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毛星星,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教育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福利管理等工作。
摘要: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围绕数字化转型下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了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建设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以及激励机制与人才留用等关键因素。通过了解数字化转型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分析现有人才结构并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国有企业可以有效地培养和留住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激励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激励措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和技术变革。
一、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
(一)了解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人才需求的影响
了解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人才需求的影响,成为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的关键一环。数字化转型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模式、技术要求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从而对企业所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国有企业需要拥有一支掌握数字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例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这些人才具备创新意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能够应对业务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的挑战。
传统的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企业核心力量,但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也对其他类型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需要具备项目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的综合型管理人才,还需要拥有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等领域专业人才,保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企业稳定运行。传统岗位技能可能会逐渐被自动化替代,因此员工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进修来提升自身技能,适应新的职业发展需求。数字化转型将加速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和流程优化,员工需要具备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并主动参与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去。
(二)分析企业现有人才结构,确定发展方向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充分分析现有的人才结构,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组织内部调研、人才库分析、企业思维导图等方法,可以获得企业现有人才的数量、职级分布、专业背景、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这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自身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和潜在短板。[2]针对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核心技术、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企业可以评估自身人才资源的匹配度,并确定长期和短期的发展重点。例如,企业可以识别在数字化技术领域具备较强实力的人才,进一步加强其相关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当前人才结构中存在不足的领域,企业可以制订相应的培养与引进计划。
通过对人才结构的分析,企业可以确定人才缺口和关键岗位,合理安排人员的流动、升迁和晋升路径。这样有助于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发展意愿,从而有效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在分析企业现有人才结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可以借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如人才评估系统、数据分析平台,为人才结构的收集和分析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实践和成功案例,从而更好地把握当前人才发展趋势,优化企业的人才战略。
(三)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时间表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明确所需的核心技能、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转型的企业,可能需要加强员工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相关能力培养。在制订计划时,也需要考虑不同岗位和不同层级的人才培养需求,因为数字化转型涉及技术、业务和管理等多个层面。在培养计划中,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培训平台、人才储备库以及内部导师制度等资源,提供系统性和结构性的培训课程和学习机会。可以借助外部培训机构、高校合作等渠道,引进先进的培训资源和专业知识,拓宽员工的培训视野和能力范围。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提升所有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因此,人才培养计划应该分阶段进行,根据不同岗位和职级的需求,制订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例如,对于核心岗位的人才,可以设立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培训项目;对于新入职或基础岗位的员工,则可以制定一系列基础培训课程,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和提升。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人才培养也需要具备持续性和灵活性。时间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各个培训阶段和课程的内容和复杂度,设定合理的培训时间和进度,有助于衡量和评估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养计划,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二、建设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一)创新培养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先进的培养经验和方法,如项目驱动学习、学徒制度、挑战性任务等,以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强调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员工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可以通过项目实训、实习实践、案例研究等方式实现。通过实践环节,员工可以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创新培养方法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在线学习平台、智能化培训系统等工具,为员工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培训方式。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促进员工主动学习,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系统,及时获得员工学习效果的反馈。在国有企业建设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的培养资源。
(二)推行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数字化转型时期,推行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意味着国有企业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相结合,打破传统的边界和壁垒。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专家、导师、培训师等资源,组织内部的培训课程、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还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机构等进行合作,引入外部专业人才和先进的培养模式和理念,共同开展培训项目和课程。国有企业可以設置专门的内部岗位轮岗计划、交流项目、项目团队任务等,创造多样化、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经验和机会。[3]还可以借助外部合作项目、实习、参与竞赛等平台,为员工提供接触新技术、新业务领域的机会,加强员工与外部专业人士的互动和交流。
推行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也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员工和各种培养资源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信息的畅通和传递,确保培养机制的顺利运行。可以通过设立内部专题讲座、交流会议、培训期刊等方式,提高员工对于培养资源的感知和利用程度。还要鼓励员工主动与外部专家、高校教师等进行交流和合作,加强双方的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
(三)强化职业能力培训,提升数字化技术水平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通过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数字化技术的提升,国有企业可以为员工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的支持。国有企业应该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制订相应的职业能力培训计划。例如,在数字化技术领域,可以开展培训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的学习与实践;还可以注重软技能的培养,如沟通能力、創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通过系统的职业能力培训,员工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求。
国有企业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实践平台和项目机会,使员工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的项目团队、实习项目、跨部门协作等方式,为员工创造实践和实战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员工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化技术,也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经验积累和知识分享。行业专家可以提供前沿的数字化技术知识和实践案例,高校可以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资源。通过与外界的合作,国有企业可以使员工接触到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动态,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技术水平。
(四)建设跨部门、跨领域的人才交流平台
在数字化转型下,国有企业还可以建设跨领域的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创新合作。通过组织行业研讨会、技术交流活动等,鼓励员工参与跨领域的学习和交流,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跨界合作的潜力,为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为了有效建设跨部门、跨领域的人才交流平台,国有企业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建立交流机制和平台,提供便捷的交流渠道和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交流活动;二是加强交流文化和氛围的培育,营造积极开放、学习共享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勇于交流和合作;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跨部门、跨领域交流与合作纳入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并取得成果。
三、激励机制与人才留用
(一)设立激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参与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通过设立激励措施,可以提高人才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设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权激励等激励手段,可以吸引优秀的数字化人才加入企业并持续地为企业做出贡献。此外,还可以设立特殊岗位津贴、技术津贴等额外福利措施,以激励员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晋升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来激励优秀人才。建立明确的职业晋升规划和评价标准,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能力进行晋升评定,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还可以设立培养计划和轮岗计划,让优秀人才在不同领域和岗位间积累经验,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来激励优秀人才。设立科技创新奖、成果奖等奖项,评选表彰在数字化转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这样可以起到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积极进取的作用,以及提高团队合作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还可以注重提升员工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条件。关心关爱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福利保障,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家庭需求。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投入度。
(二)加强人才管理,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定保障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制订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晋升规划,有针对性地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4]例如,可以设立专项培训计划,培养数字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内部选拔、职位竞争等方式,选拔和晋升具备数字化转型所需能力的人才。这样可以形成一支专业化、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支持。还可以设立职业导师制度,为员工提供个别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可以开展内部知识分享和交流,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合作。还应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奖励制度、晋升通道、股权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以设立优秀团队和个人表彰奖励,鼓励团队协作和个人突出贡献;可以设立技术专利奖励制度,激励员工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和发明。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水平。
(三)提供良好的晋升渠道和职业发展机会
在数字化转型下,除了传统的垂直晋升之外,还应注重横向发展和跨领域机会。通过轮岗、交叉培训等方式,为员工提供接触不同岗位和领域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经验。同时,还可以鼓励员工参与项目组、团队合作等活动,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的成长需求,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5]国有企业还应建立良好的导师制度和学习发展平台。由资深员工或行业专家组成导师团队,为员工提供个别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导师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洞察,帮助员工提高专业能力和领导力;学习发展平台则可以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如内部培训、外部学习计划、在线学习平台等,满足员工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和成长。
四、结束语
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建设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加强激励机制与人才留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国有企业只有充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激励机制,才能进一步巩固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漪澜,王惟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3(16):82-84.
[2] 任志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路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3(05):141-143.
[3] 刘永红.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的原则与路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0):49-51.
[4] 郭学敏,彭玮麟,张瑾华,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国有企业智库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为例[J].科技促进发展,2021,17(06):109-110.
[5] 沈歆白.上海国有企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员工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