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河南河南省举办首届生态修复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介会

2024-04-26 13:59张中强卢通
资源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全域整治用地

张中强 卢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现实路径,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1月11日,河南省举办首届生态修复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介会,介绍全省现行生态保护修复支持政策和工作进展,现场推介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现场签约50个项目,涉及金额332亿元

此次推介会以“共筑绿水青山,建设美丽河南”为主题,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主办,围绕省内13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448个生态修复项目,结合投资银行、央企、国企、民企等社会主体,导入一批生态修复、旅游、康养民宿、体育、畜牧、种植、商品苗木、光伏、仓储等产业,推动打造一批“生态修复+特色旅游”“生态修复+特色农业”

“生态修复+综合开发”等示范引领项目,涉及总投资额1692.49亿元。

推介会上,8家企业代表进行了企业推介,11个市(县、区)参会代表介绍了生态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经过交流洽谈,现场签约50个项目,签约金额332亿元,达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3年内不少于500亿元的授信额度。

“举行推介会是河南省探索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的生动实践,是加快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着力打造美丽河南的重要平台。”河南省自然資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乔小雨介绍,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高位谋划,重点部署,陆续出台《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等多个法规、实施意见和方案,做好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生态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矿山生态修复,重塑绿色家园

2023年4月7日,经河南省政府同意,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生态环境厅等9部门出台《关于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从5大方面出台15项政策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建立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社会资本投资项目与政府投资项目享有同等政策待遇。

优先享有土地使用权机制。涉及国有建设用地修复,可将生态修复方案、土地出让方案一并公开,通过竞争方式确定社会投资主体暨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出让的土地,可约定在两年内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50%。涉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修复,可按照有关要求,优先获得该土地使用权;社会主体在新增的农村集体农用地流转承包经营方面,具有优先权。以林草湿修复为主的项目,可利用不超过3%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产业开发。矿山企业将依法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修复后,可优先用于工业、旅游、康养、体育等产业开发,用于国家支持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的可继续按原用途使用。

健全产权激励机制。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优先用于相关产业发展,节余指标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腾退的存量建设用地指标可在省域范围内占用同地类的农用地。修复产生的林地、耕地可按协议约定依法转让、转租、抵押其相关权益。支持森林经营主体。修复产生的碳汇指标可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社会资本可参与碳汇指标交易收益分成。修复新产生的土石料及原地遗留的土石料,河道疏浚产生的淤泥、泥沙,以及优质表土和乡土植物,允许无偿用于本修复工程,剩余外销的收入优先保障投资主体合理收益。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强化金融支持。鼓励保险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投资生态保护修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生态发展基金,支持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在以上政策的支持引导下,2018年以来,河南省矿山生态修复成绩显著,累计投入118.23亿元,修复矿山431.64平方公里。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筑牢华北平原生态屏障,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加固了黄河中游生态屏障最后一道关口,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有效提升了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鹤壁、南阳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示范工程;“小秦岭保护区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实践”作为全国18个典型案例之一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大会上发布;济源市下冶煤铝土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鹤壁黑山头玄武岩矿矿山环境生态治理项目入选全国首批15个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绘就和美乡村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省“千万工程”重要批示精神,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工作部署的重要平台和抓手。2023年8月10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7条政策,支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通过整治优化调整试点区域内农用地、建设用地布局;通过归并零散、碎片化的农用地、建设用地集聚,实现集约节约,提升土地增值收益;可从腾退的建设用地节余指标中提留20%作为试点区域建设用地预留指标。二是乡村振兴项目用地实行联合审批。试点区域内各项用地需求可直接使用试点内腾退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相关报批手续随实施方案审批一并报审;试点项目区内,采取“点状”供地政策强化保障试点区域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三是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在符合相关要求前提下,可以调整试点区域内零散分布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四是优先交易相关指标。试点产生的各类指标,可在全省范围内优先交易。五是优先安排各类涉农整治项目。通过统一申请财政资金,撬动土地综合整治社会资本进入,产生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六是构建自然资源权益利益共享机制。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生态修复主体,允许依法依规获取一定份额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产业开发。七是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农村集体组织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在各项政策带动下,目前,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19个国家试点实施启动,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民权县绿洲街道、内黄县二安乡、长垣市蒲西街道等一批先进典型、试点样板。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试点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系点,试点工作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目前,19个国家试点已开工子项目117个,拉动投资66.56亿元,28个省级试点已开工建设94个子项目,落实投资232.6亿元,试点的实施,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强化耕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加强三产融合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乔小雨表示,将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打造全省生态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介运营平台、统筹治理平台、产业联动发展平台,与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投资机构共同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为建设和美乡村、美丽中国提供河南经验、河南样本。

猜你喜欢
全域整治用地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专项整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