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优提质,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04-23 09:44郭冬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房山区优质区域

郭冬红

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抓手。北京市房山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立足区域实际,革故鼎新、破立并举,提升区域教育承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征程中开展了有益探索。

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房山区植根区域实际,近五年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出了一套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组合拳,推动房山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顶层设计,为教育发展绘制思想蓝图

我们植根房山办教育,服务区域百姓办教育,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绘制了房山教育的发展蓝图。

2001年,房山区教委成立之初,确定了“1123”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2016年提出了“用心做教育 做心中有人的教育”的新理念和“统筹、整合、合作、贯通、共享”五大工作策略;面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命题,2022年,房山区提出“原色育人、生态发展,让教育因适合而美好”的区域教育发展思想体系

和实践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区域教育发展的理念、思路、目标和措施。

“原色育人”是指教育要基于本土、遵循本真、探究本源、回归本质,夯实发展根基,筑牢人生底色,形成“红色铸魂、绿色养心、蓝色启智”的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体来说,就是依托区域资源和文化传统办新时代的教育。房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房山的孩子更应该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爱党情怀;作为“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区”,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持续深化改革,用生态发展意识、和谐发展意识塑造学生更完美的心灵;房山区内的中关村房山园、氢能产业园、良乡大学城等科创新动能,为培养志向远大、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生态发展”是指构建“教育规模适配、发展速度适度、教育结构适当、教育效益适应”的发展体系。教育规模适配是指预见区域人口动态发展趋势,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提高使用效益,满足入学需求。发展速度适度是指区域教育改革要理性科学,把握节奏,稳健推进。教育结构适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凝聚“全社会齐抓共管、家校社协同发展”的教育合力,形成区域教育发展良好的治理结构。二是指学校分类发展,各美其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校明确不同目标定位,让每一所学校不断迭代更新。城区学校,对标高端,建高质量现代化学校;农村学校,优质发展,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山区学校,特色发展,建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学校。三是指学段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幼小中职成各学段特征,明确学段发展任务,形成一以贯之、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链条。教育效益适应是指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双向互促,适应百姓需求;与区域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调整布局,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在房山区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规划优先、存量优化、增量优质”的策略,着力破解学校“城镇挤”“乡村弱”“小而全、小而散”等问题。

坚持规划优先。我们研发了教育电子大地图,利用大数据,科学分析研判人口发展趋势和生源变化趋势,优化教育布局,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规划发展;借助区域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指导每个乡镇做好教育规划,为未来新校建设及存量学校调整提供依据。

坚持存量优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交通区位、生源分布、学校资源等客观条件,积极稳妥做好现有学校的“迁、留、并、改”,整合教育资源,畅通学校管理“微循环”。2023年,我们撤并整合中小学校12所,同时,抓住“23·7”北京特大暴雨灾后重建的契机,将北部山区6个乡镇的7所小学一次性整合,让山区的学生真正享受到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

坚持增量优质。在新城区和人口聚集地区配建一批新学校,通过引入中心城区名校举办分校的路径,保证每一所新建校都成为新的优质校。近年来,先后引入了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等区域的名校资源,开办了北京小学长阳分校、北京四中房山分校、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等一批家门口的优质名校。特别是近两年,合作办学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合办的新学校已开学招生,与北京市十一学校、中关村三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二中签约合作办学,正在积极推进学校项目建设。目前,房山区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数量已达22个,覆盖学校30所。未来3年,还将推进一批新建校项目。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注入,为区域教育发展增添了活力、增加了实力,成为房山区教育转型发展的强力支撑。

集团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再生

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化办学是共通之路。从本质上来说,集团化办学就是教育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的重组再生,从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自2018年起,房山区走上了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路径,并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不断迭代升级至2.0版:集团范围由部分到全体,集团组成由同一学段到全链条贯通,资源供给由学校个体到集团融通,管理模式由抱團取暖到集团特色。2019年,率先实现小学教育集团(5个)全覆盖。2023年,按照“以公带民、公民同治”的思路,创新成立了6个学前教育集团,实现公办园、民办园、社区办园点三级联动,100%覆盖区内所有幼儿园,行政业务双线融合,专家跟进指导,有效提升了学前教育质量。小学教育集团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集团内管理互通、师资共享、教研一体、质量共进、文化共建、特色发展。中学教育集团优化升级,聚焦“高、融、通、深、活”,重新建立6个覆盖所有中学、初高中贯通的教育集团,以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牵引带动中学集团化特色发展,同时,链接高校资源,探索建立大中小学全链条的贯通式培养体系。

