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4-24 07:47杨艳红
客联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杨艳红

摘 要:推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符合我国民营经济当前所处发展阶段,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更是民营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使然。川渝地区是中国西部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化地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结合川渝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了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川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提供方向。

关键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川渝地区

Abstract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s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ivate economy, is a new requirement given by the new era, and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ivate econom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ichuan and Chongqing regions are urbanized areas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hu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western China, and hav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Keywords: Private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ichuan and Chongqing areas

一、引言

川渝地区是中国西部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化地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川渝地区发展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构建新发展格局。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1]。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被视为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2]。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川渝地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逐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众多民营企业抢抓川渝地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发展机遇,深度参与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等,逐渐成为推动川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川渝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经济区域,民营经济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川渝地区的民营经济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更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深远而重大。首先,研究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将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其次,研究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通过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区域協调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研究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民营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全社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便捷的市场环境。

二、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历程

1.成渝经济区的提出

2001年,两地签订《重庆—成都经济合作会谈纪要》,提出携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成渝经济区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重点经济带研究》中,2006年,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出台,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一年后,四川省、重庆市政府签署《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提出以重庆、成都为龙头,共同将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新的增长极。为进一步推动成渝经济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201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2.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3]。培育成渝城市群有利于促进中国中西部发展,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经济区发展演化为成渝城市群。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

成渝地区是中国西部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化地区,虽然成渝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但是西部地区中最具发展优势的就是成渝地区,它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党中央做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成渝城市群也由此演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二)川渝地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并颁布了大量的法律和政策性文件,具体内容如下: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4]。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2021年12月31日,《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提出了共同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协同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民营经济促进政策,深入推进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5]。

2022年1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贸易投资便利、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保障完善的一流营商环境区域基本建成,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发展全局的能力全面加强[6]。

2022年7月25日,《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就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支撑、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大力优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便充分激发川渝两省市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7]。

2023年3月10日,《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对民營经济健康发展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明确,《行动方案》提出,要奋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聚力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争当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内陆改革开放大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大局、促进共同富裕大局[8]。

2023年6月18日,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创新、数字化、绿色低碳、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优化营商环境出发,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推动民营经济成为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9]。

2023年7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行动方案》,方案聚焦民营市场主体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提出开展政策清理完善、融资难题破解、拖欠账款清理、资源要素保障、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等行动,并明确了保障措施,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10]。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重要部署,体现了党中央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

三、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升级,创新能力强和对外开放水平高,本文选取民营经济总量、民间投资增速、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民营经济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来衡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文中所用的数据均来自各年的《四川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以及统计年报,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一)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民营经济总量

如图1,从GDP总量来看,重庆市GDP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11595.37亿元上涨到2022年的29129.03亿元,增加了17533.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3%,从GDP增长率来看,重庆市GDP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3.6%下降为2022年的4.4%,但2021年GDP增长率有大幅的上涨,其原因是各市场持续稳步复苏,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新兴制造业、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

图1 2012-2022年重庆市GDP及增长率

图2显示,2012-2022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大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6679.06亿元增加到17404.4亿元,增加了1.6倍,表明了民营经济发展良好,说明政府在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来看,2012-2022年民营经济占比都在55%以上,说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比2012年上涨了两个百分点,表明了明民营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的态势。但2020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有大幅下降,其原因是2020年疫情爆发,民营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导致民营经济增加值减少,与民营经济增加值降幅相比,GDP只是略有下降,从而导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下降。

2.民间投资增速

民间投资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的状态和发展活力[11]。由图3可知,2012-2022年重庆市民间投资增速大体呈下降趋势,从25.9%下降为4.4%,但民间投资的总量是增加的。从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来看,2012年民间投资占固定投资比重为45.1%,2022年民间投资占固定投资比重为55.7%,从总体来看,民间投资占固定投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民间投资在固定投资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3.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

图4显示,2018-2022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分别为244.77、266.68、290.12、312.2、333.4万户,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是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让民营经济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民营经济创新能力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代表。从图5可以看出,2018-2022年重庆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504家增加到6348家,增长了1.5倍,说明了重庆市注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引入高新技术,进行创新性发展。

