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星 袁绍晚
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外景照
近年来,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提出的“三个走向”的重要论述,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推动广州市城建档案数字化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2021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这为城建档案数字化走向依法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向上与上位法保持衔接,有序推进与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制度文件“立改废释”工作。重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上位法,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多次修订完善《广州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创新建设工程档案数字化闭环管理模式:事前监管,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审批替代型承诺已实现100%覆盖;事中监管,建立完善信用记录,对失信行为建档留痕,提高抽查检测的精准性;事后监管,将信用信息嵌入日常业务流程,实现闭环管理。
向下走深走细,扎实完善城建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使其更具指导性、操作性、可行性。先后参编团体行业标准《建设工程档案在线接收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归档规范》、广州市地方标准《建设工程档案编制规范》《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档案编制规范》《城市建设声像电子文件收集与归档规范》。
数字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基于全球数字化转型而提出的开放包容、主体多元价值理念,为城建档案数字化由封闭走向开放提供了理念支撑。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在培训课程、系统平台、项目众包、数字资源等方面走向开放,允许主体多元参与城建档案数字化共同体。
推行线上宣贯培训,从单一地“面对面”教学转变为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进行,培养档案数字化社会受众主体。围绕建设工程档案数字化标准,制作了“建设工程城建档案验收和报送流程及要求”“建设工程档案编制要求”“建设工程档案在线上传课程”等7 个专题动画微课程。这些课程已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众号、“广东省新南方职业培训学院继续培训网站”发布。
开放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数字化责任主体范围由城建档案馆扩大至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通过“广州市城乡建设档案监督、指导及验收业务管理系统”,搭建了面向市、区两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及各参建单位的建设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开放电子档案上传、智能组卷、在线审核和移交等系统功能,推动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和移交过程中由“以纸为主”向“纸电并举、以电为主”的转变。
引入项目众包方式,发动广大摄影爱好者以慧眼发现羊城的美好,用镜头留住时光的脚步,让快门记录城市的变迁。一是连续举办四届“城市与人”广州城市摄影大赛,推进精品城建图片库建设,尤其是第四届“城市与人”广州城市摄影大赛,收到投稿作品4542 组,评出优秀作品131 组;二是聘用社会摄影师,加大对重点发展片区、重点工程和传统村落的拍摄和收集,收集照片约4 千张、视频约600 分钟。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历史文化保护重要指示的城建档案工作探索,聚焦城市文脉保护利用,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档案文化精品,服务档案文化利用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和档案文化需求。先后完成《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南沙高质量发展图片展》《回望四十年 奋进新征程——城建档案见证名城发展40 年图片展》,用照片档案生动反映新时代广州城市规划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在推进城建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城建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守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本源,实施科技兴档工程,以档案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城建档案数字化科技新高地。
提升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能力,切实保障档案数字资源安全。一是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环境引入可信技术,采用了区块链、电子签章和北斗卫星时间服务技术,联合保护建设工程档案数字化事务的可信,为推动城建档案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奠定基础。二是建设冷存储备份中心,整合档案机器人、智能存储装备、生物特征识别等数字化技术,实现档案数字资源冷存储全流程智能化、无人化监控管理。
推进档案保管数字治理,为档案数字化支撑数字政府创新建设提供示范。数字技术赋能城建档案防篡改安全可控流转,“双轨一体防篡改,打造城建档案馆‘数字信任’”案例,获评2023 第二届“粤有数”优秀案例。案例创新运用三层哈希校验技术设计档案防篡改标签,打造实体及电子档案“双轨一体”校验系统,实现档案文件“收管存用”全生命周期从主体信任到数字技术信任的跨越性转变。
推进科技创新与档案业务深度融合,探索数字档案科技项目创新发展路径,助力档案数字化工作转型升级。一是承担《“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广州建设项目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城建档案资源共享模式与协作机制研究——以广州佛山为例》《一线城市红色建筑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等多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二是参与国家档案局8 家首批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功联合中山大学等单位共建“数据归档与档案安全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城建档案系统唯一参与国家级档案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单位。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管好城建档案,完善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城建档案移交履约信用监管机制,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部署,以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为切入点,紧跟“数字住建”“数字档案”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数字赋能管理作用,紧盯“加快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鼎力支撑城市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及档案“共享率、进馆率、数字化率”3 个主要指标,把牢“好·用、网·收、数·存、智·管、乐·学”5 个抓手,以数字化带动城建档案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释放城建档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推动广州市城建档案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广州电视塔及周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