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理论类节目的创新表达与剪辑策略

2024-04-26 10:04王鋆
声屏世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类节目王老师理论

□王鋆

如何做出让普通观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思想理论类节目,将深刻理论具体为大众容易接受的常用表达方式,真正实现用思想理论节目帮助观众准确理解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服务城市聚力发展。为此,南京广播电视台搭建团队,不断学习并积极尝试,制作了季播理论宣讲节目《思想的力量》,还制作播出讲述思政老师故事的短纪录片《抢手的王老师们》等专题节目。通过不同类型思想理论类节目的制作,不难发现思想理论类节目除了需要立意巧妙、节奏明快,采用通过小切口、新表达的形式,还要尤为重视后期剪辑,实现预期的播出效果。而思想理论节目的创新表达,体现在选题策划、节目制作和后期剪辑方方面面。

积极探索,开发思想理论类节目

2019 年南京广播电视台开始制作播出《思想的力量》节目,这是一档理论宣讲节目,聚焦政策解读与故事讲述,至今已经播出五季。节目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外景主持人深入基层采访,以事说理,事理交融,充分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京的生动实践。最新播出的《思想的力量》第五季共6 集,包括短视频、学习笔记等融媒产品,在各平台发布获得热烈反响,微博话题“NBS 思想的力量”阅读量达到212.1 万,网民讨论超过2000 条,短视频产品获学习强国、B 站首页推荐。

如今,电视行业正面临空前危机,与视频网站争抢受众注意力成为一个现实话题。思想理论类节目要想吸引各方注意,似乎更加艰难。没有耀眼的明星,没有激烈的冲突,如何让理论节目迸发力量、吸引受众。在这样的困局中,《思想的力量》节目团队经过认真的思考与打磨,让精彩的思想理论节目触达受众,并且成功获得受众关注。

从内容上看,《思想的力量》第四季共有四集,从《壮丽百年史激励新征程》《学习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回望百年路续写新辉煌》《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四个方面,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3 年播出的《思想的力量》第五季共有六集,内容分别为导论《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第一集《锚定高质量创造新发展》,第二集《聚科教之力筑强盛之基》,第三集《固文化之本 铸城市之魂》,第四集《浓墨绘民生幸福有质感》,第五集《以绿色为笔绘生态画卷》。可以看出,节目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通过创新宣讲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南京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引领者凝聚智慧和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强节目的电视化表达效果,团队在创新表达方式上狠下功夫,用丰富的镜头语言、活泼的讲述方式将看似高深、有距离感的理论解构为可感知、可共鸣的内容,让思想理论变得轻松生动,赋予节目极强的年轻态气质。

把抽象的理论从书本中拎出来融入到现实中,把理性的文字转化成感性的影音,这才是充分发挥了电视视听艺术的优势与特长。在创作过程中,文稿策划是第一次创作,摄像拍摄是第二次创作,而后的视频剪辑就是第三次创作。节目团队创新理念,在文稿和画面素材的基础上再创作,大量使用蒙太奇等剪辑手法,以通俗化、大众化、纪实化的表达方式加强节奏感,最终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为了把思想理论掰开揉碎,讲述得深入细致,节目团队赋予讲述者不同的角色定位,节目邀请了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三位年轻而富有个性的教授,采取演播厅访谈和外景主持人实地探访相结合的形式,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以事说理,事理交融,充分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京的生动实践。

创新剪辑方式,让思想理论更贴近受众

结构重塑,立体叙事。思想理论类节目的结构在文稿中已经初步构建,剪辑人员作为第三次创作者,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剪辑人员常常会把自己代入到观众的视角,预先考虑观众的思维,对整个片子进行组合,将录制素材的影像画面切成有意义的碎片,以便叙述比较重要的信息,避免让那些不相干的信息干扰观众,使整档节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而不是面面俱到。剪辑人员认为要相信观众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只用必不可少的元素让观众的想象力介入到节目故事中来,而暗示总是比明说更有效,过了某个临界点,交代的细节越多就越会鼓励观众变成纯粹的旁观者和评判者,而不是参与者。