5.民营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图6显示,2018-2022年重庆市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由1444亿元增加到3741.1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增幅达159.08%,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2021年比2020年多了近1000亿元,其原因是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际贸易逐渐恢复,进出口总额增多。从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重庆市进出口总额比重来看,2018-202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比从27.65%上升到45.8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民营企业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二)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民营经济总量

图7显示,2012-2022年四川省GDP从21026.7亿元增加到56749.8亿元,增加了3572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5%。从GDP增长率来看,四川省GDP增长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2016年和2017年有较为明显的上升,其原因是四川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效益明显提高。2021年GDP增长率上升的原因是疫情逐渐消失,经济逐渐恢复。

由图8可以看出,2012-2022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2845.71亿元,202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0467.9亿元,增加了17622.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17%。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2012-2022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都在50%以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

2.民营经济产业结构

从图9来看,2018-2022年四川省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为1570.8、1593.09、1889.6、1387.45、1463.9億元,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0965.2亿元增加到13378.4亿元,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0332.4亿元增加到15625.6亿元,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逐渐高于第二产业,说明四川省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类型在逐渐调整,第三产业逐渐变为主要部分。

图10显示,2018-2022年四川省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都在20%以上且处于波动状态,但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说明民营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3.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

图11显示,四川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由2018年的545.25万户增加到2022年的804.07万户,增加了258.82万户,年均增长率为8.09%。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说明了四川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大量民营经济相关鼓励政策,促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

4.民营经济创新能力

由图12可以看出,2018-2022年四川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3897家增加到14314家,增加了10417家,呈稳步增长的状态,尤其是2022年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5753家,说明四川省政府鼓励民营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从而高质量发展。

5.民营经济对外开放水平

图13显示,2018-2022年四川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从1356.2亿元增加到3448亿元,增加了2091.8亿元,增加了1.54倍,说明四川省民营企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高。从增幅来看,2018-2020年四川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幅较为平缓,2020-2022年增幅较为陡峭,其原因是2018-2020年民营企业数量比2020-2022年的民营企业数量少,从而2018-2020年四川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幅较为平缓,2021年疫情逐渐放开,经济逐渐恢复,对外贸易重新开始,从而2020-2022年增幅较为陡峭。从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比重越来越大。

四、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川渝地区民营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远没有达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重庆市和四川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号召,在创业补贴、税收优惠、政府奖励等多个领域给予支持,同时还在不断精简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使民营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实惠。但是,目前民营经济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其原因有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不够重视,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造成民营企业在实际中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12]。

(二)融资难贵问题突出

资金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要物质支撑,近年来川渝地区针对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通过建立转贷应急机制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有更严格的限制条件,地方网点甚至没有贷款权限。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给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2019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降成本与实体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降成本”总报告》指出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长短期贷款、债券融资、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都低于民营企业[13]。因此,金融机构更愿意给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最后,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信用风险高,使得金融机构在贷款时无法评估其风险,需承担的风险较大,因而只能提高贷款利率从而造成融资贵问题。

(三)部分民营企业创新不足,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技術创新的主体。大多数中小微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由其管理者直接决定,形式较为单一,而在市场环境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大多数管理者偏好稳定型的经营管理,较多地依靠以往经验,选择多为对技术创新和管理成本需求较低的生产经营领域。因此,川渝地区的民营企业大多以重工业为主,并且大部分都是规模较小,素质不高,没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长期的指导的能力,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平稳的时候,为了获取短期利益,只能依靠已有的资源,进行重复的投资,在长远发展的进程中,没有充足的资本来扩张经营规模,也没有健全的经营体系,这就使得产业转型升级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

然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大部分的人才都转移到了新兴产业上,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对于管理型人才的吸引程度有所下降。而且,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都是典型的家族企业,相对于大部分国企来说,在吸收人才上的投资明显不够,这就造成了整个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四)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转型升级困难

