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支持下新型医养一体化效应

2024-04-24 12:57张玲杨绍杰邢曙光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阿尔茨海默病人口老龄化

张玲 杨绍杰 邢曙光

[摘要]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康养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传统的居家康养方式虽有其优点,但由于缺乏医疗支撑,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为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支持。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选取部分患者开展新型医养一体化研究,证实在互联网医疗支持下,医疗机构可整合资源为病患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医疗资源效能,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新型医养一体化已经得到了国家政策和法律层面的肯定,但也面临医疗机构满足病患需求能力不够、医疗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和各类经济 社会组织参与有限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互联网医疗;阿尔茨海默病;医养一体化;居家康养

中图分类号:D669.6;R1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63(2024)02-0039-08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4.02.005

引言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系脑结构衰退而产生,无法通过临床治疗逆转[1]。这一疾病为个人、家庭和全社会带来很大的困扰,已成为我国第五大致死病因。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痴呆患者有1507万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例[2]。基于传统观念、文化习俗、经济状况等原因,我国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主要在家中养老,由身边亲属进行照料,这种居家养老方式有其积极效果,但同时由于专业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的缺乏,患者本人和家属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疾病折磨。国家卫健委2020年《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提出,要积极搭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促进全社会的健康和谐。

2022年,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选择了50例居家康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了网上

微信群,依托互联网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医疗知识普及和干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新型居家康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医疗支持下的新型医养一体化是一种可行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生理和生活水平。

一、互联网醫疗支持居家康养的发展背景

医养一体化通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了社会资源利用的更优化。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深刻的改变着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也影响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医养一体化的运行方式。

(一)互联网医疗的迅猛发展

在传统医疗领域,互联网技术也正在获得广泛应用,并对传统医疗进行信息提升和要素重组,进一步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形成了互联网医疗的新形态。互联网医疗目前在全世界备受关注,在中国也在蓬勃发展中。2015年我国移动医疗APP已达到2000款以上[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数已经达到了10.67亿,互联网在全社会普及率达到75.6%,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较2021年12月增长6466万,占网民整体的34.0%[4]。

互联网医疗可以较好提高病患居家康养水平。互联网技术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创新和变革。陈施杭等(2022)[5]、周玉玲等(2020)[6]、张婷婷等(2021)[7]研究发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通过开展线上诊疗、互动答疑、线下互联互通,较传统医疗上门服务可以更有效整合医疗和社会资源,创造一种集康复、医疗、养老等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医养结合方式。

(二)在阿尔茨海默病康养领域,互联网医疗已广泛运用于病患护理过程中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护理领域。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之前,社区护士上门进行护理指导的传统居家护理干预,已被证明对于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有积极影响,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缓认知功能减退。马航霞等(2022)[8]、燕杏钰等(2021)[9]发现,在互联网时代,移动健康对阿尔茨海默病人护理有着“易于获取、便于使用、成本低、效率高、能为老年痴呆病人带来一系列临床益处等优点”。这些优点主要体现在阿尔茨海默病人借助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技术,更易于获取医疗资源和信息,照料者也可以借助这些技术进行远程监控、获取风险警报等方面。白萌等(2020)[10]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病人建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配备穿戴设备以及时采集血压、心率等信息,建立电子档案进行健康状况监控和适时干预等,有效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

(三)当前互联网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中的应用有局限性

阿尔茨海默病发展的不可逆性和渐进性,使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应该也是当前互联网技术应用集中在护理领域的基本原因。但阿尔茨海默病患毕竟是在患病进行时中,居家康养时病患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对其疾病的控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并不是“互联网+护理”就能解决的,需要融诊疗服务、健康管理、保健服务等为一体的互联网医疗的充分开展。此外,在阿尔茨海默病患的日常照料中,其照料者背负较大心理负担,易于出现抑郁症等心理疾病[11-12]。因此,对于照料者的关注也应是阿尔茨海默病人居家康养领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对互联网医疗的广泛需求

互联网医疗进一步应用到阿尔茨海默病患居家康养全过程,是病患和家属的迫切需求。此问题也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并在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引导措施。

(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属的强烈需求

目前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仍然偏低,公众对该病认知程度不足,相当部分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自身患病情况并不清晰,甚至在患病初期羞于启齿。互联网医疗为患者提供了咨询服务平台,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增强治疗信心。同时网络社交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拘束,打破社交障碍,使交流更加坦诚,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增加社会互动,减少社会疏离。