以《思想的力量》第四季第一集《壮丽百年史激励新征程》为例,在剪辑宣讲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从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选取典型案例,挖掘典型人物,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诠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的思想理论。第一集成片中通过南京人耳熟能详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南京港开办对外贸易后高速发展,北京2022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而南京参与了直流电网工程,这些典型案例书写了南京发展新篇章。在成片剪辑过程中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快速梳理,重点展示南京的实际发展,印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而更好地宣讲《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的思想理论。通过详略得当的结构,达到逻辑清晰、感情到位、深入人心的作用。

深挖细节,共情共振。在思想理论类节目中,细节处理决定了节目的精细程度,细节决定着观众能否产生共情。巧妙的细节把握可以推动节目进程,让节目叙事合理流畅、逻辑清晰,增强观众的节目认知,从而激起观众的参与感和共情点。然而,我们也要避免过度追求细节而丧失对节目的整体把握。

以笔者作为主创参与制作的另一档思想理论类节目《抢手的王老师们》为例,该节目讲述了南京高校思政专业“六位王老师”的故事,以小见大,生动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全片层次清晰,从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的故事递进到信仰的力量。人物语言精练,个性鲜明,开头即有精准的细节描述:南京师范大学有六位姓王的思政老师,学生们要用抢的方式才能听到王老师们的思政课,这一细节生动呈现了王老师们的个人魅力。然而,节目并没有沉醉于“抢”,也没有沉溺于“六位王老师”这样的巧合,而是话锋一转迅速转向思政课王老师团队给学生们带来了怎样的成长与变化:同学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写下入党申请书,成为学生党员;因为喜欢王老师们的思政课,考试合格后还选择了重修。更多的鲜活细节就这样一个个铺陈开来,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王老师们的魅力。而正是在这样的细节描述中,王老师们的爱岗敬业,王老师们对思想理论呈现效果的精益求精,学生们对于思政课的热爱,这些真实而生动的感性故事成就了这样一档思想理论类节目。

音效助力,情绪渲染。 在思想理论类节目中加入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音乐与音效,可以帮助观众体会节目内容,辅助观众理解节目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以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全国各个省级广播电视台及香港、澳门广播电视机构联合制作的《我和我的新时代》之《库尔班大叔的孩子们》为例,节目开头就有一段充满西域风情的音乐,节目通过清脆的铃铛声把观众拉入到新疆这个美丽的地方,观众仿佛看到当年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去北京的情景,瞬间被带入这个场景中去,有了强烈的参与感。与此同时,令人沉醉而放松的音乐也让观众有更大的兴趣去了解库尔班大叔后人的情况。一段音乐、一个音效配上实景和动画瞬间就触发了当年库尔班大叔要骑毛驴去北京这个典型事件的记忆符号,为之后库尔班大叔后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做好了铺垫。通过他们的衣食住行的改变,以小见大地展现新疆地区的大发展。音乐和音效配合着库尔班大叔后人的讲述,配合着讲述人的情绪变化,让观众与讲述人的情绪形成共情,强化了感性的情绪氛围,更能理解讲述人的情绪变化,进而感受到党的政策对于新疆的发展意义重大。让观众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党对新疆的关心是落在实处的,人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水平提高,未来会越来越好。

节奏调节,鲜活可感。总的来说,思想理论类节目毕竟不如综艺节目、新闻节目等自带丰富的故事与强烈的节奏,因此思想理论类节目在剪辑过程中对节奏的把握尤为重要。节目整体如同音乐旋律一样,有快有慢,动静配合,使节目节奏适合观众的观看习惯。观众跟随镜头探访今昔巨变,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正在惠及每个人,其中每一个镜头的分叉点与节奏感,就伴随着剪辑节奏触达观众。

