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小禾
衡量一部广播剧的质量,选题是首要因素。新闻作品是广播剧题材选择的富矿,无论是全国还是省、市、县,典型人物、有影响的新闻事件都是媒体报道的重点。有许多优秀的广播剧的题材线索就来自于新闻作品,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23·广播剧精品展播”为例,包括笔者担任编剧的《盐碱地上稻花香》在内,遴选的45 部优秀广播剧选题有三分之一左右来自于新闻作品。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江苏如东县融媒体中心先后创作了10 多部原创广播剧,选题均来自新闻作品。在这些广播剧中,有5 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出,2 部获评江苏省优秀文艺成果,2 部获得江苏省优秀广播剧一等奖。笔者现结合如东县融媒体中心广播剧创作,就从新闻作品中选择广播剧题材谈几点浅见。
记者要善于发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鼓舞和激励作用的典型。[1]广播剧创作也是如此,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能否成为广播剧选题,时代感至关重要。
时代感,百度百科的定义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所形成的时代精神、时代风尚、时代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体现”。从新闻作品中选择广播剧题材,首先应选择那些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和价值认同的新闻作品,这就需要广播剧创作者站在时代高点,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寻找新闻作品中蕴含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创作出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喜欢的优秀广播剧作品。
2017 年10 月,江苏省多家媒体刊播了如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采写的“曹埠镇农民赵亚华到河北贫困山区创办公益剧院”的新闻。赵亚华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好人,经营加油站致富的他投入400 多万元,创办了江苏省首家纯公益乡村剧院——赵家剧院,每周至少演出一场,观众超过10 万人次。2013 年初,赵亚华从《新闻联播》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到国家级贫困县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的报道,萌生了到太行山区建乡村公益剧院的想法。经过认真筹备,赵亚华开始了创办山区剧院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农民精神风貌的好坏,除了党和政府的组织引导,与农民自身的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赵亚华千里赴太行山区开展文化扶贫的行为就显得尤为可贵,是广播剧创作的好题材。
乡村振兴、精神风貌、农民、文化扶贫,这些时代特征都在“赵亚华到河北贫困山区创办公益剧院”新闻中有所体现。在聚力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当下,涌现了不少扶贫题材的优秀广播剧,而从文化扶贫角度来呈现则尚不多见。2019 年,笔者多次采访赵亚华,数易稿件,并请专家修改把关,写出了广播剧《山沟里飞出欢乐的歌》剧本,成功塑造了赵亚华千里奔赴太行山区,为解决山村群众精神贫乏、增强大家脱贫致富信心而殚精竭虑的人物形象。不少人认为赵亚华这一典型人物可敬、可学,其文化扶贫行动彰显了新时代沿海发达地区农民的可贵精神。这部广播剧先后在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播出,得到了听众的广泛好评,该剧还获得2020 年度江苏省优秀文艺成果奖,江苏省优秀广播剧三等奖,南通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有不少新闻作品还折射出时代的理想与追求。2020 年,如东县栟茶方凌垦区种植的“超优千号”耐盐稻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 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多家媒体以“江苏如东:袁隆平“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创高产新纪录”为题作了报道。方凌垦区是江苏唯一的耐盐水稻试验种植基地,当年就取得大丰收,这不仅意味着海水稻丰产丰收梦想成真,也是袁隆平院士等科研人员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果,新闻价值非同一般。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文艺创作的时代主题之一。如果把如东“海水稻”获得高产与数十万亩盐碱地改造成为良田的历史结合起来创作一部广播剧,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对粮食安全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22 年,笔者写出了广播剧《盐碱地上稻花香》剧本,经过演播人员的二度创作,艺术再现了如东人民改造盐碱地的故事。不少听众认为这部广播剧不仅弘扬了如东人民改良盐碱地所体现出的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更彰显出科技进步对于粮食生产的巨大发展潜力,意义重大。《盐碱地上稻花香》入选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23·广播剧精品展播”,先后在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学习强国全国平台以及全国100 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及新媒体播发,获第22 届中国广播剧专家评析成果榜(单本剧)特别推荐,江苏省2022 年度优秀广播剧(单本剧)一等奖。
