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贾谊的治安之策

2024-04-27 12:35贾思琪
今古文创 2024年14期
关键词:礼治贾谊法治

贾思琪

【摘要】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西汉初期,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统治者迫切需要稳定朝政,贾谊适时地提出了一套治国理政的思想。贾谊的政治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家,融汇了道、法、墨、阴阳等各派思想,具有“颇通诸家之书”的特征。通过深入分析汉初社会的现状,形成了其独特的“礼法”观,强调礼法并用、以礼为主。贾谊强调仁爱治国,提倡统治者施行仁政,在重视礼与法的同时把仁义精神贯彻其中。贾谊的政治思想为西汉王朝提供了一套礼、法、仁相结合的治国之道,对西汉时期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贾谊;礼治;法治;仁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4-005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4.016

一、贾谊政治思想的理论来源

贾谊的政治思想不仅来源于儒家,还受到了道、法、墨、阴阳等各派思想的影响,贾谊将其辩证的吸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思想。其中,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对贾谊的影响最为深刻。

(一)对儒家思想的继承

贾谊以能诵诗书属文著称于世,他熟读六经,对儒家的经典作品有着独到的见解。刘歆曾对贾谊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在《移交让太常博士书》中提到“在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 ①可见贾谊作为儒家学者在当时朝堂上的地位。贾谊将儒家的政治理想视为己任,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仁爱思想、礼治思想以及民本思想。贾谊曾师承于荀子弟子张苍,他的政治思想很大程度地受到了荀子的影响。比如,对待中央政权的态度上,贾谊和荀子一样,主张大一统,尊天子,在一统天下之后,应该信德者、亲贤者、任忠贤、兴王道、法圣人。在贾谊的著作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更是随处可见。比如,在《新书·先醒》篇中,贾谊不但主张选贤任能,并且重视礼治,设想建立一种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形成了一套以礼治国的思想体系。在《新书·过秦》篇中,贾谊强调以民为本,提出了治民之道在于安民富民的思想主张。贾谊的礼法结合、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为后期儒学在朝堂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对法家思想的吸收

贾谊自小博览群书,才华出众,十八岁时被河南郡守吴公赏识,招致门下。据记载,吴公为当时的“河南守”,是河南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受过李斯的指点,而李斯曾跟随荀子学习过。另外,贾谊曾师承于荀子弟子张苍,因此,贾谊思想受到李斯和荀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吸收了许多法家思想,故荀子提倡“隆礼重法”。他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后来都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秦朝统一六国后,法家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法家理论对秦国的发展壮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法家崇尚残暴、推崇权术,导致秦王朝在短短的兴盛之后迅速灭亡。贾谊生活在秦末汉初的时代,他既看到的法的消极作用,又看到了法的积极作用,于是他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辩证的吸收了法家的部分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融合,提出了一套主张德刑并用,礼法结合的治安之策。贾谊的礼法结合的思想对于汉代的治国理政具有进步意义。

二、“置势入礼”的礼治思想

贾谊通过深入分析汉初社会的现状,形成了其独特的“礼法”观。贾谊认为,礼的作用偏重于教化,法的作用偏重于维护制度。在贾谊看来,礼与法各有用处,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贾谊礼治思想的背景

贾谊强调以礼治国,他发展了儒家的礼治思想,并将法家的部分思想纳入自己的学说中来。贾谊之所以强调礼治,一方面是对秦朝迅速灭亡的惨痛教训的历史总结,另一方面是针对汉初社会等级混乱、诸侯王频频僭越现象提出的。

1.历史原因

贾谊的礼治思想主要是根据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经验提出的。贾谊认为,秦国采取商鞅的法家政治,在实现中国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商鞅过于强调法治不顾伦理道德,导致秦朝迅速衰败。贾谊对此评价道:“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②秦始皇虽然成功地实现了统一中国的目标,但他却没有正确地运用当前的优势以维护自己的地位,从而导致秦朝的社会秩序日益败坏。自秦二世继位之后,越发变本加厉,二世贪婪自负、不相信功臣、不亲近士民、废除王道而培养私爱、焚烧文书以及施加残酷的刑法,以暴虐统治天下,最终导致秦朝的毁灭。鉴于此,贾谊得出结论,统治者在管理国家时,要以古鉴今,观察盛衰之理,合理分配官员的权力,并且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政治措施以维持社稷持续稳定,实现国家长期的繁荣昌盛。

