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沈煜
我国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中国共产党新的赶考之路上扮演着“思想灯塔”及“政治基石”的重要角色,而高校关工委则是高校“三全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动员“五老”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与高校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紧密配合,在经典理论讲解、校史校情解读、关心学员个性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思想引领和精神领袖的作用[1],共同助力青年师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性安排,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关工委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积极探索加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路径与方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明确了新的历史发展方向,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新时代,职业教育肩负着教育供给侧改革、农村振兴战略、大众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使命,承载着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输送大批急需专门型人才、保障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重任[2]。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计划的推行给高职院校提出了生源指标量化、生源结构复杂两大难题,扩招数量与扩招对象的“双增量”,使得高职院校面临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变革[3],关工委迫切需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推动自我革新、与时俱进、开创新局。
2019年,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发文指导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巩固常态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聚焦新形势新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创新性地推动关工委工作向纵深发展。2021年,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江苏省市、县(市、区)教育局和高等学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着力于抓“基层”与抓“均衡”两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均衡发展。相应地,高校关工委应重点关注二级学院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的均衡性,不断提升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基础能力与实际成效。由此不难看出,江苏省教育系统对于全面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坚定决心,及其基于优质化建设试点探索经验进一步强调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信息社会的崛起与日益复杂的全球政治生态变化,高校教育事业承担的育人使命愈发关键,高校当前所运用的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创造力,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化与全面化发展,很难满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需求[4]。新型的教育形态在“互联网+”文化背景的渗透下逐步形成,在高校教育管理不断探索与尝试新模式地过程中,青年师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发展性问题频发,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融媒体时代多元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各类新媒体技术与各种社交平台的迅速发展与生活泛化,彻底改变了人们接收、传递信息的方式与效率,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使得青少年获取的碎片化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网红快餐”式文化产品的诱惑、网络空间消极情绪的蔓延等多元网络文化的冲击,直接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诸如自我价值感的降低、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追求捷径的盲目、学习动机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为关工委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难题。面对青少年思想上的多样性、观念上的复杂性与价值上的自主性,强化关工委联动性与实效性、打破融媒体背景下关工委工作中的各种壁垒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关工委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壁垒、各种媒体形态之间的嫁接迭代壁垒、上下级关工委之间的联动壁垒、新旧教育模式之间的碰撞壁垒等。
(二)老同志与新型教育模式“兼容性”较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推动了新媒体技术在高校课堂与学生活动中的全面应用,传统面授课堂向线上视频课堂转变,“程式化、灌输式”教育向“互动化、启发式”教育转变,关工委老同志们在短时间内对技术应用、观念转变、价值归属等方面感到难以适应。在当前阶段,高校“五老”队伍具有政治信念坚定、社会威望深厚、人生阅历丰富、时代内涵深刻、专业技能高超等特殊优势,又普遍存在年龄构成偏高、体力精力不足、信息技术储备较少等“时代症结”,正确把握两者结合点对症下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五老”优势,让老同志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舞台上发光发热、老有所为。
(三)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辐射效应减弱。伴随着医美整形行业火爆、网络直播带货乱象、娱乐平台监管不力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失在快速变美、快速致富、快速成功的诱惑中,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错位、个人主义等问题层出不穷。当下高校校园学生主体为“00后”群体,通过分析该群体职业发展规划、心理调查问卷等数据可以发现,该群体更具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自信又脆弱、开放又固执、个性又自私,给高校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5]。而目前高校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思路与内容缺乏创新性,难以切合“00后”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此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缺乏吸引力、号召力和传播力,学生对于此类活动参与度与认可度较低,教育成效难以满足关工委优质化建设要求。
(一)党委重视是根本,体制机制是保障。加强党委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又是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高校党委应从统一思想认识、推动制度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健全组织机构、保障经费条件等几个方面着力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推动关工委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机制。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关工委主任并发挥主导作用,配齐配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将关工委工作融入党建、思政、德育工作,纳入党政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和日常工作部署,切实加强对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领导,自上而下抓好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第二,要完善责任分工机制。由党委或行政发文调整充实关工委委员单位并明确各委员单位职责,推动关工委与学校群团组织加强联动,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积极性,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长效化联合行动工作机制,织成一张覆盖全面、架构严密的育人网络,将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推向纵深;第三,要落实工作保障机制。将关工委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并规范经费使用办法,保证专款专用,在常态化合格基础上逐步提高关工委工作经费标准,为关工委推进优质化建设工作所需办公场所、必备设施、定期培训、“五老”补贴等提供基础条件保障。
(二)强弱项、补短板、显特色,建优质、重基层、抓均衡。高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重心在于二级学院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的均衡性,高校两级关工委应对照江苏省高等学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基本要求逐条梳理、对标找差、明晰思路,绘制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框架图,强弱项、补短板,在巩固提高常态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关工委委员单位及二级学院关工委协同作用,积极动员支持更多“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建设“素质优良、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五老”队伍,完善二级学院青年师生“需求菜单”和老同志“资源菜单”对接的“双菜单”制,抓住精准需求实现精准育人;二是充实、规范、优化、创新关工委工作平台,打造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自主联动的平台网络体系,对于学校及二级学院关工委联合搭建平台采用“双组长”制,动态把握青年师生成长成才规律,充分发挥平台阵地作用,强化主题教育活动成效;三是创新工作思路,凸显品牌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二级学院关工委为主体,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地方行业优势、社会结对资源等,持续推进“一院一特”“一院一品”创建活动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教育项目”案例评选活动,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四是强化高校两级、平级关工委间的互动交流,完善二级学院关工委优质化建设考核制度,建立学校关工委赴二级学院关工委常态化调研制度,定期组织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交流、自评互评、资源共享等活动,全面推进二级学院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
(三)运用新媒体新手段,力争破变局开新局。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技术以及虚拟化、泛在化的网络社交特性,高校关工委应正视并接受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变化以及高校教育模式的变化,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与平台资源,切实提升工作成效、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时代感染力,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探索期,辩证思考能力有所欠缺,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在形成、稳固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塑造性较强,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基于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与参与积极性,高校关工委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高效性、多元性等独有优势,精准契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实际需求动态变化,努力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推动思政育人贯穿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其一,要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掌握并迎合新媒体发展、传播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新型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与教育载体,加强关工委网络体系建设,搭建关工委官方网页、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宣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其二,要遵循“内容为王”的信息价值规律,专注于关工委网络平台推送信息的内容与质量,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结合老同志丰富的人生阅历、最新的热点时事政策宣讲、老专家深厚的专业技术优势等内容,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代元素,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网络阵地;其三,要畅通平台沟通交流渠道,发挥“五老”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丰富老同志与青少年交流互动方式,拓宽一对一结对帮扶途径,为青少年及时有效地答疑解惑、解决实际困难。其四,要用好新媒体营销,传播链条是关键,“信息找人”的时代[6],要通过合理经营去寻找高校关工委工作目标“客户”——大学生,并鼓励大学生本身参与其中,利用其新媒体技术优势、专业特长、“群体易感性”,与老同志完成平台的共享共建,让关工委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更大作用。
(四)加强“四型”关工委建设,打造高素质工作团队。持续加强“四型”(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建设,是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关工委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常态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关工委骨干队伍培训班,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学习方向、选择学习内容,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武装头脑,使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适应当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夯实自身建设;其次,要把握年度重点工作,建立目标导向,通过目标清单明确工作方向、统筹工作进度、压实责任到人,确保关工委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升实际育人成效;最后,要关注大学生思想需求,立足本校办学特色,通过建立“学生信箱”“谈心小屋”“关爱驿站”等反馈平台深入青少年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炼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