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中
绝句因其短小精悍、余味曲包而赢得作者和读者的青睐。自唐以来,绝句名家辈出,佳作如林。陈永正为毛谷风选注《历代七绝精华》作序,有云:“司空表圣云:‘绝句之作,本于诣极。’非有别才者不能为之。”相较而言,律诗、古诗多借重阅历和学问,绝句类似词中小令,偏重性灵和才气。安徽诗人王十二是“有别才者”,曾出版《王十二绝句三百首》,颇受好评。我曾将王十二的绝句写入《纵横诗话》中,但只是简单的点评。现以此集中作品为主,兼及集外作品,系统谈谈本人对王十二绝句的看法,希望更有助于作者的诗词创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当今诗坛或许也有启发。
刘熙载《艺概·诗概》云:“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绝句于六义多取风、兴,故视他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尚。”唐人绝句在这方面可谓登峰造极,即重风华、神韵。王十二绝句学唐者少,然亦有取法。五绝如《泛平天湖》:“一时天似水,万里水如天。舟子无人画,来回青绿间。”平天湖在安徽池州,与齐山相连,王十二家居附近,天天可赏山水自然。诗纯写景,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舟子自由来往,山水相映,故云“青绿”。前两句大景,后两句特写,“无人画”即暗示这就是一幅绝美的图画。诗能呈现美也就可以了,从其中还能读出舟子自适、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味出来,这意味就在有意无意之间,是有神韵。七绝如《三台夕照》:“独上三台兴不孤,西山云彩自成图。我今不管人间事,一点斜阳看到无。”诗只如实描写,“一点斜阳看到无”,正是对自然美景的痴迷,对宇宙万物运行有着浓厚的兴趣,才有此举动。诗人直觉到其中的诗意,心有灵犀,笔能捕捉,前三句稍作铺垫,结句言有尽而味无穷。以上两例以写景胜。又如《清明》:“宿草青青坟冢新,落花啼鸟各成春。去年扫墓人还在,今日君为墓里人。”以花草、啼鸟衬托坟冢,以今日对比去年,以衬托、对比手法写出生命的无常,感情内敛,含蓄。《中秋望月》:“千里清光无不同,一人独立万楼中。望穿此夜东南月,喝尽他乡西北风。”诗人略去了具体的人事背景,只借场景写出处境的难堪和深情的企望,读来别有滋味。以上两例写人生况味,亦具情韵。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王十二绝句主要取法宋诗,即重理趣、活法。这一类诗建立在诗人的慧眼、灵思基础之上,慧眼善于发现,灵思巧于运意。在这一方面,王十二天赋独厚,善学“杨诚斋体”,佳作亦多。《自况诗》其二云:“我腹肥来诗腹消,风流难见沈郎腰。若然读句人能瘦,不看唐朝看宋朝。”虽是调侃,可见对瘦劲的宋诗颇有领会。五绝《记母亲第一次喝咖啡》:“十克白糖加,一勺蜂蜜补。已然苦半生,仍道咖啡苦。”苦半生都不怕,却怕已经不太苦的咖啡,不刻意突出母亲的人生辛苦,故意以轻松幽默的语气托出,所以风味独具。《建筑工》:“噪音环绕粉尘升,寒气侵来暑气蒸。直到大楼封顶日,底层人在最高层。”前两句写建筑环境的恶劣,建筑工的辛苦。后两句别出心裁,看似幽默,实含同情。“底层人”指建筑工的社会地位,“最高层”指建筑工暂时所站的物理空间。这物理空间不能改变社会地位,错位之中别有意味。当然,读者还可以读出别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王十二善于运用对比、映衬、双关、比喻、拈连等修辞手段达成诗意。如《铁笼车看虎》:“昔年看虎不相通,我在人群虎在笼。今日我还来看虎,虎于笼外我笼中。”其中的“昔年”与“今日”、“我”与“虎”、“笼外”与“笼中”构成对比。《忆儿时挖野菜》:“鲜嫩芦芽苦菜花,春风偏爱放牛娃。常刨野外猪吃草,卖与城中富贵家。”其中的“猪吃草”与“富贵家”构成映衬。《蜜蜂》:“寻访群芳苦,采集一路香。平生不识字,偏作探花郎。”其中的“探花郎”是双关。《枫河里》:“黄花已死一霜中,白露将穷百草丛。枫叶不知秋去也,飘摇犹唱满江红。”其中的“满江红”也是双关。《高铁即兴》:“满座低头独不同,看山看水看天空。无需流量能浏览,自动横屏播放中。”以“横屏”喻车窗,是比喻。《除夕》:“老大欢呼似小孩,一声霹雳万家开。莫愁今夜腊将尽,春被烟花放出来。”放烟花迎春,说成“春被烟花放出来”,即是拈连。此外还有其他修辞,不再一一赘述。
诗贵出新,赵翼说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论诗》)不论是学唐,还是学宋,王十二的绝句每每写出新意,此最难得。如《母亲节》:“儿时温饱少珍馐,过节逢年未足酬。今日盘中多美味,可怜依旧爱鱼头。”民间流传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将此故事引入文学作品写母爱,本不新颖。然而,在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观的情况下,母亲依旧爱吃鱼头,意味新而丰富,“可怜”二字耐品。《清明前一日》:“一年年又一年年,碧草无情花可怜。偏在江南寒食日,杜鹃放火柳生烟。”传统的寒食节要禁烟禁火,这里却说“杜鹃放火柳生烟”,似乎不顾节令,比喻新奇。《飞抵兰州》:“群山起伏路悠悠,下视舷窗云上头。三尺黄河如玉带,横腰一系是兰州。”黄河如玉带系在兰州的腰上,比喻也很漂亮。因为是从飞机上看黄河、兰州,神似李贺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梦天》)
如果要说王十二绝句的弱点,从大的方面来说,频繁使用修辞手段达成诗意,让人觉得是从语言技巧上下功夫,浑厚自然显得不足。小的方面则有二。一是逻辑问题。诗要有感觉、形象,但理性也少不了,作为文学作品,逻辑依然在背后制约着诗思。王十二有的绝句在思路、逻辑上有未稳之处。如《城居》:“电梯上下各由人,左右开门莫问津。难得远亲都逼近,层楼更有一高邻。”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似乎不大明白。二是词句问题。有些字句有瑕疵,还可以再打磨、调整。如《绣春台》:“一亭独立坐云间,雪后高台终日闲。谁借东风针线活,千红万紫绣春山。”有“独立”二字,“坐”字多余,“终日”改“镇日”更合律。试改如下:“一亭独立白云间,雪后高台镇日闲。谁借东风针线活,千红万紫绣春山。”《过白沙岭古道》:“白沙岭上白云遥,六百年来一径迢。倒走石阶三两步,就能穿越到前朝。”韵脚字“遥”“迢”意思重复,“遥”可改“飘”。《涓桥杂记十首》其十:“昨日园中手自栽,殷勤浇护待花开。蜻蜓严守篱笆上,不许春光放出来。”什么花?交代不明。不足在所难免,“不以一眚掩大德”。王十二的绝句颇有成就,律诗也有可观之处,有如此好的基础,又好学覃思,从诗外和诗内两方面下功夫,待以时日,必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