2.现实原因

贾谊提出礼治思想也有其现实原因。首先是诸侯王僭越现象频频发生。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册封了很多诸侯王,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的势力日益扩大,越发猖狂,屡次冒犯君主。诸侯王的僭越行为主要体现在等级上、官制上、服饰上和器物上,而行为的僭越归根结底代表着名号的僭越。贾谊十分重视“礼”,因为“礼”是等级名分的规范,鉴于此种情形,贾谊向汉文帝上书道:“君臣同伦,异等同服,则上恶能不眩齐下?” ③其次是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僭越现象。在秦末汉初,刚刚结束战乱,百姓朝不保夕,流离失所。统治者加大力度恢复农业生产,等到农业生产的逐步复苏,商业也渐渐发展起来。到了文帝初年,商业崛起,商人的生活日渐富盈,在服饰和交通工具等诸多方面出现了僭越现象,社会奢靡之风泛滥。在当时的社会,人人以财富和权势为尊,导致亲亲和尊尊的礼制失去效力,世風日下。因此,贾谊认为只有将礼治贯彻到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整个国家才会井井有条,长治久安。

(二)礼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1.礼的阶级不平等性

贾谊作为儒家学者,其礼治思想自然也带有阶级不平等的观念。墨子曾反对儒家爱有差等的思想并提出“兼爱”主张。于是孟子评价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④可以见得,孟子对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尊卑有序的等级关系是十分看重的。荀子对孟子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强调礼在区分高低地位中的作用。贾谊在荀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了礼的阶级不平等性。贾谊设置等级论的目的是为天子服务的。贾谊认为,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又要养臣下有节制,就必须严格的区分等级,使不同等级的人享受不同的“礼”。根据这种等级理论,人们被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形成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结构。“天子”处于最高的地位,各级官员、贵族位于天子和百姓之间,而百姓则构成等级制度的底层。贾谊之所以强调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都是为了国家的稳固,社稷的安定。倘若人人都以礼待人,不逾礼节,社会和国家就会井然有序。

2.礼的具体制度

贾谊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对礼制进行了具体阐述,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别贵贱”来巩固中央政权,维持社会等级制度。贾谊认为,人的面貌、体态大致相似,所以贵贱的区别并不是从容貌上显现出来的,而是通过等级、势力、服饰、号令等进行区分。换句话说,人的等级差别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需要根据各种礼制来进行区分。针对汉初的社会背景,贾谊主要强调两种贵贱之分:首先是服饰的区别。贾谊认为权力、名号是无形的,识别一个人最直接的标志是衣帽和鞋子。由于汉初工商业的发展,商贾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在服饰上的华丽已经赶超天子,出现了僭越行为。对于此种现象贾谊十分不满,提出了“制服之道”以整顿这种违礼僭越的现象。其次是制度和名号方面的分别。汉高祖初定江山后,册封了一批诸侯王,而这些诸侯王打着“一用汉法”的旗号,在制度、法令和名号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明面上是表示对天子的尊重,实际上是想自立为王。如果任其发展,诸侯王势必会以下犯上,中央政权不得稳固。

(三)对荀子礼治思想的改良

早期儒家是重礼治而轻法治的。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在孔子看来,相比于法治,礼治对国家的发展更有利。后来,随着法家的兴起,荀子部分吸收了法家思想,开始重视法的作用,提出“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贾谊在此基础上,贾谊对荀子的礼治思想进行了改良。

1.扩大了法的应用范围

在荀子以前,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对法的理解往往过于狭隘,经常把法与刑罚联系在一起。荀子首先扩大了人们对法的范围的理解,并且将礼与法在一定范围内联系起来。在荀子看来,礼是法的总纲,也是各种律令得以推行的基本根据。贾谊对荀子的思想进行了优化,他将制度作为法制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认为按制度办事就是守礼,破坏了制度,就是违法。贾谊通过制度这一环节,使礼治与法治二者联系结合起来。在关于“治法”与“治人”的关系中,贾谊与荀子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认为“治法”是高于“治人”的。制度的建设对中央政权的巩固具有决定性意义。荀子认为礼治只能使用于统治阶层之中,而被统治阶层只能依靠法治来管理,这是典型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思想意识。贾谊改良了荀子以法术治民的思路,将平民大众容纳进了礼治等级之中,使他们变成礼仪制度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贾谊还主张统治者要以礼义治民,通过“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 ⑥,进而改变自秦以来的“违礼义,弃伦理,并心于进取” ⑦的社会局面。

