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日记带你走出阴霾

2024-04-25 16:40黄卿
师道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林课间日记

黄卿

“这个学期,小林有了很大变化,听课状态很好……”八年级下学期的某个课间,刚从教室上课回来的物理老师一进门就不停夸赞小林。

“小林最近确实表现挺好,我们上节课讲了一道题,连杨森和刘畅都没做对,人家小林却做对了。这个小姑娘善于琢磨,学习不死板。”数学老师也跟着附和。

小林是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聪明,但学习很不积极。上课经常走神,下课不交作业,每个课间都往厕所跑,仿佛那里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总是迟到,教室对她来说就像是囚牢,能不进就不进。有好几次,课都上一半了,她却还没到教室,我在校园里四处寻找,厕所、宿舍、食堂……她好像在故意和我玩捉迷藏,每次都让我忐忑不安地找遍整个校园,才在某个隐蔽的角落发现她。慢慢地,她成了老师们眼里的迟到专业户、作业困难户,大家几乎都丧失了“改造”她的想法。她的成绩也很快从入学时的班级前五一路下滑到三十多名。

眼看着一颗好种子渐渐“发霉”,作为班主任的我实在于心不忍,因此一直苦苦坚持,想尽办法做她的工作。也曾苦口婆心,晓之以理,但她总是一脸漠然,过后依然我行我素;也曾以命运前途“威逼利诱”,无奈少年心里只有现在,不管将来,没什么杀伤力;也曾给予惩罚,盼其吃一堑长一智,没想到人家不在乎。最后,无计可施的我只好放弃努力……

如今,听到老师们对小林的热情称赞,我心里又是欢喜,又是骄傲。因为我知道,是我与她在日记中的交流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

记得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一天,小林交上来的日记让我大吃一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最近我的心情又压抑到了极点,整天只想坐着发呆,不想思考,不想说话,不笑,也不哭。而且我总会在半夜醒来,望着天花板,莫名陷入无尽的悲伤。我曾经对莎莎说,等考上高中,我要从宿舍楼上跳下去。她问我为什么现在不跳,我说因为楼层太低,死不了。

看到這些让人震惊的文字,我顿时紧张起来,这孩子怎么会有这样极端的想法?看着大大咧咧,整天嘻嘻哈哈,没想到内心却如此忧郁,可千万别出什么意外啊!我该怎么跟她聊聊呢?当面谈,她会不会难以敞开心扉?……既然她选择用日记倾诉苦恼,坦露心事,不如我就试着用文字和她对话吧。于是,我在她的日记后面留言,引导她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病”因:

亲爱的,看到你这样忧郁,老师很心疼。你的心这是得病了呀,你知道自己的病因吗?愿不愿意跟老师说说,也许我能帮助你哦!

第二天,小林回答了我:

我知道病因,那就是我的原生家庭。六岁以前,我住在爷爷奶奶家,很少见到爸妈,他们好像只顾着工作,忘了我的存在。我六岁时,妈妈失了业,不再上班,本以为终于有了妈妈的更多陪伴,然而爸爸妈妈却经常吵架,甚至厮打,完全不顾及在旁边吓得瑟瑟发抖的我。妈妈挨了打,就会把气撒到我身上。记得特别清楚的一幕:我病了,妈妈给我喝药,那药需要把吸管插到玻璃瓶里,我觉得好玩,想要自己插,一下子就惹恼了刚和爸爸吵过架的妈妈,她疯了似地打我。那天以后,妈妈那张愤怒到扭曲的脸就常常出现在我的噩梦里。为什么大人的错要由孩子来买单?大人为什么要生孩子?生了孩子为何不好好呵护?