协同大学,为基础教育发展赋能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动协同,成为推动基础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路径。随着首都功能的优化,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5所高校相继入驻房山区,建立了良乡大学城。房山区依托驻区大学资源,探索构建“1+4+N”合作新体系,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了双向奔赴的“房山合作模式”。“1”指的是建设1个中心,即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服务中心,深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改革发展、政策建议、干部教师素养提升等研究与实践活动。“4”指的是打造4个基地,即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打造思政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基地,依托北京理工大学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依托北京工商大学打造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基地。“N”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作办N所学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合办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合办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房山分校等6所学校。其中,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已经成为一所涵盖幼、小、初、高全学段、国内国际教育融合发展的区域优质学校。二是启动N个项目。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中学社团支持项目、大学生志愿心理辅导、课后服务支持等。在大学赋能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践中,房山区在学校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管理方式等方面均得到了突破和创新,构建起了区域教育新的发展格局。

聚焦核心,向课程教学改革要质量

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最难突破、最具挑战的领域。在推动全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我們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夯实支撑体系,以教研转型发展推动改革。2017年,房山区对教研部门进行改革,重新定位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功能,重构内部组织结构,实施全体人员的重新聘任,进行教研转型的研究,探索教研员评价改革,使教研机构焕发出新的活力,专业引领力、示范力、指导力显著提升,为区域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抢抓发展机遇,以国家级实验区带动改革。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以及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撬动全区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本质上就是借智发展,借助三个国家级教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区域教育教学从“输血”到“造血”再到“献血”。实验区是区域数字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教育教学改革需求出发,以优化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和学生发展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成长的大数据汇聚与分析为引擎,以“双师课堂”、学习工具、智能平台、智慧校园等生态应用场景建设为依托,带动各学校在“教、学、研、评、管”五个维度进行整体变革。三是聚焦关键环节,以课程领导力提升撬动改革。2019年,房山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提升工程,引领学校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进行育人方式改革,一期工程聚焦提升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能力;2023年,启动二期工程,聚焦课程实施的规划与落地,立足学科建设,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为先,激活教育发展的源泉

师资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构建高质量的教育,要有一支高质量的干部教师队伍。当前,房山区在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二是教师专业发展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

在解决师资短缺方面,房山区实施了两大举措。一是创新编制管理机制,在教师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设置编制“周转池”,实施学区内编制整体核定,形成人编互动、精准投放的编制管理新模式。扩充“B系列”教师使用额度,教师试点超编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建立退休“银发教师”信息库,多措并举补充教师队伍力量。二是完善师资调配机制。积极推进干部教师队伍“区管校聘”改革,以均衡配置区域师资力量为重点,开展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023年,1182名干部教师参与轮岗,全职轮岗率达84.26%,区级骨干教师占比30.29%。

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实施了四大举措。一是名师领航,建立了28个名师工作室,吸纳全市、全区优秀教师资源,引领带动一批骨干教师成长。二是优质资源助力,按照“培优、补短、求新、共研”的总思路,与北京教育学院签署房山区干部教师培养腾飞计划,分类分项、有针对性地提升干部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三是研修创新,建立全员实训机制。2023年暑期,我们开展了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全员实训工作。突出“全”“新”“实”三大特点:“全”为全学段、全员参与实训,“新”为聚焦教学新理念、教师新成长、学生新素养,“实”为重视实践和注重实效。在区级引领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校本实训,引领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四是搭建平台,通过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健全教师表彰机制、承办大型学术研讨会等方式,给教师们提供展示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更加优质、公平、有保障的教育是我们所有教育人的共同心愿。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上,我们将深耕不辍,以期提供更多可借鉴的优秀经验与创新举措。

编辑 _ 汪倩

猜你喜欢
房山区优质区域
房山区总工会结对支援张坊镇 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房山区总工会 凝心聚力抗疫情 全力以赴稳保障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成果展示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