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观察

2024-04-24 13:28吉学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6期
关键词:阴性检出率脑梗死

吉学江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贵州 六盘水 553000)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梗死类型,主要由脑局部小动脉及深穿支动脉狭窄或痉挛,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当坏死病灶被清除或吸收后留下空隙,即称之为腔隙性脑梗死[1]。本病可单发,也可多发,病灶大多较小,直径在20 mm 以内,特别在发病早期,由于病灶微小,引发的神经缺损症状较轻或不典型,临床容易发生漏诊误诊[2]。临床统计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20%~30%,若未得到及时诊治,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可危及生命[3]。早期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主要的诊断方法,CT 和核磁共振(MRI)均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各具优点。两者显像原理不同,CT 对空间、时间的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病灶,具有无创、快捷、简便等优点[4]。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对病灶的显像效果更好,能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检查时效性相对较差,费用也更高[5]。本研究进一步对比CT 和MRI 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3 年2 月在我院治疗的500 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3 例,女237 例,年龄37 ~93 岁,平均年龄(64.9±3)岁,主诉有口眼歪斜、恶心呕吐、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

纳入标准:(1)均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6]中的标准来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根据这个共识进行诊断);(2)均行CT 及MRI 检查;(3)年龄≥18 岁;(4)均为首次发病;(5)临床诊断结果由影像学、血生化结合症状、体征等共同进行诊断。

排除标准:(1)大面积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2)其他严重颅脑器质性疾病;(3)严重认知及意识障碍;(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对造影剂过敏或不耐受;(5)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1)CT 检查。选用美国GE 的64 排螺旋CT,患者平卧位,扫描范围为颅底到颅顶,选用轴扫描,基线为OM,层厚、层间隔均为5 mm,矩阵512×512,电流250 mAs,球管电压120 kV,共扫描24 层;若发现可疑病灶,局部放大后再次扫描,将图像薄层重建,重建层厚0.625 mm;对于病灶不典型者,行动态增强扫描,层厚0.625 mm,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1.5 ~2.0 mL/kg,速度3 mL/s,延迟20 s,动脉期、静脉期分别为30 s、50 ~60 s,视增强效果情况,最长延迟不超过360 s[7]。将图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观察病灶特点。

(2)MRI 检查。使用美国GE 的1.5 t MR 仪,患者仰卧位,常规横轴位DWI:TR/TE 在4000 /92.9 ms;层厚及层距为6 mm、2 mm,视野24 cm×24 cm,矩阵128×128,连续性扫描16 ~18 层,共激励1 次;T2FLAIR:TR/TE 7200/139 ms,层厚及层距为6 mm、2 mm,视野24 cm×24 cm,矩阵256×224,连续性扫描16 ~18 层,激励2 次。必要时加上矢状位,扫描序列T1WI:TR/TE 在2700 /20 ms 层厚及层距为6 mm、1 mm,视野24 cm×24 cm,矩阵256×192,连续性扫描15 ~19 层,共激励2 ~4 次;冠状位扫描T2WI:TR/TE在6900/136ms,层厚及层距为6 mm、2 mm,视野24 cm×24 cm,矩阵256×192,连续性扫描15 ~19 层,共激励2 ~4 次。TSET1WI:TR/TE 在320 /9 ms 序列分别在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实施增强扫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0.2 mmol/kg[8]。在各MRI 序列上观察病灶特点。

(3)图像诊断。两组均由工作经验5 年以上的影像科医生进行阅片诊断,若遇诊断结果不一致,协商一致进行诊断。

1.3 诊断标准

(1)MRI。病灶部位在DWI 加权图像上显示异常高信号;T2FLAIR 加权图像上显示异常高信号,T1加权像图像上出现低信号灶及T2出现高信号灶,病灶长、宽及层厚均≤10 mm[9];(2)CT。图像上可见低密度灶,病灶长、宽及层厚均≤10 mm。

1.4 观察指标

(1)记录检查时间、病灶直径、检查费用;(2)统计顶叶、额叶、丘脑、小脑、基底节、内囊、脑干等部位病灶的检出率;记录<5 mm、≥5 mm 病灶大小的检出率;(3)将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对照,记录阳性及阴性病例数;(4)计算各诊断效能指标,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检查指标比较

观察组检查时间长于对照组,病灶直径小于对照组,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检查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检查指标比较(±s)

组别检查时间(min)病灶直径(mm)检查费用(元)对照组(n=500)8.56±2.3711.13±3.48310.46±8.35观察组(n=500)20.14±5.628.02±3.151005.76±9.83 t 值42.45414.8151205.436 P 值0.0000.0000.000

2.2 两组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病灶大小检查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顶叶、额叶、丘脑、小脑、基底节、内囊、脑干等部位病灶的检出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灶≥5 mm 的检出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病灶大小检查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对照

临床诊断结果中,阳性402 例,阴性98 例;观察组中,阳性397 例(真阳性394 例,假阳性3 例),阴性103 例(真阴性95 例,假阴性8 例);对照组中,阳性341 例(真阳性322 例,假阳性19 例),阴性159例(真阴性79 例,假阴性80 例),见表3。

表3 两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对照(n)

2.4 两组诊断效能比较

观察组各项诊断效能指标均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诊断效能比较[%(n)]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根据发病部位、病灶大小不同,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一般会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感觉及活动障碍等。本病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所致微血管病变有关,表现为颅脑小动脉及穿支动脉狭窄、堵塞,引发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由于早期病灶较小,大多症状不明显,常导致临床漏诊或误诊,甚至贻误治疗时机,危及患者生命。

CT 具有检查快速、简便、无创等优势,对空间、时间及密度的分辨率较高,扫描范围广,能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及病变性质,还可对可疑病灶进行放大扫描、增强扫描,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从而提高病灶显示的清晰度。在典型的腔隙性脑梗死CT 图像上可见低密度病灶,且直径一般小于10 mm。同时,CT 检查受影响因素较少,定量研究相对简单,对影像学医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利于早期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CT 检查时间受患者发病至来院时间影响,若发病时间 较早,则可导致脑组织病灶改变不明显,而CT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一般,此时常难以在CT图像发现病灶,导致有一定漏诊或误诊率。相关研究证实,CT 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一般,大多在发病24 h 后才能在CT 图像上显示出清晰病灶特点。同时,CT 难以有效显示后颅凹病变,也不利于鉴别诊断。

MRI 也是重要的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方法,其成像原理与CT 有明显差异。与CT 成像效果相比,MRI 的优势更为明显,具有组织分辨率更高、成像参数多、图像清晰度高等特点,能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血管之间的密度差,并可对比显示脑白质、脑灰质之间的关系[10]。同时,MRI 对微小病灶的敏感度更高,能多方位、多序列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特点,且在发病早期即可显示出病灶信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临床研究证实,MRI 对微小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病3 h 后即可在DWI 序列上显示出病灶信息。而在MRI 常规序列图像上,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特点。另有研究显示,MRI 能够获取更为全面的病灶信息,早期即可清晰显示病灶,有助于临床早期明确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是临床重要的诊断方法。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各项检查指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病灶大小检查情况、诊断结果对照、诊断效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与CT 相比,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更好,对微小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更高,能准确显示病灶信息,提高诊断效果。但MRI 的检查时间相对较长,费用也相对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先行CT 检查,若无法明确诊断,再进行MRI 检查。

综上所述,MRI 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更好,诊断效能更高,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更多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阴性检出率脑梗死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