2.将法家的“势”引入礼中

在儒家早期对“礼”的表述中并没有“势”的地位,可见先前的儒家学者是不重“势”的,甚至是以贬“势”来衬托仁德的。而法家重视“势”的作用,法家思想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要懂得把握当下的趋势,进而“因势利导”。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强调营造“治势”,他明确把“势”分为“自然之势”和“人為之势”。前者指由世袭而享有的帝王权势,后者指人为创造的势力,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韩非认为这种“自然之势”是不稳固的,在韩非看来,“人设之势”才是长治久安之本。贾谊辩证了吸收了法家“势治”思想,认为只强调“人为之势”,不考虑客观的条件与形势,或者只看重“自然之势”,忽视“人之所设之势”都会造成不好的的后果。因此,贾谊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讲“人为之势”,又讲“自然之势”。贾谊在谈到“势”时经常与“理”字联系在一起。“理”指的是客观规律。贾谊认为只有合“理”,才能形成一定的“势”。大小、尊卑、强弱,都有其适当的位置,都有各自的行为准则,此谓之“礼之数”。若是把这一点颠倒过来,便是失理,失理就会引起混乱,而秦国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以仁为本的治国之道

贾谊贯彻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和民本思想,认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应该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既要强调礼法结合又要重视以仁为本。贾谊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仁政与礼治关系的看法。孔子以“仁”为其思想内核,仁指“爱人”,是人们之间的仁爱与关怀。“礼”是划分社会等级制度与规范,指的是不同名分的人之间的区别与对立。儒家将“礼”看作是一种外在的制度、准则,而将“仁”看作是一种内在的修身养性的基本原则。“礼”强调的是人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的是社会对人的外部制约。“仁”为人之根本,强调的是自我修养和仁者爱人的内在意识。如果只有外部的约束,没有内部的意识,那么人们的行动就会变成一种强迫性的结果,从而丧失了人性。反之,只有内部的自觉性,没有外部的约束,社会将丧失等级制度,秩序混乱。所以,礼制与道德必须相结合,既要按照礼制的规范行事,又要按照仁德的自觉行事。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⑧指的就是实行礼的规范和制度必须有仁的自觉。

在贾谊看来,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互为表里。“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 ⑨在贾谊看来,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出以爱心,这就是仁,但人们在爱人的时候,又必须按照礼所规定的范围和内容去爱人,才合乎自己的身份。否则就是“过爱”,是不符合礼仪的。并且,仁与礼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道德仁义如果没有礼的规范和制度就无法彰显。反过来,光有仁义道德的自觉性,而缺乏礼的外在制约,那么仁的行为也可能会超出礼的规范而造成不好的后果。贾谊道:“仁义者,明君之性也。” ⑩贾谊希望统治者身上能够具有仁德的本性。统治者如果能够行仁政,那么社稷就会稳固,国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会治理得很好。

综上所述,贾谊的政治思想在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为汉王朝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治安之策。贾谊通过“礼”来别贵贱,使得混乱的社会秩序得以规范,维护了君主专政的统治。贾谊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得出法家思想适用于打天下,而儒家思想适用于守天下的结论。于是,他提出“置势入礼”的思想,将法家思想的精髓与儒家的礼治思想进行了充分融合,提倡治理国家要刚柔并济,软硬两手。此外,贾谊的政治思想是以行仁义为落脚点的,倡导君主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方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贾谊作为汉朝的大儒,对后世董仲舒等人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儒学在政治舞台的复兴拉開了序幕。

注释:

①班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1969页。

②方向东:《新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83页。

③方向东:《新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1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168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5页。

⑥方向东:《新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78页。

⑦方向东:《新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83页。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32页。

⑨方向东:《新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78-179页。

⑩方向东:《新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84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3]方向东译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司马迁.史记·屈原贾谊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5]王兴国.贾谊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李宗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7]赵敏.贾谊仁政思想简论[D].河北大学,2004.

[8]余永霞.贾谊对孔子礼教思想的因循与发展[J].史学月刊,2020,(08):133-136.

[9]朱绍侯.贾谊民本思想浅析[J].中原文化研究,2016, 4(05):5-7.

[10]马名闻.贾谊的政治思想与汉代政治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23.

猜你喜欢
礼治贾谊法治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儒家礼学溯源
重法治,融礼治,构建和谐社会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乡村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由礼治“嵌入”法治
怀才不遇的贾谊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