看到这令人触目惊心的答案,我的心像是被揪着,一阵阵刺痛,也突然找到了小林不上进的原因:内心缺爱,没有自信。一个活得忐忑不安,连对生活都没有热情的孩子,怎么可能热爱学习呢?眼下最要紧的是把她从童年阴影里拉出来,让她学会感受生活中爱的温暖。

静静思考过后,我在小林的日记后面写了满满两页知心话。先夸赞她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善于捕捉内心真实的想法,具备写作的潜力,让她获得自信和欢喜;又用温柔贴心的话语表达对她的爱怜、理解,说我想抱抱她;肯定她能理智认识自己的痛苦根源,是成熟的表现;我也发现她父母现在已经非常恩爱,对她也很宠爱,于是引导她忘记过去,珍惜现在;我还对她讲述自己在婚姻育儿中走过的弯路,现身说法,告诉她很多父母都曾年轻,缺乏经验和智慧,难免犯错,要学会体谅;我还给她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

最后,我告诉她:

感谢你,能够信任我,愿意把心向我敞开。同时恭喜你找到了排解情绪的出口。以后,就把日记当作情绪垃圾桶,把一切不好的心情统统扔掉吧!

第三天日记交上来后,我迫不及待地先找出小林的。这一次,日记里有了光亮:

老师用文字拥抱了我,给了我力量,指给我方向,引导我看到阳光。她说想给我拥抱,我这个人比较羞涩,还是不要身体的拥抱吧,我已经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了。老师说做父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年轻的父母难免犯错,让我尝试努力去谅解父母,也让自己得到解脱。老师还说要努力感受当下的幸福,才能治愈过去的伤痕。老师的话说到了我的心里,也让我想起了被我忽略的温暖。现在想想,爸妈好像已经很多年不吵架了,甚至还经常互相嘘寒问暖,打情骂俏。我放学回家妈妈总是笑脸相迎,想方设法为我补充营养,出门时千叮咛万嘱咐。

我发现,比起面对面的沟通,文字交流让学生少了许多拘束和尴尬,多了几分自在随心。我和小琳就是这样,我们在文字中彼此坦诚相待,畅所欲言,慢慢拉近距离,走进对方的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纸上交谈,小林变得开朗活泼、积极上进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日记写得格外用心,有思想,有文采,金句频现,比如:“付出固然是一种能力,感受幸福同样需要天赋。”“日子一旦冲起来,拉也拉不住。觉得过不去的那些时光,偶尔想想,发现已经全都在身后了。痛苦的,迷茫的,挣扎的,惊喜的,不舍的,开心的,所有当下的情绪,一眨眼,也全在身后了。”……她的精彩日记几乎每天都被我在课堂上朗读点评。如果偶尔朗读的名单里没有她,她就会无比失落。

除此之外,学习状态也格外好,上课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课间也不再屡屡往外跑了,而是经常在教室和同学讨论问题。仅仅一个月的努力后,期末考试她就上升了十几个名次。

暑假,我参与编写一本中考满分作文书,邀请小林,她爽快地答应了,没有丝毫犹豫推脱。这和之前一到假期就躺平的态度真是180度的巨大转变。我建议她把之前写的日记修改加工成作文。作文修改过程中,最开始进群的好几个成绩优异的同学都嫌费时费力费心,申请退出了,而小林却不厌其烦,一直改到达标。

这次作文完成之后,小林得到30元稿费,数额不大,但意义非凡,她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鼓舞。后来又陆陆续续好几次高质量完成我交给她的写作任务,作品发表在《作文周刊》《学习周报》上。

现在,日记还在继续,我和小林的纸上交流也还在继续,小林的成绩也不断攀升,相信明年中考她一定会心想事成。

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问题。小林的转变让我领悟到转化学生的关键:攻心为上。转变学生,不能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说教,大谈一些励志话语、陈词滥调。而是用心去发现学生不为人知,甚至连她自己也不自知的心理问题,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日记就是一扇看透学生内心的窗户,我借助日记轻轻推开了小林紧密的心门,风来,吹散雾霾。

(作者单位:河北定州市邢邑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小林课间日记
特别怕冷
为梦孤独
高考前与高考后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别来无恙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