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项目《这十年》为例,节目用多维度视角记录“十年见证人”亲身参与国家建设、经历国家巨变的感人故事,讲述巨变时代下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行各业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其中一期节目《我为祖国造飞机》,在剪辑节奏的设置上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全片节奏明快,语言风趣幽默,以小见大地引出大国工匠的背后是中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片子开头用纪录片电影资料和现在新闻资料来回快切混剪,时空来回闪回,加上新闻资料解说,让观众越过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一下子进入国家航空事业发展的时间隧道中。

在引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时,在运动的空画面中加入现场同期声,配上主人公杨国心自述旁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进而杨国心以录影现场的方式出场,画面开始进入到快剪模式,闪切杨国心现场NG 镜头与工作场景的混剪画面,节奏感强,导演问话同期和回答同期的混剪,快速传输了杨国心的背景资料,加上问答间的插科打诨,一下子让观众觉得这个厉害的工匠也有接地气的一面。在后面的自述中,人们从对生活和工作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大国工匠是如何成长的,在节目中的各个细节中不断插入飞机资料、工作场景空镜头以及人物特写镜头等,让观众的情绪跟着节奏走。在情绪镜头的设计拍摄中,很好地衬托出节目所要达到的效果,氛围感很强,配上自述和音乐,让观众和主人公产生共情。全片的镜头量很大,多角度、大特写、节奏快,单个镜头时长很短,剪辑的信息量很大,使整体节奏张弛有度。同时,综艺化的表达方式、花字的点睛提示也让整个节目有点综艺感,却又做到了点到为止,严肃题材中穿插轻松节奏,使片子娱乐与严肃相得益彰,是我们学习剪辑节奏的良好范本。

在制作节目时,情绪镜头的设计,实景拍摄与演播室之间切换过渡,如何代入观众的情感与体验,都是充分考虑和着重表达的。以《思想的力量》第五季第四集《浓墨绘民生幸福有质感》为例,节目选取了居家养老的典型案例,八十岁老人马达现场讲述演示政府给他家里安装的现代化居家养老设施,带领观众一起走进独居老人的生活空间,独居老人的安全便捷的生活,以一镜到底的方式进行呈现,现场感极强。家里的养老设施与老人幸福的笑容,辅以老人的口述,不需要更多的描述,就足以感受到政府这项便民举措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

创新思想理论类节目表现手法, 重新打造节目与观众黏性

当下,观众需求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电视节目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对于电视台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在创新求变中实现与观众的双向互动,重新打造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黏性,创新的思想理论节目或许正是一个窗口。

以笔者参与制作的思想理论节目为例,《思想的力量》和《抢手的王老师们》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节目类型,都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一点,那就是电视思想理论类节目在深化观众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上,有着其他传播形态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距离观众最近的城市电视台,从观众角度来看,本地的专家、本地的百姓互动,陈述本地的生活百态,共情共鸣接地气,极具贴近性。因此,具象故事使抽象理论可亲可感,这样的思想理论类节目也会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关注。

从时下备受关注的各类思想理论类节目来看,创新表现手法让思想理论类节目呈现出勃勃生机。沉浸式理论宣讲纪实式故事呈现,行进式结构铺展,多视角多手段,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实例和群众的真切感受,润物无声地研析理论的深刻内涵与社会巨大变迁的内在逻辑关系。

过去,思想政治理论宣传高大、遥远、疏离,难以讲得明白、听得进去,而今发现,在选题策划与制作剪辑等表现手法改造创新之后,思想理论节目也能把抽象的理论从书本中拽出来,融入到现实中,气氛活跃,真实有趣,观众乐于接受,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有了一定关注度,符合视频节目的传播规律。同时,创新表现手法也能够充分实现有思想性的立意价值、有感染性的互动传播,进一步拉近了观众和思想理论之间的距离。

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电视思想理论节目中既有专家教授现场对于政策理念的宏观解读,更有各行各业群众甚至世界各国人士对新发展理念推动实践的切身体会,专家与百姓的互动也是理论与实践的映照。观众看到的是每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的推行落地,感受到每一项发展成就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这正是思想理论的魅力,也是电视思想理论类节目的魅力。

猜你喜欢
类节目王老师理论
奇妙的旅行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有趣的动物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