患者家属对互联网医疗需求也非常强烈。在我国大部分患者依靠家庭成员的照顾,因此,如何帮助照顾者掌握科学防治知识,增进其对病患和疾病的了解,提高其照顾水平,是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展的重要途径。部分家属对于病症的治疗缺乏一些基本常识,无法从容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且由于患者长期出现的精神症状以及行为障碍,导致照顾者面临不同方面的压力,家属常常处于焦虑之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国内一项调查显示照顾者中约57%为全天陪同,将近2/3的照顾者表示感到轻度及以上的负担,并且对疾病的了解有限。互联网医疗通过网络以及多媒体等方式,可以指导家属判断患者疾病状况,学习相关技能,给家属以较大的信心和安抚,引导他们不再将照顾患者当作一种负担,比较坦然的接受患者病情,从而有助于家属的心身健康。

(二)医疗机构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提供阿尔茨海默病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公益性的要求。通过互联网医疗,医疗机构更能发挥其自身资源效能。目前一方面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医疗资源有限,人们不愿意去求医问诊,病床空置、手术台空置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则是一些知名医院医疗资源高度紧张,有医生但却没床位,病患就医和手术需要长时间排队。借助互联网技术,医疗机构可以充分利用院内医疗资源,整合数量巨大的诊所和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资源,发挥好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用。

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领域,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使自身服务进一步深入患者家庭。我国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曾经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依托已有医疗资源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一种是医疗机构与网络公司合作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还有一种是设立专门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13]。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第三种模式过于虚拟化并不符合国家要求。不过基于前两种模式,医疗机构依然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和连锁药店等进行有效对接,在偏远地区建设检验中心、心电图室等,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双向就诊、医疗协同。

(三)国家政策法律环境的积极支持

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中的开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一系列政策和法律不断出台。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2018年4月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文件对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空间和内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化、药品供应的保障、医疗保障的结算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推动了我国互联网药疗的发展与规范。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4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贯彻落实国务院规定,又于2020年9月又发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对以阿尔茨海默病患为主体的老年痴呆病防治做出了全面部署,互联网医疗被委以重任。我国互联網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人居家康养应用中的规范体系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健全完善中。

三、互联网医疗支持下新型医养一体化的积极效应

深入揭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医养结合的具体规律,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的新方式,能更好地满足病患及其家庭需求,为医疗机构开展相关服务提供依据。为深入探讨互联网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中的应用规律,2022年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成立专门课题组,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医疗干预,通过具体个案观察分析这种新型医养一体化的运营过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获得相关数据,并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干预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课题组研究表明,互联网医疗以个性化服务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综合提供中医、西医、心理卫生、护理等各方面专业服务,畅通病患家庭与医疗机构沟通渠道,能够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居家康养质量。

(一)研究过程

课题组与病患搭建了即时沟通网络平台。课题组选择了2021年1月—2022年6月前来该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居家康养的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他们的家属,创建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专用微信群。微信群里包含有管理小组成员、患者和照顾者。50名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55—93岁,病程1—19年。照顾者50名,年龄22—75岁。

课题组组建了专门的管理小组,成员中包括了该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中医科、睡眠专科医生以及社区医生、信息管理、管理法学技术人员,课题组负责人作为微信群的管理人员。管理小组为患者制定了综合管理方案,内容包括了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睡眠治疗、中医治疗等各个方面。

在提供服务方面,管理小组成员负责即时在微信群中,对患者及照顾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做出解答。他们根据国家诊疗指南、既有研究成果及工作经验,制定了综合管理方案。方案共包含12个主题,每周分主题提供服务,共进行3个月,包括了理论知识、专业视频指导、信息实践等。

同时,管理小组还坚持每周1次线上视频问诊,每次持续时间15分钟。管理小组鼓励患者及照顾者以网络检测系统或录制视频的方式,定期上传患者的情况,以便管理小组调整干预方案。管理小组还结合医院公众号平台及院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平台,不定时以视频、图片、文字方式向病患及其家属发放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相关的最新进展。

(二)工作效果

本次研究之初,该院课题组经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困扰家属的主要问题是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夜间睡眠障碍。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家属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心理等负担。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医疗干预后患者精神症状、睡眠障碍情况,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均优于干预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负担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干预前。

1.病患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管理小组根据每个阿尔茨海默患者具体情况,一对一制定诊疗方案,帮助其制定治疗和锻炼方法,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认识,提高其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拓展思维并增强患者记忆,改善认知功能。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知识普及,及时帮助阿尔茨海默患者认识疾病,了解疾病防治知识,帮助其树立战胜临床疾病的决心,消除不利情绪,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也提高了他们的临床依从性。

