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青,朱 祎
(江苏开放大学 a.信息工程学院;b.教务处,南京 210019)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由此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蕴含着新时代赋予的时代意义,并成为当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2019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培育和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人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的主要阵地,应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并贯穿高职学生人才培育的全过程,注重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在我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一定技艺技能,从事体力劳动或特定职业的阶层。在国外,“工匠”是指从事手工业、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技术技能人员[1]。“工匠精神”则是指从业者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职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批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作为技术支撑。如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更赋有时代意义和多元意义。北京大学董志勇教授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2]。叶美兰等提出工匠精神包含四维意蕴: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3]。李小鲁认为工匠精神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方的结合[4]。本研究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应从职业认同、职业能力、职业态度、职业品质四个要素进行评价和诠释。职业认同包括对所从事岗位、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职业能力包括刻苦钻研的学习能力、功底深厚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实践能力;职业态度包括追求卓越的严谨意识、耐心执着的专注意识、爱岗奉献的敬业意识;职业品质包括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不断突破的创新精神、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
1.社会观念对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角色认同的冲击
工匠精神的培育迫切需要社会对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的角色认同。而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使得一些人认为读书可以进入仕途,成为管理者,而工匠则属下等阶层。这种思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职业价值观[5]。还有人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底层,是高考落榜生的无奈之选,高职学生是“高考失败者”[6]。这些观念有碍于高职学生热爱自己所学专业,认同自己今后的职业角色,更无从谈起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此外,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唯“学历论”、“名校论”,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甚至必须是“双一流”高校,致使许多高职学生失去优质工作岗位。此外,高职毕业生工作薪酬和个人发展都无法与高学历、名校学生相比。这些社会现象会使部分高职学生放弃从事技术技能型“蓝领”工作的机会,更愿意选择“转本升学”,自然对工匠人才的角色定位无法认同,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
2.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工匠精神培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往往根据企业对生产劳动力的需求,片面追求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偏向于标准化、机械化操作的劳动力,对学生发展过程中专注认真、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的培育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的规划和设计。这样的教育理念容易削弱高职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认同,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阻碍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在课程设置中,部分高职院校未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认知和品质培育作为重要内容系统地纳入教学设计和实施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相关教学大多依托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以及专业讲座开展。在校企合作中,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尚未健全。企业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制定环节中参与度不高,没有共同设计和开发“教学+实践+实习”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得优质企业文化和育人理念未能很好地融入职业人才培育全过程[6]。校企合作的表面化和形式化,无法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优质平台和良好环境,严重弱化了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
3.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工匠精神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是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的效果。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意义和重要性的充分认识。部分教师认为教好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单一、枯燥的授课方式,没有很好地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没能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工匠元素。其次,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高技术技能实践型师资力量匮乏。很多中青年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缺乏走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新技术、新技能、新理念的实践及培训,其专业实践和动手能力与一线技术能手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在专业实践中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这都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品质。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未能引进企业能工巧匠、技术能手来解决师资队伍中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提升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效,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提升师资队伍在工匠精神培养和传承方面的能力。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各级各类学校落地劳动教育提出了指导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后,各类学校先后推出了适合本校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并进行相关学术研究。
1.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家仁认为,劳动教育应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职业素质培育要求,从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角度去培育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情感、劳动品格和习惯、劳动知识和技能[7]。梅纪萍认为,劳动教育是在劳动中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培育全方位发展的技术技能劳动人才的综合教育[8]。董杰和连晓庆认为,劳动教育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爱劳动和会劳动[9]。郝天聪认为,劳动教育是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的“同频共振”[10]。综上,本研究认为,劳动教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锻炼扎实的劳动技能,培育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甘于平凡、乐于奉献、喜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劳动素养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提升的综合教育。
2.高职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的现实意义
将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价值、意义对比发现,两者的最终教育目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共同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和情感,即认同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建立对劳动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共同目标之二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劳动品质和习惯,即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共同目标之三在于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锻炼技术技能、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培育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经对比分析发现,在工匠精神培育维度中,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的培育是基础要求,工匠精神还包含着耐心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传承创新的工匠元素。这些元素的内涵明显高于劳动教育中蕴含的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等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元素。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培育是劳动教育更高、更深层次的目标追求[11]。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劳动教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础。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是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培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1.