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乡村振兴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教育则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论述表明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精神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源动力。高中阶段是“双创”人才培养的主要阶段。青年学生是创新的主力军,但同时又将面临人生重大抉择。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积极面对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是当下地理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的“双创”人才培养之路体现了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双创”精神教育的迫切性和使命性,赋予了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新的使命。
一、乡村振兴与“双创”人才培养的关联耦合逻辑
当前,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自主创业成为越来越多高中生的待选项之一。以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已然成为社会价值新的导向。然而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兼具多种特点的社会化活动,不仅需要创新创业者具备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坚强、坚韧、专注的心理品质,以满足未来事业中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乡村振兴主要包括产业、生态、文明、治理与生活五大内容,作为国家新时代战略方案,需要整个社会氛围引领。从培养“双创”人才的内容上来看,“双创”精神需要具体的项目才能完整体现,只有在项目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才能将其精神实质内化为职业素养。
乡村振兴则赋予了“双创”具体内涵,如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教学中可以引入生态文明建设,在“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中引入“乡村全面振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双创”精神培养为契合点,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打造创新思维模式。综上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实践内容与“双创”人才精神培养实质不谋而合,二者在逻辑上是统一的。
二、寻求区域发展的特点,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区域认知,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需要明确区域人地关系等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区域意识,认识到地理学习在乡村建设领域的积极推动作用。在此环节,可以引入时事辅助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一 家住四川贫困山区的小杨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将自家3亩耕地流转后就外出打工了。某公司在该村流转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因距主城区不到4公里、配套设施齐全、旅游项目众多,周末游客络绎不绝。小杨夫妇的父母在家也搞起了农家乐。与原来种植农作物等相比,这些年家庭收入增加,已达小康水平。据报道,该市其他区县类似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还有几处,这对于乡村振兴有积极意义。
案例二 “三瓜公社”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半汤镇。过去,这里的村民以传统农田耕种为生,守着绿水青山,过着贫穷的日子。2015年,安徽某企业整合当地的农田、湿地、林地、旧民宅、手工作坊等资源,重点打造“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村”“西瓜美食村”三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村。如今的“三瓜公社”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带动周边众多的村庄发展。
案例三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以农村旅游为主导产业,挖掘本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开发农家乐、民宿、观光果园等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以上述案例为切入点,在解读案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我的家乡有什么资源,资源的区位优势在哪里”“哪些资源可以被整合再利用”“什么样的产业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动力”等问题,让学生在深度挖掘家乡丰富的资源中,培养热爱家乡的意识,增强建设家乡的热情,进而对创新创业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依托项目,积极开展实践
将乡村振兴战略内化为培养“双创”人才的职业素养则必须通过实践教育。实践是对创新创业能力意识、创新创业行为自律等诸多方面进行的检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建议将实践的内涵提高到行动落实层面,从而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独立认识世界、独立生存的本领。乡村开发项目以濉溪县为例。首先,创设问题情境,选择项目类别。然后,明确项目岗位职责并对任务实施细则化。最后,总结反思。以濉溪縣千年古镇临涣镇为例,设计“我与临涣共发展”的主题,让学生积极调查古镇目前现有的特色区域点,围绕石榴种植、茶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乡村旅游小镇建设等主题撰写创业计划书,并对计划书中提供的相应工作岗位进行描述,建立健全企业规范的流程化作业、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以高中地理知识为前提,融合管理科学、金融学、法学等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多种技能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难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让学生在调研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处于“职业启蒙”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意义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的最后一步是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下表对学生完成计划书过程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自评。
过程评价指标体系
水平及表现具体描述得分
第一级:简单了解简单处理信息,且信息来源不广;设计方案简单,创新性一般;团队成员之间不能积极沟通协调,参与过程中不能进行反思总结。
第二级:积极思考能对较为复杂的信息筛选加工;设计方案有一定的创新性;主动参与团队活动,偶尔对团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帮助解决;参与过程中能进行反思总结。
第三极:分析利用能够结合调研信息进行创业方案设计,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可行性;积极参与团队工作,接受其他成员的意见或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
四、总结与反思
目前,“双创”人才培养局限于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范畴,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亦需要进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之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愈发重要。
而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育工作者,应基于时代使命和价值维度的出发点,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着眼高中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较高的职业理想。将“双创”精神纳入课程体系,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案例,深度挖掘创新创业文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双创”平台,建立实训平台,让学生能在“真实”环境中逐步理解乡村振兴国家大战略,并接受“双创”精神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