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强 王春林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在小学阶段教学此问题,主要目的是引導学生通过猜测、列表、画图、假设、转化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能力。笔者以画长方形图法帮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以画长方形图法直观地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师常用的画图法是用一个小圆圈代表鸡和兔的头,在圆圈的下面画2条或4条短线分别代表鸡脚的只数、兔脚的只数。这样的画图法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笼中动物的头数不能太多,否则画起来费时、费力。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引入画长方形图法(如图1)。
图1中,黑色、蓝色长方形的长分别代表鸡、兔的头数,宽分别代表每只鸡有2只脚、每只兔有4只脚,两个长方形长的和代表鸡和兔共有35个头,两个长方形的总面积代表鸡和兔的总脚数94只。这样就把“鸡兔同笼”问题转化成已知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与长的和,以及每个长方形的宽,求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
二、借助画长方形图法理解、掌握假设法
假设法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不少学生不明白“假设都是鸡(兔),先求出来的是兔(鸡)的只数”的道理。教师如果借助上面所画的长方形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把握假设法的本质,进而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
图1实际上是一个组合图形,求这样的组合图形面积,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种方法。其中,分割法和填补法正好与假设法的两种假设情况相对应,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假设法。
如图2,假设笼子里35只动物都是鸡,就把图中的长方形用红线横着分割一下。
上面组合图形被红线分成①和②两个长方形。长方形①的面积是“35×2=70”,就是有70只脚。长方形②的面积是“94-70=24”,就是比实际少了24只脚,需要增加兔的只数,同时对应减少鸡的只数。长方形②的宽是“4-2=2”,就是每增加1只兔即减少1只鸡,脚的总数增加2只。长方形②的长是“24÷2=12”,就是需要增加的兔的只数是12只。从长方形②中可以看出,先求出来的是兔的只数,最后用“35-12=23”求出鸡有23只。
再如,假设笼子里35只动物都是兔,如图3所示,把图中长方形左上角用黄线补一个小的长方形即长方形③,凑成一个大长方形。
图3
图3中,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是“35×4=140”,就是有140只脚。黄色长方形③的面积是“140-94=46”,就是比实际多了46只脚,需要减少兔的只数,同时对应增加鸡的只数。长方形③的宽是“4-2=2”,就是每减少1只兔即增加1只鸡,脚的总数减少2只。长方形③的长是“46÷2=23”,就是需要增加的鸡的只数是23只。从长方形③中可以看出,先求出来的是鸡的只数,最后用“35-23=12”求出兔的只数为12只。
假设法比较抽象,借助画长方形图,学生可以便捷地解决问题,把握假设法的本质。
三、拓展运用画长方形图法,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化学习,先引导学生拓展运用画长方形图法,使它成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主要方法,再引导学生通过变式练习建立“龟鹤问题”“坐船问题”“植树问题”“答题问题”等与“鸡兔同笼”问题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画长方形图法解决这类问题,使它成为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图1中表示鸡、兔的长方形的大小动态变化,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如果鸡的只数增加,兔的只数减少,笼子里脚的总只数也随着减少;如果鸡的只数减少,兔的只数增加,笼子里的脚的总只数反而增加,但无论怎样变化,每只鸡和兔的脚的总数总是相差2只。
教师还可以利用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中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抬脚法”: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指《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假设让鸡抬起一只脚,兔抬起两只脚,还有“94÷2=47”只脚;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那么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为“47-35=12”,兔的只数就是12。抬脚法也可以用画长方形图法来理表示,只要将图1中表示鸡脚、兔脚数量的长方形的宽分别变成1和2,就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这种方法,进一步感悟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
“鸡兔同笼”问题还可以用方程法解答,但不少学生找不到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画长方形图直观地找出等量关系。通过观察图1,依据表示鸡、兔只数的长方形的两条长与35个头的关系,可以得出“鸡的只数+兔的只数=鸡、兔的总只数‘35”;依据表示鸡、兔脚数的长方形的面积与94只脚的关系,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很容易地得出“鸡的只数×2+兔的只数×4=脚的总只数‘94”。如果设兔有x只,那么鸡就有“35-x”只。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2(35-x)+4x=94”,解方程得“x=12”,即兔有12只,再用“35-12=23”求出鸡有23只。这样,教师利用画长方形图法帮助学生找到了数量关系,顺利地用方程法解决了问题。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