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林
(郸城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 郸城 477150)
猪肠出血综合征是一种突发性疾病,它是由猪的肠道大量出血引起的,其发病过程短、致死率高。生猪发病前有明显的腹泻症状,在粪便中伴有血液或血块。若不能及时发现病症,血液大量从体内流失,患病猪呈现皮肤苍白、发育不良、严重贫血症状。
目前,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部分猪场引种环节不够严谨,对引入的猪群没有规范检疫和隔离观察,是猪体自身携带疫病未经检测进入猪场,造成猪肠道出血疾病频频发生。该病发生后若不能立即采取措施治疗,将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生猪接连死亡。养殖户将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猪肠道出血病,无特殊性致病原,不同日龄生猪都有发病的可能。危害相对较大的是青壮年猪,养殖户应定期观察,时刻警惕,随时关注猪粪颜色和因应激因素给猪体带来的变化和症状,从而判断猪体是否健康,是否患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患病诱因,确保猪体安全健康。
2019 年3 月13 日,商丘某育肥养猪场发现一例因出血性腹泻死亡的案例,此案例发病过程初期为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粪便灰黄色且较软,体温40 ℃以上,24 h 后粪便有血斑黏液,弓背,脱水,随后消瘦,由于该养殖场为“自繁自养”模式,平时疫苗接种也较为严格,并未发现猪群有疫病现象,所以最初根据发烧症状误诊为一般肠炎,48 h 后部分猪症状加重出现死亡。经进一步观察检测发现,该养殖场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质量低下,且养殖拥挤,密度过大,湿度超过正常范围等众多应激因素,引起生猪肠道出血疾病发生。
猪肠出血综合征主要发生在青壮年猪群当中,其他年龄段的猪群发病较少。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属于细菌性传染,发病过程较长,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腹泻,导致坏死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急性特征为发病前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日常采食、运动、休息无任何变化,一旦体温下降在排泄物中发现血液就会突然死亡,所以说突然死亡是猪肠道出血综合典型的一个临床症状。有的病猪会出现吐血、便血、腹痛、贫血等症状。吐血是血液经过胃部肠道进入口腔,便血是血液随食物进入肠道,刺激肠黏膜所致;腹疼是血液对胃部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后,胃肠道蠕动加快所致,贫血是大量出血所导致。临床解剖发现,由于大量出血猪体表皮肤呈现苍白,另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血块并伴有恶臭难闻异常的气味。小肠内有大量血液,从回肠扩展到小肠与大肠,但肠道组织表面没有发现有出血的痕迹;个别猪体肠壁增厚,即增生性血性肠病。
猪肠道出血的诊断可通过粪便、实验室、内镜、X 线和放射等检测方法。首先粪便检测,用化学实验做粪便潜血检测,查看消化道是否出血,红细胞是否遭受破坏,粪便是否正常,是否含有微量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如果粪便潜血实验为阳性,消化道在此时每日出血4 ~5 ml 以上积于胃内,当胃内积血达到22 ~25 ml 时可引起黑便,大于200 ml 时可引起呕血。其次做临床检查,从腹部和肛门触诊,判断肠道是否患有疾病;第三,结肠镜、胃镜和X 线检测,直接观察肠道内是否有息肉、肿瘤、溃疡和病变,同时进行活检查看是否病变。最后也可通过血常规、放射、X 光平片和腹部CT 检测,确诊肠道出血部位和出血的严重程度,从而判断了解生猪的健康状况。
猪肠出血综合征无具体的致病性病原,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依据患病猪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首先药物预防,养殖户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50 mg 呋喃唑酮,或泰勒菌素200 mg,连续7 ~10 d,进行药物预防;对于急性发病猪可用维生素E、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联合进行药物治疗;养殖户平时要密切关注猪群健康状况,加强饲养管理,把控饲料新鲜品质和饲养密度,保持猪舍通风透气,卫生清洁,定期消毒和防疫,减少病原体传播,增强猪体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建立档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加强猪群健康动态的实时监督,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