川渝地区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尤其是低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许多市(区)呈“二三一”产业结构特征,川渝地区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民营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从事传统产业的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带来诸多困难和压力,转型动力不足、转型成本过高等问题亟须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发展态势整体良好,但民营企业依然存在“多而不强”的问题,数字化转型能力不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低,在相关的行业中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高,无法与发达地区的同类型企业匹敌。科技能力创新不足与人才流失也使得川渝地区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五)高素质人才短缺

人才是民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战略资源[14],人才是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走得长远的关键因素,但川渝地区民营企业目前还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困境。川渝地区地处中国西部,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川渝地区的高素质人才更愿意到发达地区工作生活,高素质人才引进和稳定难度大。同时,留在川渝地区的高素质人才大多数愿意进入国企,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就业观念发生改变,他们更愿意追求体制内的工作,而不愿意去民营企业;二是民营企业追求利益,人才培养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金钱,企业往往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经历在人才培养中,因而对高素质人才吸引力不够;三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需要的人才数量较少,因而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招高素质人才。

(六)国际化民营企业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疫情时代的过去,国际贸易逐渐恢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它们带来的市场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首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化民营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企业的竞争。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内同行业的企业都会大力发展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而同行业的企业所需要的物力、人力都是类似的,市场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会形成竞争,处于弱势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其次,川渝地区的国际化民营企业还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国际化企业面临着进口和出口的问题。当企业要将自己的产品远销国外时,它就必须击败一些外国当地的企业,使得国外的消费者信任自己的产品,但这无疑是困难的。同时,民营企业要面临进口企业进入对市场影响的问题,进口企业踏入中国市场将会挤占同行业中国民营企业的份额,使得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困难,甚至部分民营小企业从市场上消失。

五、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川渝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地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提出以下几条建议来促进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从中发力。第一,政府应汲取其他地方,尤其是东部发达省市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川渝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对民营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二,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和准入门槛,环节“融资贵”、“融资难”问题。第三,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核心,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管理能力的培训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提供专门的课程以便对企业家进行培训。

(二)加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增强民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有利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民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就是要鼓励民营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增加研发投入比重。川渝地区的民营企业应鼓励大型民营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行采购,促进全区域大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同时,重点关注芯片、电子产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以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民营经济,促使民营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快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民营经济增长质量是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川渝地区需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业,推动民营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提高产业结构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加强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推动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促进人才引进

人才是推动川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西部中心,川渝地区政府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成渝地区创业发展。与此同时,川渝地区应重视当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民营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最后,民营企业也应该为高素质人才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及待遇,以便高素质人才愿意留在该企业发展。

(五)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民营经济国际竞争力

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民营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既能够拥有更多机会学习并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也能够在合作与竞争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更应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要抓住开放机遇,积极拓展国际贸易,主动寻求海外资源和市场,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實现企业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立山. 杭州: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J]. 杭州(周刊), 2019, (06): 6-9.

[2]王霞.新时代背景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3(18):38-41.DOI:10.19995/j.cnki.CN10-1617/F7.2023.18.038.

[3]刘士林.我国城市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国情国力,2021(03):14-18.DOI:10.13561/j.cnki.zggqgl.2021.03.005.

[4]潘昭宇. 科学把握成渝地区特点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J]. 中国经贸导刊, 2021, (14): 22-24.

[5]重庆四川两省市印发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N]. 四川日报,2021-12-31(003).DOI:10.28672/n.cnki.nscrb.2021.008298.

[6]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的通知[J].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2022(03):71-78.

[7]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J].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2022(16):14-18.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23(06):1-15.

[9]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N]. 重庆日报,2023-06-20(004).DOI:10.28120/n.cnki.ncqrb.2023.002922.

[10]刘泰山. 四川出台“1+2”政策组合拳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N]. 成都日报,2023-07-07(003).DOI:10.28063/n.cnki.ncdrb.2023.002278.

[11]吴刚. 重庆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N]. 重庆日报,2022-08-09(005).DOI:10.28120/n.cnki.ncqrb.2022.003921.

[12]张丹,赵娜.推进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6):171-172.

[13]陈诚.浅谈企业融资成本管理[J].中国外资,2019(24):7-8.

[14]周久贺.广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传承,2022(04):98-105.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2.04.015.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激活民营经济活力研究
对东北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再思考
对东北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再思考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