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新途径

2024-04-23 10:30刘丽华李嫄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馆校红楼博物馆

刘丽华 李嫄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前身是始建于1864年的育英学校,拥有近16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同样拥有悠久的红色党史,80多年前就建立了学校党支部。新时代,学校传承育英根脉,赓续红色精神,将育人目标确定为“培养志存高远、品德高尚、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时代青年”。为实现这一育人目标,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把“研究如何在学生中開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作为工作重点之一。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就进一步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学习效果,提出具体意见。

学校与北大红楼近在咫尺,多年来利用红楼的红色资源开展了丰富的爱党、爱国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实效。在此基础上,学校申报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依托周边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更好、更有实效地依托周边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形成馆校合作新经验,为中学生打下鲜红的人生底色,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研究过程中,通过学生走进北大红楼和将北大红楼红色资源带进校园,逐步探索以学生志愿讲解为主线,融校本课程、社会实践、主题团课为一体的馆校携手开展红色教育有效途径。

1.构建红色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依托北大红楼教育资源,逐步构建起红色课程体系。组建了北大红楼红色课程研发团队,包括学校德育处、教学处、课程处和北大红楼宣教部等相关人员。在梳理北大红楼红色文化资源后,会同语文、历史、政治、美术等学科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如德育课程“走进红楼”“品阅红楼”“敬仰红楼”“歌颂红楼”等,学科课程“五四春雷”“新青年”“红楼文学”“红楼历史人物”等。一方面本着“成熟一科开设一科”的原则开设选修课,另一方面注重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学科渗透将红楼文化融入课堂,最终将北大红楼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使红色文化教育“入脑入心”,为青少年的人生打下鲜红的底色。

2.创新综合实践方式,探索馆校合作育人新途径

北大红楼是开展红色教育的宝藏,学校抓住“近水楼台”之便,把北大红楼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第一基地,不断创新综合实践方式,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第一,志愿讲解,让学生成为红色文化代言人。“北大红楼学生志愿讲解”是学校馆校合作红色育人创新方式之一,让学生通过志愿讲解成为北大红楼红色文化代言人。学校通过班级、年级、校级三层选拔,遴选出优秀学生参加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培训由学校团委和北大红楼专业团队共同组织,培训时长为40个学时,培训内容包括北大红楼背景知识、党史知识、人物故事、讲解礼仪、语言表达等。培训结束后,北大红楼馆长与北大红楼专业讲解员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通过的学生发放“志愿讲解员证”。经过考核的学生持证上岗,定期到北大红楼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与纪念馆的老师们一起向中外游客传播北大红楼所蕴藏的红色文化。学校也将北大红楼红色文化纳入学校团课,由学生志愿讲解员作为“主讲人”进行授课。

第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研究者。红色文化是各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公布研究性学习主题,学生们可以自行选择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导师们根据学科特色和自身兴趣爱好确定研究方向,在反复深入红色博物馆实地考察、与博物馆专业人员进行探讨、向专家请教后确定研究主题,并做出详尽的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学生们在导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研究,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毛泽东在北大红楼”“陈独秀与《新青年》”“李大钊与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鲁迅的笔和刀”等。学生们从已有认知,到课上所学,再到主题研究,一步步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最终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异彩纷呈,从手抄报、学习心得到考察报告或研究论文。学校每学期都会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研究成果分享活动,也会在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等重要活动中展示优秀研究成果。

第三,主题活动,让红色博物馆成为校园的延伸。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学校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周边红色博物馆资源相结合,把少先队建队仪式、离队建团仪式、新团员入团仪式、“五四”主题活动、庆“七一”等重大教育活动从学校操场“搬”到北大红楼等红色博物馆,使之成为学校延伸的课堂。学校还聘请北大红楼的老师作为学校少先队大队校外辅导员,与学校一起开展党史、团课等教育活动,宣讲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3.形成红色文化基地群,打造红色育人特色品牌

学校以北大红楼为原点,不断总结馆校合作红色文化教育经验,逐步推广到其他红色博物馆资源的利用。基于不同类别博物馆开展有针对性的红色教育,如红色历史类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革命人物类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李大钊纪念馆、陈独秀故居等,专项类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航空博物馆等,形成红色文化基地群,打造学校红色育人特色品牌。

学校通过馆校合作,探索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馆校合作新经验,创建了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红色育人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校逐步探索“馆校合作文化教育体系”,即以故宫课程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北大红楼课程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教育和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课程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体系。将博物馆优质的教育资源作用于学校,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馆校合作,切实在学校教育中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单位资助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依托周边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DBB21088)研究成果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馆校红楼博物馆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推广实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博物馆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试论馆校合作
馆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以故宫“陶瓷”主题课程为例
“馆校结合”中的两个“三位一体”——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基本策略与项目设计思路分析
渐解红楼味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