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萱 李 莉
(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人居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工程,治理过程中涉及的主体较多,村与村之间情况不同,居民之间也有差异[1-2]。对研究区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实施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当前的人居环境。E镇位于市郊,环城四周分布,是当地发展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乡镇之一,也是当地的口岸乡镇,行政区域总面积450 km2。经过不断治理,E 镇人居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实践中可能存在配套政策、基础设施、专业型人才、产业优势等方面的挑战。本文以E镇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其人居环境的治理现状,分析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探讨改进策略以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持续推进厕所改造等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2]。全力推进户厕升级改造;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要求,严把产品质量关、施工技术关和竣工验收关,突出改厕实效,全面进行厕所改造工作,确保不漏一户。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统筹推进。按照E 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标和要求,明确年度治理目标,分解工作任务,扎实有序推进污水治理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地区重点河流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水质达标。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持续健全推广“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做到符合实际、科学管用。有序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排查整治,实行环境卫生治理定路段、定人员和定职责的“三定”职责制。每月对村队进行排名评比,充分调动村民的责任心,让村民参与进来,提高其满意度。通过村队巷道环境卫生整治,截至2022 年底,全镇共投入各类车辆3 100 辆次,动员投入人员1.1 万人次,清理拉运各类垃圾1.6万t,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力抓好农膜和农药包装等回收利用及无害化处置。强化农膜使用控制;加快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督促农药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履行好回收处理义务。
截至2022 年底,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完成面积577.8 hm2,防护林和用材林完成面积38.1 hm2。清理死树5 093 棵,粉刷涂白树木17 213 棵。退地减水2 066.7 hm2。村队排查乡村道路建设53.4 km,实施道路修建14.7 km。
结合各村(社区)实际,以“便民、规范、高效”为服务宗旨打造便民服务站,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中的各类需求,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便民利民高效服务[3]。依托自身优势,满足农牧民众的寄递服务需求,在全镇各个村(社区)实施邮政快递进村工程,打通物流寄递“最后一公里”。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和广播电视线的维护工作,完善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
(1)环保意识。受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少部分村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生活中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现象偶有发生,给人居环境治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2)经济保障。和城市居民相比,部分农村居民的收入一般偏低,调研区域内大部分农民依靠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等方式谋生。环境整治需要其投入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有可能暂时影响其正常收入。
(3)科普宣传。研究区有29.37%村民认为人居环境相关宣传科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载体和途径有限,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拓展宣传范围的力度不足,村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4)组织管理。动员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导致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整体推进不够井然有序[4]。
人居环境治理配套政策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人居环境整治设施运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评估与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村民参与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村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其广泛参与是保障设施正常运转,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持续的关键主体。受相关因素的影响,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必要性认识有待提高,参与意识有待增强。同时,部分基层组织人员对于相关法律知识掌握可能不够充分,需要加强培训。
人居环境治理存在诸如道路、供水、能源和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有待升级改造,教育、医疗、养老和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环保基础设施尚待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例如,部分村队垃圾处理实现了集中堆放,但多为填埋自然消解,长时间堆放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压力,同时,垃圾堆放占用了一定空间,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及村容村貌整治。
专业技术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必须要有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人才队伍来支持。一方面,乡村人才总量不足,部分中青年人才单向流失。从现实情况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选择进入城镇工作。此外,农村经济基础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城市发展存在差距,客观上加剧了少部分专业人才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成效[5]。另一方面,部分乡村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对新兴技术和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较弱,技能型人才比例较低。可能出现对部分专业人才的重视不够,对于一些具有一技之长的本土专业人才未能很好地管理和激励等情况,进一步加剧了部分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6]。
人居环境治理必要的资金支持是保证各类项目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当前,E 镇人居环境治理资金主要源于财政支出。人居环境治理涉及面广,包括户厕到家、粪污一体化项目、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各个方面,对于实际治理以及后期的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仅依靠财政支持和村集体的自身财力还远远不够。资金不足问题在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更加凸显,须扩大资金来源。
相对于城镇,农村地域空间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无形中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和发展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才和优质要素进入乡村产业,影响市场渠道开拓和价值链升级;营商环境成为乡村产业、乡村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最终影响乡村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影响乡村产业、乡村企业对优质资源的吸引力。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设施因其投资大、见效慢、投资回收期长,其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尚待提升,难以形成文化和旅游吸引力,也难以形成对农业提质增效的示范带动效应。一些地方简单复制先行地区的发展路径,未重点关注市场的开拓和自身品牌、特色的打造,导致前期农产品原料种植的大量投入形成沉没成本。
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美丽家园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源头治理,从严落实责任,全力推进环境优化治理。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普及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农药化肥废弃物回收等知识,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式发展、融入城乡经济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推进产业融合,可把农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镶嵌在城乡经济发展的链条上,真正使其达到融合发展和持续发展;推进文旅融合,把有特色的乡村融入大旅游路线,提升其文化旅游品质和知名度[7]。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构建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美丽新农村。(1)生态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绿化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区域内河流保护力度,形成“河畅、水清、岸绿”的全域水生态。(2)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硬化、亮化和美化等“双基”建设项目,推进旱厕改造。落实垃圾分类生活理念,打造“垃圾不落地示范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力争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8]。
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宜居的必要条件,是乡村宜居宜业的先行资本之一。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统筹改厕项目,积极引进建设一批先进设备设施,增加收集运输车辆、转运站建设,完善垃圾处理、粪污治理设备,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置能力及厕改成效。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打造强劲的人才队伍,首先应在本地选取熟悉本土环境、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又能代表村民意愿的带头人,提升其创富带富能力;其次以发展农业新业态为契机增设就业岗位,吸引本土人才返乡;最后建立高认同度、高包容性的人才吸引制度,通过资金和政策等支持外来人才到乡村创业,提供无息贷款、增加创业津贴,加大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鼓励社会各界人才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为建设乡村人居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人居环境的治理离不开充足资金的保障,而单依靠财政拨款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扩大对社会力量的积极宣传,呼吁其共同参与,加强政策支持,使融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在强化资金保障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村内经济,利用当地特色发展乡村产业,保证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产业融合为引领、特色发展为方向,结合地理位置优势,按照“城乡融合、产业集聚、保留风貌”有序推进[9],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10]。立足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发展高酸海棠、苹果等特色经济林,引进培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品种、户有产业帮扶。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以E 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了解该镇人居环境的治理现状。调研发现,近年来E 镇农村人居环境有了一定改善,尚存在不均衡的情况,需要继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同时,E 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村民参与意识、配套政策、基础设施、专业人才、资金、产业优势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E 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可以从坚持多方治理、完善人居环境管护、加强基础设备建设、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