课题组从睡眠障碍、精神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的评分来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每项设10分制,睡眠及精神症状分数越大,病情越重;整体健康状况分数越小,病情越重。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评估病患精神症状、睡眠障碍情况,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均优于干预前。干预后病患总体健康状况有了一定改善(表1)。

2.家属状况改善明显

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質量,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患者情况,部分患者家庭在管理小组建议下安装了家用网络监测系统,这一系统可以适时监测患者情况,从而给家属提供了一定休息时间,在使患者更有尊严地生活的同时保证了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互联网帮助患者家属与医疗工作者建立了有效的互动渠道。在固定授课时间之外,患者家属与医疗工作者保持了频繁的交流,家属获得了可靠的医疗知识传授和心理支持,其决策能力和处理突发情况能力显著增强,孤独感、焦虑感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有所抑止。

课题组对家属的负担及焦虑指数变化给予了重点关注,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14]评定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变化。该量表有20项问题,采用4级(1—4)评分,主要统计指标为标准分,由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得分相加,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即得标准分,50分以上评为焦虑状态,总分越高,症状越重。又采用NovakSUGuest编制的照顾者负担量表(CBI)[15]来评定照顾者的负担情况,共设5个维度,主要是身体性负担、情感性负担、社交性负担、时间依赖性负担以及发展受限性负担,计有24个条目,每条目按照顾者负担的轻重分为0—4分,总分0—96分,分数越高表示照顾者负担越重。

考虑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家属造成的负担和导致照顾者情绪的变化,课题组重点选取负担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来评估照顾者被干预前后的变化。经过统计发现,照顾者的负担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干预前(表2)。

3.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方便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课题组成员在与病患和照顾者的沟通中对病患身心状态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拓展了专业技能,增加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专业服务赢得了病患及照顾者的信任,管理小组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在课题开展后,患者们享受到互联网医疗的好处后,经他们宣传、主动与课题组联系要求加入的患者络绎不绝。

课题开展提升了病患对医院和医疗救治的认可度。居家康养的患者及其家属有的对病情并不了解,有的虽有所了解但没有就医意愿或者很少到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互联网的便捷与互动性使人们减少了顾虑,增进了信任。患者和家属在初入群时,69.8%的病患和照顾者表示,只有在全面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时才会入院就诊。在经过课题组三个月的互联网医疗干预之后,77.4%的病患表示会进一步入院就诊。相关病患对承担课题研究的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认可度也进一步提高。

4.医疗资源得到充分运用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发现了医疗资源利用的广阔前景。医疗机构可以借助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网络,与病患家庭建立起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平台,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广大病患提供尽可能地医疗服务。成都市第八医院是成都市专门的老年专科医院,医院有开放床位1300余张,院内特设的阿尔茨海默中心有专门收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床位108张,每年收治病患1500人次。但这些资源仅仅面对成都市阿尔茨海默病人都是捉襟见肘。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医院打破资源瓶颈,深入社区和家庭,借助分级诊疗网络建立起覆盖更为广大区域和病患的阿尔茨海默网上诊治中心。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据研究,全球目前约有5000万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人,每年仅护理费用就达到4800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2亿人,每年护理费用将达到2万多亿美元[8]。这其中,中国将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人数量最多国家。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康养问题将是事关整个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问题。

课题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医疗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确有重要意义。新型医养一体化借助互联网技术,病患和家属可以得到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医疗支持,医疗机构也可以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充分整合医疗资源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周到细致的服务,从而实现二者的双赢。

与此同时,如何建立互联网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居家康养中应用的良性持久发展机制也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就全球经验来看,目前互联网医疗发展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迫切问题需要解决[16]。我国互联网医疗正在逐步规范之中,有较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在我国,互联网医疗支持下的新型医养一体化的有效开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一)医疗机构满足病患需求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就阿尔茨海默病人来讲,课题组的研究证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互联网医疗有着更加迫切的需要和较高的接受度。但就社会总体而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属对互联网医疗的知晓度、参与度和信任度仍然有限,这既需要加大对互联网医疗的宣传,也需要医疗机构能够设计出满足病患的特色和个性服务。此外,病患对网上医疗机构的辨别、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等也存有一定疑虑,这需要国家在互联网医疗的监管、信息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建设。

