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区教育作用,提升学员学习获得感

2024-04-23 09:44李毅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镇街村居区级

李毅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教育必须发挥引导农村学员学习知识、增长技能、改變观念、美好生活的作用。笔者通过两年走访调研,发现了京郊农村教育工作的现存问题:现有社区教育课程难以提升学员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方式得不到足够认可,学员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围绕以下三方面,针对农村学员社区学习获得感的提升提出有效实施途径。

1.联动四级网络机制,完善体系建设

建议形成区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镇街学校、村居社区之间的四级指导与联动工作体制。其中,区级是指区委、区政府、区教委及相关部门统筹,制定有效的社区教育政策,规划社区教育总体发展;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主要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社区教育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指导镇街和村居有效开展活动,办好社区基层教学点;镇街学校主要负责属地社区教育工作开展,指导和监督村居社区教育工作落实;村居社区是社区教育实施的目标和主体,负责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本社区的教育活动。虽然密云区已经初步确立起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但各层次之间目前缺乏明确的沟通渠道及运行机制,亟需按照学习型城市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体系建设。

2.打造双师型教学模式,改善学习体验

若想充分激发学员学习获得感,就要勇于打破传统的专家讲授式教学模式,使培育过程灵活化、人性化、科学化。“双师”教学模式是指两名教师组成的教育团队。其中,一名是技术专家型教师,重点讲授农业知识,负责课堂教学内容制定、考核评价掌握情况;另一名是教学能手型教师,负责教学环节设计、课堂实施组织和后续课程改进等环节。技术专家型教师应是市、区级农业专家或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他们不需要精通教学,但一定具有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和知识。教学能手型教师应来自教育一线,他们不一定精通农业知识,但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组织引导教学全过程。这种人才优势互补的组合,既能缓解教师队伍中技术专家资源紧缺问题,又能避免教学流程不合理及教学组织混乱等现象。

3.善用微课远程教学,满足个性化需求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员很难记住全部知识点或产生错误记忆。微课远程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将教学难点转化为动态短片的生动形式。除了可以短时聚焦知识,学员还可以通过微课随时随地重复学习。

微课的设计制作应具备指导性、目的性、生动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微课设计要短小精悍,能精准地解决学员遇到的问题;设计目标要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善用趣味性表达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学员主动学习;最后,微课制作的文件格式应具备兼容性,并能在各类终端播放,满足学员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需要。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有利于帮助学员维持学习动力,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学习获得感。

编辑 _ 汤灏    智雨荷(实习)

猜你喜欢
镇街村居区级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天津市总多项举措推动“区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落地
村居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补齐能力 短板打通安全管理“神经末梢”——连云港市大力提升镇街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村居》高鼎
村居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村居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