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春
(作者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也越来越突出。国家与地方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以推进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和优质校建设。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顺应形势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迅猛增加。由此给高职院校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学校内部审计作为学校治理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学校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推动依法治校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建设进行探究,提出有益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高职院校迎来发展的春天,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模式多样化,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办学资金除了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外,其来源渠道呈多元化、结构复杂化的格局。内部审计作为学校治理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投入宏观调控要求、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方针和政策、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学校原有的治理模式与办学规模对治理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发展过程难免出现盲目决策、管理不到位等造成浪费损失的问题。而内部审计作为高职院校治理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做好学校重大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防止盲目投入,促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前瞻化,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推动领导干部依法办事、主动作为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学校治理体系规范化和制度化,当好资金资产的“守护员”。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也随之增多,高职院校廉政风险和资金资产风险也越来越高。内部审计可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强化对基本建设、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等重要领域的专项审计,排查风险,针对重大风险隐患苗头,提出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堵塞漏洞,落实审计结果应用,促进制度完善,提高治理水平,确保资金资产健康安全发展,当好防范风险的“安全员”。
内部审计要重点关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方面,学校重大决策推进到哪里,审计就要及时跟进,突出对基建工程、实训室建设等项目,以及对关键岗位负责人的审计,确保学校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审计结果的应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学校用好资金当好参谋,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当好依法治校,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监督员”。
由于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时间较晚,大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应赋予的职能和定位不清楚,还停留在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监督印象上,认为内部审计只是对已出现问题的审计,不能从根本上防止问题的发生;对内部审计关注较少,对内审机构及人员建设投入不多,认为内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与否无关紧要。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宣传也不到位,使得相关部门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在找问题、挑毛病,对内部审计工作有抵触情绪。内部审计的职能除了监督,还有评价和建议职能,因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内部审计开展工作所需设备、人员等资源,未能完全配备并未与时俱进相应更新,导致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未设置专门的内审部门,多隶属于纪检监察、财务或其他职能部门,内审部门及负责人在学校组织体系中地位不高,缺乏充分的权威,且在实际开展审计工作时,一般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内审工作组。这些人员往往与各部门在业务上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难以自由地、不受阻挠地实施内审工作,迫于多方压力,内审工作组无法大胆开展工作,出具的审计报告避重就轻。由于独立性不高,权威性不强,内审在有效监督、公正评价和合理性建议方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为高职院校管理埋下重大隐患。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指出: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1]。由此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理念已从原来的侧重监督向服务转变,从原来的侧重控制向预警转变,从原来的侧重发现问题向提供建议转变。其审计重点也应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但高职院校内部审计起步晚、起点低,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临时性短期性特点,审计理念、审计方法还较为落伍。例如,在基建工程项目审计中,还停留在单纯的竣工决算报告的事后审计,仅能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漏项、缺项问题,对施工过程中内控管理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也无法预料;在财务审计中还停留在对科目进行逐笔详查的阶段,未能充分应用信息化审计手段,导致内部审计不仅效率低下,其审计质量也难以保证。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内审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差距。本科院校内部审计开展工作时间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部审计机制不断完善,特别是内审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人员配备齐整,审计手段与时俱进,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素养较高。反观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在原本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侧重满足于教师队伍不足的需求,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本来就起步较晚,在配备内审人员时多是从相关职能部门中调剂解决,不仅人数较少,而且存在专业知识掌握度、审计能力熟练度严重不足的问题。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宽,对内部审计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财务、法律、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知识,人员构成综合素养要求高,高职院校在短期内难以配备齐整,使得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胜任能力不足,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高职院校内审成果应用不足,职能作用发挥有限,由以下多种因素造成:首先是认识不到位,对内审工作不重视,认为审计工作是走过场,发现问题化大为小,整改过程缺少配合;其次是专业胜任能力不足,遇到疑难杂症等问题时无从下手,难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再次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内审人员可能受利益驱使、碍于人情等不良因素影响[2],而高举轻放,重审轻改;最后是结果共享度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整改工作机制。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为审而审,没有真正做到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等监督力量协作配合,结果共享,整改成效好坏与否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整改工作机制不完善,使得整改措施难以落实或流于形式,未能做到举一反三、查错防弊、防未病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高职院校治理监督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高职院校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实施全过程审计,作出客观监督、评价,提出科学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及时查错防弊、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完善制度,不断提升治理水平,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建立党委、校长直接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党委负责把方向、谋大局,做好统筹协调,校长直接分管业务,建立和完善制度建设与管理。营造党政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的浓厚氛围,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打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上级有关部门的内部审计政策,宣传内部审计对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性,宣传内部审计是预防教职工触“底线”有力手段之一,从而在全校上下形成共识,使内部审计工作获得广大教职员工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内部审计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利益的冲突状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最本质的特征,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其独立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中地位高低。因此,高职院校应成立由院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和校长直接领导下的专门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汇报工作,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3]。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其独立性越强,权威性也越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才能不受干扰,确保内部审计结论、意见及建议客观、公正、有效、合理,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内部审计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审计理念,围绕学校战略规划,服务中心大局,助推内部审计转型升级,从原来的侧重监督、控制、发现问题,向服务、预警、建议转型,不断拓宽审计职能的深度和广度,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开展综合审计;同时,要改变原有传统的人工审计方式,运用审计软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4],实现网络联查审计,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质量水平,助力学校完善风险管控、健全治理结构,促进学校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内审人员的水平高低将决定内部审计的质量高低。高职院校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审计专业和财务相关知识,还要熟悉国家和有关部门的与审计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具备一定的工程、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并且相关知识还要做到融会贯通,才能从容面对复杂的审计业务。首先要加强内审团队建设,尽可能配备内审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其次要加强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对内审人员相关专业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学校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实施审计,作出客观公正的监督、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学校治理水平的提升和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倘若审计结果应用不充分,那内部审计必将做无用功、流于形式。因此,高职院校应强化审计成果应用,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首先,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建立整改工作机制,整改问题要清单化,清单要责任化,责任部门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完成时间,人事部门和纪检部门要及时介入整改过程,整改效果纳入组织人事考核目标,纳入纪检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目标[5],从而增强整改责任意识,强化整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次,要建立审计结果和整改结果公开制度,实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促使各相关部门主动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内部审计作为高职院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增加审计认识,更新审计理念,加大审计部门及队伍建设和投入力度,强化审计结果的应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