(二)医疗机构参与积极性需进一步激发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对于医疗机构自身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就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来看,医疗机构往往基于不同的所有制性质、任务使命而呈现出不同的运营状态。在我国,公立医院具有更强的公益性,拥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认可度,这决定了公立医院可以在互联网医疗市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今天更好地发挥出定海神针的作用。但公立医院同样面临医疗市场压力,其开展互联网医疗进行资源整合,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目前互联网医疗的诊疗费用标准、医保接入等尚待完善。课题组进行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线上服务,仍然是以公益性为主,医院所获经济效益甚微。公立医院尤其是知名医院本身资源紧张,如何发挥自身资源、技术和体制等优势,打破传统病人“门诊—住院”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手段将自身资源更加准确细致的投放到病患群体中,在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实现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摸索。

(三)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深度参与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阿尔茨海默病人居家康养需要一个良好的系统环境支持。在医疗机构之外,保险公司、医药公司、律师协会、社会公益组织等也是这个系统环境的重要组成。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并规范其运作,共同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及时获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的背景下,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的生活生存质量是国家战略导向和社会实际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力量的壮大为新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提供了条件。政府通过制定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可以引导和规范相关市场发展,实现病患、医疗机构的双赢。目前,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正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计划全面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通过设立微信公众平台,组建专业网络医疗队伍,开展线上公益健康知识讲座与宣传,建立线上医患互动反馈机制,实现患者诊疗流程的智能化、处方电子化,打造线上药房和全天侯互联网门诊,更好地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康养服务。相信借助互联网技术,居家康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将获得更为优化和精准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天朴,施海燕.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72-73.

[2] 任汝靜,殷鹏.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4):317-337.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3-02)[2023-06-30] .  https://www.cnnic.net.cn.

[4] 徐丽君,顾进华.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信息与电脑,2020,32(6):169-171.

[5] 陈施杭,黄旖宁.“互联网+”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3):35-38.

[6] 周玉玲,迟莲.我国互联网加医养结合模式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2020,18(32):4409-4412.

[7] 张婷婷,郭斌.“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医务社会工作作用探析[J].中国社会工作,2021(18):25-27.

[8] 马航霞,杨梦,林韦彤,等.移动健康在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2,36(15):2740-2744.

[9] 燕杏钰,刘艳丽,王沙沙,等.智慧医学在老年痴呆病人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35(3):454-457.

[10]    白萌,陈凌燕,贾康露,等.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居家照护对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8):1392-1394.

[11] 蒋平静,谭小林,程雪,等.主要照料者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沟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22,51(2):243-246.

[12] 武海燕,张守字,马丽,等.阿尔茨海默病照料者抑郁症危险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18,40(12):1134-1136.

[13] 王安其,郑雪倩.我国互联网医疗运行现状——基于3家医院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1),69-73.

[14] 王征宇,迟玉芬.焦虑自评量表(SAS)[J].上海精神医学,1984(2):73-74.

[15] 张慧芝,张睿,李峥.中文版照顾者负担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28):2972-2975.

[16] 王佳旺,李强翔,陈小元.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探析——基于多源流模型视角[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2,44(2):222-230.

[责任编辑:李仲先]

Effects of New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Integration with the Support of Internet

Medical Service:A Case Study of Home—based Care for Patients

Suffering Alzheimers Disease

ZHANG Ling1, YANG Shaojie1, XING Shuguang2

(1.Chengdu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083,Sichuan;

2.Sichuan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Sichuan)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the issue of care for patients suffering Alzheimers disease has drawn increasing amount of social attention.While traditional home-based care has its advantages,the absence of medical support has placed a heavy burden o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The emergence of internet medical service provides new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ome-based care for patients of Alzheimers disease. Studies regarding the integration of new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were conducted in Chengdu Eighth Peoples Hospital,confirming that with the support of internet medical services,medical institutions can integrate resource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services to patients,fully tap into the efficiency of medical resources,effectively improv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s,and better meet societal needs.The integration of new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erms of national policy and legislation,but it also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capacity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meet patient needs, inadequate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of medical institutions,and the limited involvement of var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which require further improvements.

Keywords:  population aging;Internet medical service;Alzheimers disease;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integration; home-based care

猜你喜欢
互联网医疗阿尔茨海默病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护概念的解析
琐琐葡萄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
HSP70敲低对AD转基因果蝇的神经保护作用
我国互联网医疗分析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互联网医疗”仍有许多风险和困难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