提升高职学生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角色认同感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不可或缺的职业素质,而高职学生对工匠人才角色的认同是工匠精神传承和培育的基础保障。全社会应将提升高职学生对工匠人才身份认同感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首要任务。首先,社会应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劳动事迹,播放劳动教育相关纪录片,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促使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尊重匠人”的文化氛围。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理解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特色、专业特点开设劳动教育系列必修通识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系统地开展课堂教学。通过鲜活的劳动案例和感人的工匠故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价值和工匠文化,领悟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魅力,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升学生对工匠人才角色的认同感。再次,政府应该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制度改革,赋予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社会地位,打通工匠人才“高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研究生”专属学历提升通道,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成为工匠人才的自信心[12]。最后,用人单位应降低技术技能岗位入职门槛,并保障工匠人才享受和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同等的薪资待遇和岗位晋升途径,让高职学生感受到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是受社会重视的、值得被尊敬的,从而坚定其成为工匠人才的决心。
2.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工匠精神育人效果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不能仅仅依靠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来实现,应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劳动实践中培育劳动精神、传承匠心文化,从而提升工匠精神育人效果。第一,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深挖课程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元素和匠心文化元素,通过“专业知识+劳动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育人效果,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劳动意识,掌握劳动知识,感悟劳动精神,培养工匠精神。第二,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加大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劳动实践机会,培育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实训、实习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品格、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训练与培育。第三,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竞赛、科学研究相融合。高职院校教师应结合专业特色,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科学研究,如“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RoboCom”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并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竞赛、科学研究相融合。在备赛的过程中,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对专业实践的热情,体会劳动实践的价值,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培育团队合作精神[13]。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培育学生吃苦耐劳、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
3.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劳动教育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改革发展的大趋势。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化工匠精神培育理念,积极探索基于劳动教育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形成“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重”的育人长效机制。学校和企业双方应加强合作,深度融合,将企业蕴藏的优质文化、劳动元素、职业理念、职业使命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双方根据岗位要求及行业需求共同制定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培育方案,共同进行学科专业建设,共同制定课程评价体系,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和教材,共同建设信息教学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实训项目,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发科学研究平台,共同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师资团队,激励企业对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劳动实践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14]。
4.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劳动教育助推工匠精神培育
高职教师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力军,优质的师资团队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最根本的保障。高职院校应该全力构建一支师德品质高尚、专业技术过硬、实践技艺精悍的专兼职劳动教育师资团队。首先,提高全体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在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通过“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报告会和培训会,“劳动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让教师在情感上、认知上认同劳动的重要地位,感受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领略工匠精神的魅力,并将其内化为行动上的认同,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优化劳动教育师资团队结构。高职院校应对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打造基于劳动教育的师资团队。第一,劳动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可由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学工部教师等职工代表组成。思政教师和学工部教师负责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的授课工作,专业课教师负责专业课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大国工匠进校园”柔性引进人才机制,聘请“行业技能大师”、“企业能工巧匠”为学校客座教授、专业劳动实践教师,打造劳动教育兼职师资队伍。名师、巧匠通过将高超技艺和实战经验带入课堂教学及实训实践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此强化劳动实践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并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坊”、“名匠工作室”搭建校外教育平台,提升工匠精神培育效果。最后,完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的培育机制。针对部分教师工匠意识淡薄、实践能力弱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打通专业教师轮流进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实操培训的通道,探索推进优质企业技能大师为教师传授技艺培训项目[15],促使教师在企业实践培训中,感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工匠意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探索将劳动教育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方法和路径,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5.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
校园是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优良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浓厚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第一,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应定期邀请劳动模范、行业名师、企业名匠等榜样人物进校园,举办个人劳动故事报告会、劳动教育主题讲座、工匠精神主题班会系列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劳模、名师和名匠,感受劳动价值和工匠情怀。通过现代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校园网、校园公众号、校园App等,定期推送大国工匠、行业名师、杰出校友、校园劳模等个人劳动事迹和成长经历,对榜样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借助榜样的力量营造劳动教育文化氛围。第二,开展形式多样且蕴含“劳动”元素的文化和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主题演讲、征文、辩论赛活动,以及劳动成果展示活动,强化劳动文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意义。借助重要节日和特殊日子,如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学雷锋纪念日等,开展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不怕吃苦、奉献社会的劳动价值观[13]。通过学校各类社团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快乐,领略劳动的魅力,培育自身的工匠精神。第三,将劳动教育元素注入校园景观建设中,打造蕴含工匠精神元素的文化角。例如,在校园中塑造大国工匠雕像,设立名匠和劳模事迹贡献展览橱窗和宣传栏,建立各类竞赛优秀作品陈列室,电子屏滚动播出蕴含“劳动伟大、劳动高尚”意义的校风校训等,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接受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匠精神已成为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必备的优秀品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积极开拓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渠道,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的契合点,将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让劳动教育助推工匠精神培育,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