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勇
摘要:近几十年来,安徽宣城市在城乡基本建设中发现了不少唐宋名窑瓷器产品,其中青白瓷器数量可观。本文介绍宣城市出土的几件青白瓷,分析其工艺、胎釉、造型和纹饰特点,认为它们大多为宋代景德镇窑产品,也有景德镇窑系中南丰窑产品。
关键词:宣城;出土;青白釉;瓷器
宣城地处皖东南,秦始置县,汉初设郡,相沿2000多年,历代均为郡、州、府城,素为上州名郡、文献之邦。唐宋时期,随着江南的开发,宣城的经济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省内外的陶瓷窑场在宣城境内遗留下大量珍品。近几十年来,在城乡基本建设中发现了不少唐宋名窑瓷器产品,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精品甚多。现选择出土的部分宋代青白瓷略作介绍和探析。
(一)刻花梅瓶
1980年,泾县桃花潭镇包合村出土了刻花梅瓶。此瓶小口外卷,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有盖。肩部和近足处刻画弦纹,弦纹间满饰缠枝花纹。盖作拱顶,斜直壁,外撇口,内部无釉,盖上部刻画两道弦纹,盖顶饰卷草纹。白胎,胎骨较厚。施青白釉,细润光洁。高24.5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8.7厘米,现藏于泾县文管所(图1)。
(二)水波纹碗
1985年宁国城区出土。圆唇,侈口,斜直壁,矮圈足,整体如斗笠。碗内底饰漩涡纹,由碗底至碗口刻划水波纹,纹饰清晰细腻。施青白釉,釉面细润光洁,釉色泛青如碧玉,底部露胎,胎质坚致,高6.6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5.5厘米,现藏于宁国市博物馆(图2)。
(三)双婴卧莲纹枕
1986年泾县泾川镇岩潭村出土。银锭形,中凹,两端翘起。枕四面饰有随枕形的凸弦纹三道,弦纹内刻画两个婴孩蜷腿跷脚,赤身相对,仰卧于莲花之上,空隙处布满连珠纹,枕两端饰凸弦纹边框,四角作“兆”字状内伸,框内刻画缠枝莲纹,一端一侧中部有一出气孔,四角有窑具支烧痕。胎较薄,胎质细白,施青白釉,釉色清亮,光泽度强,透明度高,高10.1厘米、长22.5厘米、宽11.5厘米,现藏于泾县文管所(图3)。
(四)葵口盘
1987年宣州螯峰路供电局工地出土。扁唇,五出葵口,折沿,斜壁,盘底平坦,矮圈足。白胎较薄,施青白釉,釉面有不规则开片,近足处和外底不施釉,内底有支钉痕,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图4)。
(五)印花纹盒
1989年宣州南郊出土。扁圆形,中腰开子母口,下壁内收,平底。盖面微鼓,模印折枝花纹。内外施青白釉,盖、盒口沿和近底处露白胎。盒高1.6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5.6厘米,盖高1.5厘米、口径6厘米,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图5)。
(六)瓜棱执壶
1991年宣州高桥乡宋墓出土,公安局刑警队追缴移交。尖唇,喇叭形口,长颈,斜肩,瓜棱腹,矮圈足。肩部一侧置管状细流,流口略弯,低于口沿,与流对应部位贴附扁条形执,执上有一长圆筒穿孔与口沿平。口沿下方和上腹部饰有凹弦纹,颈部下方饰凸棱纹,流下和执下的腹部刻画蝉纹。灰白胎,施青白釉,釉色光洁匀净。高15.6厘米、口径4.0厘米、底径5.6厘米,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图6)。
(七)芒口盏
1999年宣州溪口职高工地出土。圆唇,侈口,斜弧腹,圈足。白胎,较细膩,施青白釉,釉色光亮润洁,口部无釉。高4.6厘米、口径 11.7厘米、底径3.3厘米,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图7)。
(八)鸭纹碗
2001年宣州杨林乡飞桥村出土。圆唇,侈口,斜弧壁,圈足。外壁刻画两组莲瓣纹,内壁刻画鸭纹和水波纹。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面有细小开片,口沿处施酱釉,底部露灰白胎,胎质较粗松。高6.4厘米、口径14.3厘米、底径4.5厘米,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图8)。
(九)芒口碟
2004年宣州区狸桥镇明星村出土。方唇,侈口,浅直壁,平底。施青白釉,釉色泛青,口部无釉,白胎较细腻,高1.6厘米、口径 10.1厘米、底径7.4厘米。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图9)。
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因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一般习惯称之为“影青”。宣城出土的这几件青白瓷,种类较多,不仅有饮食器具盘碗、碟盏等,还有执壶、梅瓶、枕、盒等颇具时代特色的茶酒具、寝具等,它们在烧造工艺和造型技巧以及纹饰设计上,都有显著的特点。
(一)工艺
青白瓷的烧造一般以旋坯为主,拉坯为辅,采用一个匣钵和一件坯钵的仰造法,器物间采用垫饼、垫圈、垫柱间隔,器物多底部无釉,如水波纹盏,圈足底部留下圆形黄褐色印痕,婴戏纹枕的一端留有明显的支柱垫烧钉痕;梅瓶和执壶采用分段模制,然后拼接而成,器内留有拼接痕迹,器表涂抹平整;少数器物如芒口碟、芒口碗等,采用“覆烧法”烧造,口部无釉;个别器物如葵口盘则是延续五代时期的烧造工艺“支钉叠烧法”,器内有支钉痕迹。
(二)胎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