新闻作品有时仅仅是广播剧选题的一个线索,这就需要创作者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从中发现价值与意义,通过再创作,进一步丰富发展时代主题内涵,实现“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传播大道理”。[2]《最后的摆渡人》是笔者同事根据一篇同名人物通讯改编的广播剧,该剧以如东县最后一个渡口——掘港镇三角渡村摆渡人老于为原型,讲述了三县交界的一个偏僻渡口摆渡人撤渡前几天的故事,以此说明摆渡的艰难、老百姓对桥的期盼和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反映了农村发展进程中的变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认为《最后的摆渡人》以小人物、寻常事表现时代主题,反映乡村变迁,真实自然。该剧先后获评第十三届中国广播剧专家奖银奖,南通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中国广播报》还作了专题推介。
新闻作品的关注度与广播剧的关注度呈正相关,关注新闻作品的人越多,由此创作的广播剧也往往能引发人们关注。听众关注且喜欢听,广播剧才有生命力。一部广播剧能否赢得受众关注,除了内容与听众切身利益相关外,独具特色、引发情感共鸣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闻作品中如果包含某些独具特色的内容,往往能吸引受众关注。如东融媒体中心创作的广播剧《渔歌醉人》选题来自于电视新闻专题“渔村有支文艺队”,编剧发现电视专题节目中渔村文艺队演出的节目具有南黄海浓郁的音乐元素,这无疑是一大特色,文艺队成功吸引客商投资渔村是又一个特色。醉人的渔家歌声,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海滨渔村之美,还可以扬广播剧声音之所长。在市场经济大潮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在农村实现小康继而迈向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乡村文化建设有了更多的期待,对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有更迫切的要求。
编剧据此创作了广播剧《渔歌醉人》,得到了业内专家好评,《中国广播报》还作了专题推介,认为这是一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广播剧,听众可以从中领悟到: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不仅能丰富自身的生活,还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提升地方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该剧被中国广播网收录,获得了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广播剧专家奖铜奖,南通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对于地方台来说,广播剧选题多以本地的人和事为主,选题要想有竞争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独具特色,人无我有。主创人员要善于发现、判断新闻作品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是否特色鲜明,是否隐藏着某些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2007 年至2012 年,如东县先后派出20 多位优秀教师到甘肃省会宁县支教,发生了很多感人故事,不少支教老师得到了甘肃省、市、县相关部门表彰,各级媒体也作了报道,“帮助山里孩子圆梦”“为山里孩子建篮球场”等事件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
如东老师到会宁支教,体现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民情系西部山区的主题,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进程中难得的教育帮扶生动案例。广播剧以此作为选题,有特色、有分量,还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014 年,主创人员不辞辛劳,从黄海之滨的如东千里迢迢来到甘肃会宁,不仅走访了如东老师支教的学校,还到山区学生家里了解情况,采访到了许多支教老师的感人事迹和山区、沿海人民友爱互助的生动故事。
广播剧《山那边,海这边》以支教老师和两地学生结对帮扶新闻人物和事件作为鲜活素材,讲述了一位支教老师以爱心赢得学生信任以及沿海地区小学生媛媛与山区孩子山娃等结对帮扶的感人故事。该剧播出后,引发了人们对山那边孩子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西部孩子的行列。该剧先后获评2014 年度江苏省优秀广播剧一等奖,2015 年度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广播剧专家评析金奖。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新闻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具有给人温暖、闪耀人性光辉的力量,据此创作的广播剧也往往能够触发人的泪点,感动更多人。2017 年6月,如东电视台播出了专题片《杨新明:有一种坚守叫约定》,报道了《南通日报》驻如东记者站站长杨新明等退伍老兵信守承诺,数十年如一日照顾18 位牺牲战友父母的事迹。笔者认为杨新明等老兵的行为不是简单的助人为乐,也不是偶然的奉献爱心,而是中华民族重诺守信优良品质的生动体现,是老兵们家国情怀的集聚与释放。这样的新闻作品无疑是很好的广播剧题材。
