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娜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本单元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既有革命领袖的故事,也有革命英雄事迹,是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好素材。然而,课文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避免教学枯燥说教、牵强附会,笔者从单元整体视角创设任务情境,运用合适的支架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促进学生理解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故事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达到多举措根植红色基因、多样态弘扬革命文化的目标。
一、任务驱动,落实育人目标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笔者以先输入再输出的思路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先阅读再表达,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表达。为此,笔者设计了单元大任务:“讲伟人故事,传英雄品质”作品征集活动。相关子任务如下。
任务一:伟人英雄我知道。笔者先借助教材目录,让学生读一读每篇课文的题目,整体了解本单元内容。接着,笔者让学生初读课文,寻找课文中的伟人、英雄,并结合笔者出示的人物图片和生平,初步感知伟人、英雄的事迹。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了解人物的典型故事。为加深学生的记忆,笔者以导学单中的“故事线索大串联”为支架,引导学生以连线的方式巩固故事的触发点。如:重要地点—八角楼上—毛主席;重要时间—泼水节—周总理;重要物品—扁担—朱德;英雄人物—刘胡兰。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从整体着眼,说一说本单元人物的共同点,并分享自己知道的具有这些特点的其他英雄、伟人。最后,笔者引出本单元的主题,出示大任务——“讲伟人故事,传英雄品质”作品征集活动,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制定作品的评价标准,如作品可以是音频、视频,也可以是书画作品;故事可以通过讲一讲、演一演、唱一唱等形式呈现;故事讲述要完整,内容清楚、明白;讲故事时可以将自制的故事中的重要物件作为道具等。
任务二:伟人故事我了解。该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详细阅读伟人的故事,了解英雄的事迹,更好地继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教学中,在指导学生结合课文语境理解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笔者聚焦单元重点训练要素,结合课文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例如:教学《八角楼上》,笔者以课文插图为支架,引导学生理解“凝视、沉思、察觉”等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内容,再通过艰苦条件和伟大贡献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毛主席心系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朱德的扁担》,笔者以动作模仿为支架,引导学生关注描写朱德同志挑粮的一系列动词,联系当时艰苦的条件,体会朱德工作的辛苦,进而体会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笔者以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象脚鼓、银碗等有民族特色的物件为支架,引导学生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借助一样的服饰、一样的欢乐,体会周总理平易近人、与各族人民心连心的形象。
任务三:伟人故事我宣讲。本环节,笔者依托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图片中的线索,借助课堂学习中积累的词句,讲述伟人的故事。如:借助一盏油灯,讲一讲毛主席呕心沥血工作的故事;借助一根扁担,讲一讲朱德同志和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借助一幅插图,讲一讲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借助一幅题词,讲一讲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故事。笔者还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收集的其他英雄、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讲故事、听故事及提问、评价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伟人、英雄的高尚品质,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
任务四:伟人精神我传承。在讲英雄、伟人故事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对英雄、伟人的故事进行再创作,以不同的形式呈现英雄、伟人的故事。如当小画家,画一画泼水节的热闹场景;当小演员,演一演刘胡兰慷慨赴义的场景;当小解说员,讲一讲一根扁担、一幅题词的来历;当小歌手,唱一唱周总理的睡衣;等等。最终,征集上来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是一幅画,有的是一段音頻或视频,有的是一件手工制作的物件。这些作品承载了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体现了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弘扬。
二、情境熏陶,强化育人效果
情境对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单元教学前,笔者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单元主题和目标,创设了以“讲伟人故事,传英雄品质”作品征集活动为核心任务的大情境,并紧扣大情境,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利用地域资源、联系现实想象等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与文本共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补充背景资料,深化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伟人”,这个话题与二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同时,学生的历史知识有限,这给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鉴于此,教师要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如教学《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时,学生不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清油灯、斗笠、草鞋等物品,笔者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讲解这些物品的作用,并让学生对比联想现实生活中有同样作用的物品,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物品。在此基础上,笔者适时补充资料,用浅显的语言简要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背景,以及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多次粉碎敌人围攻的艰难历程等。学生了解到这些内容,再结合课文中寒冬腊月背景下的单军衣、薄毯子、竹椅等词语,就比较容易理解革命年代艰苦的条件,以及通过写艰苦条件衬托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这样教学,学生对这些具有年代感的词语不再感到陌生,反而有了一种敬畏感。
利用地域资源,生动表达。枣阳市有诸多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陵园、黄火青故居、程克绳故居等。这些岁月难以磨灭的红色印记是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单篇课文教学结束后,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古朴的纪念馆参观,在高大的纪念碑前宣誓,带着自己制作的小道具、画的小插图等,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讲演故事、吟唱歌曲、拍摄视频。镜头里,学生严肃的模样、动情的演说传递出他们对革命传统文化的理解,彰显了育人成效。
联系现实想象,促进共情。本单元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革命战争年代,学生不熟悉故事背景,难以深刻理解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质、革命精神。但是,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人们对事情的感受、对美好精神品质的认知是一致的。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并结合真实情境展开联想,促进学生与文本共情。如教学《朱德的扁担》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说一说熬夜后的感觉,再引导学生化身为朱德的警卫员,说一说看到朱总司令研究战略战术,房间里的油灯亮了一夜时自己的想法;想一想看到天亮后朱总司令穿着草鞋、戴着斗笠,准备去挑粮时自己会说些什么;谈一谈看着一夜没睡、挑着粮食艰难爬山的朱总司令,自己有什么感受等。这几个环节促进了学生与文本共情,共情让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情节更感人,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课文内容,学习、体会人物品质。
(作者单位: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