场。因此,即使到了清中期以后,皇帝不再频繁地前往南苑,但是清代以骑射为主的八旗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性,使得南苑一直是清朝北京郊区布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城市功能的多样化
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不仅将北京的政治地位确定,而且丰富了北京城市的功能,加快对北京城市的发展。北京的政治职能不仅在成祖之后得以延续,其经济和文化功能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首先,北京的政治职能加强。北京自永乐迁都后,代替了南京的地位,成了新的国都。明北京城按照我国古代首都城市规划的布局和想法,用高超的修建艺术手法,把古代帝王“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想法给体现出来,并通过“城垣”这样一种修筑方式,从皇宫到皇城,又从皇城到首都,一系列层层逐步向外延伸的整体观念, 组成了一个互相呼应、互相辉映的城市格局,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功能体现的最大特色。在清朝,北京依旧是首都,发挥着其政治职能,是当时天下的中心。
其次,由于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北京的经济功能。明北京城作为全国的首都,也是全国的交通中心,有多条水陆商路通达各地。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都在江南地区,而北方主要靠大运河运输南方的物资。当时京师内有百万的人口,满足众多人的需要就只能依靠周边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物资。明北京每年需要从江南地区运送四五百万石的漕粮,漕运制度的变革给运河商业的发展带来了空间。同时在明代,北京地区还出现了天津、宁河等新的州县城市。在清代,北京及周边京畿地区是中国北方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的粮食供给主要依靠外省运输,运河水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运输手段。运输的粮食大部分放置于通州粮仓,这些粮食中的一部分,再通过陆路和水路运往北京城东便门大通桥一带,放置于大城东墙外的粮仓;另一部分通过东护城河进阜成门进北京内城,再通过车辆运输至内城各粮仓。同时,北京作为首都,是物资集中区域,是商业贸易发达的地区,清代北京的房屋买卖数量在全国也是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首都承载着庞大的城市、宫殿、房屋建设任务,是全国手工业、建筑业等行业蓬勃发展之地。清代北京,同历史时期的王朝首都一样,其经济职能是其各项职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最后,北京当时还发挥着它本身的文化职能,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积淀了许多丰富的文化,形成具有特色的北京文化与许多的民俗文化区和商业区。当时的北京城分为四部分,中心为紫禁城,再往外是皇城,然后是内城和外城。当时形成了皇城文化区、内城府衙和缙绅文化区、什刹海文化区和宣南文化区。
其中,在什刹海区域,是北京风俗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什刹海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正月十五去鼓楼前、后门桥吃元宵、点花灯、放烟火;三月上旬去什刹海边玩耍;六月二十四日荷花节到前海赏荷花;七月十五日到广化寺观看盂兰盆会;还有去什刹海放生,逛庙会,赶到德胜门早市,去听说书看花戏,品茶,品尝各种风味小吃等,都是数百年来在北京居住的百姓的民俗活动。加上诸多庙市,如每月逢七逢八的护国寺庙会,正月初一、十五的火神庙、药王庙庙会等,什刹海的商业文化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宣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积累丰富的历史遗留文化,功能的拓展和京味传统文明的神韵,孕育出具有特色内涵丰富的京城“宣南文化”。鱼藻池和天宁寺塔,是北京古旧的地面遗存修筑物;法源寺和牛街清真寺,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北京最古老的寺庙在拥有众多历史遗迹的同时,还形成了以牛街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南横街和广安门到菜市口为代表的胡同文化。琉璃厂所代表的京城仕文化是北京三大传统文化之一。以大栅栏和鲜鱼口老字号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资源,是老北京标志性商业文化街区之一。
永乐十七年拓展北京南城,紫禁城、皇城大城一起向南移,使紫禁城前部大为扩展。利用这一拓展的空间,在中央御道两侧设置了太庙、社稷两组互相对称的建筑。同年,先后在大明门、东安门等皇城四门外,东四、西四、钟鼓楼及内城各城门外,修建了数千间民宅、铺面房,称为廊房,招民居住,招商居货。其中以正阳门外新建几条称为“廊房”的商业街最为著名,致使正阳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成了北京最繁荣的商业贸易区。清代自康熙之后,内城的商业便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鼓楼,东单、西单、西四、东四等地的商业区。清末的《都市丛载》中记载了内外城清末时候的市场布局,位于内城的有:米市,前门内东四牌楼南;马市,前门内东四牌楼北;耍币市,德胜门内大街;隆福寺,东四牌楼西大街;护国寺,西四牌楼北;北顶,德胜门内路东;都城隍庙,宣武门内城隍庙街。由此可见内城的商业区聚集在东西四牌楼周边。这些商场在明代就早已形成,有的是在清代几个著名庙市上形成起来的。
三、结论
北京城的起源很早,至多到周末就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周武王伐纣后,分封诸侯,将自己的宗室分封到蓟、燕,就是现在的北京附近。战国时期,北京城为燕国的都城。在汉至唐时期,北京一贯是作为一座边疆地区军事重镇所存在的。一直到辽建国后,辽将北京作为南京陪都,北京城的地位由此开始有了转折性的改变。而到金时期,北京作为中都,地位更是大幅度提升。到元时期,元将北京作为大都,全国的首都。此后,北京正式成为国家的首都,发挥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功能,并延续至今。在这之后,北京就正式被赋予了政治的职能,因其自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之首都的地位带来的人才汇集,还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就是各方势力需要争夺的地方,这些都使之拥有了各方面的中心地位。明清时期,这些情况并没有发生改变,甚至相比之下有了更加充分的发展,北京,这座中心城市,仍然可以被看作全国各方面最为发达的城市,不仅体现在它的各项职能,还表现在它多年来的经久不衰。经过永乐迁都,它更加巩固了自身的地位,并且延续到了几百年后的现在。
参考文献:
[1]赵世瑜,周尚意.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J]. 史学月刊,2001,(02).
[2]陈鹭,王淑芬.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研究[J].城市问题,2008,(06).
[3]包书月,张宝秀.北京城中轴线发展历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9(03).
[4]杨敏.试析明成祖迁都对北京城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7,(23).
[5]李琛.论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趋势[A]//北京学研究文集[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6]安浦君.清代八旗制度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A]//北京学研究文集[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
[7]高运昆,傅凡.明清北京的城市形态[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八辑(上)[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