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倩
(中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民族类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使命。目前,民族类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稳定在60%以上,且毕业生就业大多流向民族地区[1]。这些毕业生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更是地区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传播的排头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凝练出来的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修养,传统道德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思想结晶,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忠恕谦冲、中和诚敬及勤俭理智等知行合一的理想人格追求[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智慧,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生哲理与道德内涵,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宝贵的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以及华夏大地各民族发展融合过程中凝练的思想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是推动华夏民族数千年来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不仅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也对当代大学生之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凝练出来的文化精华,包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然而,现今很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重视和关注,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西方文化的输入过程中暗藏着广泛的意识形态渗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入新鲜活力,还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中思想精华滋养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使我国在数千年来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间断的存续文明。在经济社会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愈加剧烈。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急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免受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蚀。因此,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既是对思政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拓展,又可为课程思政增添趣味性,在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既可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又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一个人的思想状态决定了他对事物和世界的认知水平,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的价值观。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经济利益,个人利己主义思想愈发严重,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大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窗口期,是人生成长道路的转折点,因此这个时期的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历数千年后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因此,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德育文化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同时,德育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修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传统道德文化内容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使其形成宽容、诚信、谦虚的良好品格。
当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人们日益渐涨的物质追求,而精神思想层面则日渐浮躁而务虚。很多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识,也没有了解和学习的意愿。殊不知,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最珍贵的宝库,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着力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勤劳勇敢、自强自立的优秀品格和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加强思想引领作用。
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华夏大地各民族相互融合统一的过程。先秦时期所谓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实际也都是华夏先祖伏羲、黄帝、蚩尤等后代,在后续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融合成华夏各民族。在此过程中,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经过沉淀、凝练,逐渐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形成告诉我们,只有中华民族同心协力、万众一心,才可以凝聚向心力,铸牢抵御侵略的钢铁长城。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形成,也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鲜活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支撑国家和民族保持团结、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民族团结思想,尊崇“尚和合,求大同”的和平主义理念,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中相融合,有利于提升各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继而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以往除了特定的相关专业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主要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展开。在该形式下,仅有部分感兴趣的学生会选修学习,加上选修课的修习要求通常较低,难以取得较好的文化传播和思政教育效果。从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思政方面的融合度仍然较小,仅有凝练的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得到了有效传播。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在其思想教育的政治特性,更重要的是,应该强调其作为中华传统德育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高校文科类专业的教师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而理工科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入上存在一定困难。虽然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深厚的思政专业素养,但如果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也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融合的主动性。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指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6]。同时,《准则》中对新时代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高校教师以“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因此,高校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既是出于自身师德师风的学习需要,也是直接决定了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因而,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政教学内容,高校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文籍,解读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文化的内涵,提升个人的传统文化素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依据经史子集中的精神内涵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栋梁,其所具备的精神思想和价值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甚至会影响其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高校教师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将其中的思想理念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使之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贯彻党的思政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引入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和经典的故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并用以解决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这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民族使命感。
当前,高校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倾向于讲授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知识,而弱化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作为高校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巧妙合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同时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特征的切入点和融合路径。例如,教师可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经典故事来解析教材中的观点,将抽象的文化哲理赋予形象具体的人和事,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是一堂有效的思政教育课和文化传播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另外,教师还应运用新的教学观和方法论,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搜集文化视频等案例资料,将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手段以更生动的形式予以呈现,以实现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向现代立德树人教育迈进,进而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同步提升的最终目的。
榜样人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最佳、最直接的体现。在民族危难时期,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救国救亡。在和平发展的当下,也有众多榜样人物鞠躬尽瘁、奉献牺牲,成为共和国的脊梁。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时代楷模、大国工匠及榜样科学家等事迹纳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通过经典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真实案例的设置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康乐观的学习生活方式,同时还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在此基础上,不断吸纳新的时代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更符合当代民族发展的需要。
少数民族文化是地区独特的文化和思想的缩影,在民族地区具有传承性和本源影响。民族类院校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过程时,应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形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江沿岸岩壁上的花山岩画,是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时所刻下的岩画,这一文化瑰宝即是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创作素材[7]。又如,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山歌、舞蹈、服饰及建筑等均可作为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素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课程思政中的穿插与融合,既可加深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够促进各民族学生间的相互了解,提升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学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民族类院校的教师在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华融入教学内容,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该科基本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转化凝练为文化思想。这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为民族地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