根据这部专题片,笔者创作了广播剧《硝烟中的约定》,专题片中有多处催人泪下的感人细节,如大战前一天晚上,战友李华和杨新明彼此相托:假如我“光荣”了,请照顾我的父母。激战中,李华当场牺牲,杨新明也身负重伤。一周后,李华的军校录取通知书送到了部队。说起当时的情景,年过半百的杨新明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再如杨新明与李华父母第一次见面,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李华牺牲了,我就是你们的儿子。”大年三十,李大爷和李大妈带着饭菜来到县人民医院,与住院治疗的杨新明一同过春节。这些让笔者热泪盈眶的细节,也很自然地成为广播剧中感人的故事片段。
《硝烟中的约定》先后在安徽、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和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播出,获评南通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南通市首届文学艺术创作大赛二等奖。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会长蔡晓江在点评2022 年度广播剧作品时说:“广播剧作为一种诉诸听觉的艺术品类,其核心还是戏剧,剧本就是它的基础,所以它遵循的创作规律就是要讲好故事。”
某个新闻作品能否作为广播剧选题,故事性至关重要。有的新闻作品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创作者此时要做的是围绕主题,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故事事件,构思故事的框架。2017 年9 月,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播出了如东县融媒体中心协助采摄的纪录片《蛟龙出黄海》。 70 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武装力量——苏中军区海防团在江苏如东成立,他们以大海为生存空间,以大海为杀敌战场,似蛟龙出海,谱写了一曲曲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悲壮凯歌。
笔者被先辈们的英勇抗战故事深深吸引,也从中看到了广播剧改编的可能:故事性强,有戏剧化创作的空间。在专家指导下,笔者终于写出了同名广播剧《蛟龙出黄海》。这部广播剧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波澜起伏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成功塑造了陶勇、孙渔等在民族大义面前团结一心,与日寇、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英勇奋战的人物形象,歌颂了海防部队官兵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不怕流血牺牲的感人事迹。
《蛟龙出黄海》得到了包括军史专家、新四军研究会专家在内很多专业人士的肯定,先后在多家省市台和中国之声播出,还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优秀广播剧”展播剧目,在全省各级广播电台展播。该剧获评2021 年度江苏省优秀文艺成果,南通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从故事性较强的新闻作品到一部可听性较强的广播剧,需要编剧的艺术再创造。《特殊全家福》是笔者根据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如东县城中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沈亚秋事迹改编的一部广播剧。20 多年来,沈亚秋像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顾着公公婆婆、丈夫已故女友的父母、丈夫的伯父伯母,特别是与丈夫已故女友父母组成了一个特殊家庭,演绎了一场跨越血缘关系的人间大爱。此前,笔者和同事曾多次采访沈亚秋,她的事迹被各级媒体争相报道。
2022 年10 月,笔者产生了将沈亚秋事迹改编为广播剧的想法。沈亚秋的事迹固然感人,但故事从何处切入、如何发展、如何结尾则难以确定。“‘好故事’就是值得讲且世人愿意听的东西,发现这些东西是你孤独的任务。”[3]最终,笔者决定从沈亚秋家墙上挂着的一幅特殊全家福照片展开故事,并作为贯穿全剧的一条情节线。全家福中怎么有8 位老人,一下子抓住了受众的好奇心,故事由此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沈亚秋的爱心与不易。2023 年5 月10 日-11 日,这部广播剧在央广中国之声播出,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也作了专题推介。
有一些新闻作品,虽然只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但透过表象仍然可以寻找到故事表达的空间。仍以广播剧《盐碱地上稻花香》为例,其选题来源《“江苏如东:袁隆平“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创高产新纪录》,这条新闻只是对如东试种“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创高产新纪录的报道,并没有什么故事性,但笔者从新闻中看到了故事的影子:在试种耐盐水稻过程中,科技工作者和农村干部群众一定有故事,试种耐盐水稻的这处盐碱地,在改造过程中也会有故事。盐碱地种植粮食曾是在如东几代人的梦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改造盐碱荒滩,全县有8000 多户、26800 多人迁移到海边垦区,在围垦和改造盐碱地过程中涌现出了多位闻名省内外的典型人物。于是,笔者以如东试种“海水稻”获得高产为引子,运用倒叙方式,讲述了张家三代人和乡亲们改造盐碱地的故事。专家认为这部广播剧能够获评中国广播剧专家评析特别推荐、江苏省广播剧一等奖,除了时代主题鲜明,扣人心弦的故事表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