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草莓苗期炭疽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

2024-04-22 10:25文平兰
南方农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次药句容市吡唑

文平兰

(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句容 212400)

草莓是一种浆果作物,因其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草莓产业的发展,草莓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由于长期连作、生长期气候条件差及适种品种更新少等,句容市草莓病害发生严重,影响着草莓产业的发展,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受到直接影响。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和根部也可被感染[1-2]。草莓炭疽病为典型的高温高湿性病害,病菌生长适温为30 ℃。育苗期炭疽病发生较为普遍,定植初期也会发生,可引起局部病斑,也会导致感病品种整株萎蔫枯死[2-3]。

句容市2003 年引进种植的草莓品种红颊以其品质优、果形大、口感品质好、果实硬度高、经济价值高等优势广受种植户及消费者欢迎[4-6]。但该品种极易感炭疽病,尤其是在7—8 月高温季节若适逢高湿气候往往会出现突发性传播与侵染,对健壮子苗生产带来困难,也成为句容市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药剂防治是防控草莓炭疽病最及时有效的方法,尤其是苗期[7]。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育草莓苗,选择合适的药剂防治炭疽病十分必要[8]。由于生产上存在用药不科学、不规范、多年使用同一药剂等现象,一些常规药剂防效下降[9]。为探明吡唑醚菌酯类等防治炭疽病药剂在句容市草莓苗期的防效,特开展相关试验,以期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二圣村草莓种植户邬平章承租育苗田进行,试验地土壤类型为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水稻(采用轮作换茬减轻病害发生)。使用沟畦灌溉,行垄间无杂草及其他作物生长。

1.2 试验作物和药剂

试验草莓的品种为红颊。供试药剂有40%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锐收果香)、12%二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碧翠)、22.7%二氰蒽醌悬浮剂(博青)、42.4%吡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健达)、25%吡唑醚菌酯乳油(凯润)及35%苯甲·吡唑酯(善常)。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8 个处理,处理1,40%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3 000 倍液,施药量为600 mL·hm-2;处理2,40%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1 500 倍液,施药量为1200 mL·hm-2;处理3,12%二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750 倍液,施药量为2 400 mL·hm-2;处理4,22.7%二氰蒽醌悬浮剂500 倍液,施药量为3 600 mL·hm-2;处理5,42.4%吡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 875 倍液,施药量为9 600 mL·hm-2;处理6,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875 倍液,施药量为960 g·hm-2;处理7,35%苯甲·吡唑酯1 500 倍液,施药量为1 200 mL·hm-2;处理8,清水对照,不施用任何杀菌剂只喷等量清水。每处理重复3 次,每小区面积约10 m2,随机区组排列。

1.4 施药方法

施药3 次,间隔期7 d,即于草莓育苗中期(2022 年7 月1 日)施第1 次药,以后隔6~7 d 施药1 次,即分别于7 月8 日、7 月14 日各施药1 次,共喷药3 次。施药器械为雾星静电喷雾器,所有药剂处理使用统一标准喷雾器,确保药液均匀细致喷施茎叶,重点喷雾下部茎秆及匍匐茎;用水量为1 800 L·hm-2。

1.5 调查方法

于第1 次药后7 d 调查植株发病率,第2 次和第3 次药后7 d 调查病情指数。每小区5 点取样,每点调查20 个匍匐茎。病情分级标准:0 级,无病斑;1 级,匍匐茎秆上零星小病斑,病斑宽度小于1 cm;3 级,匍匐茎秆上有1~2 cm 病斑;5 级,匍匐茎秆上有宽度大于2 cm 病斑;7 级,匍匐茎秆上有宽度大于5 cm病斑;9 级,植株明显枯萎死亡,髓部坏死。病茎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病茎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Y为病茎率;N为调查的发病总茎数;T为调查总茎数。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X为病情指数;Ni为各级病茎数;i为相应级数值;T为调查总茎数。施药前没有调查到病茎(无基数),防治效果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防治效果;XCK为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XTP为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1.6 安全性观察

试验前14 d 和整个试验期间该试验田不使用除试验药剂外的其他杀菌剂防治。在试验使用浓度下观察施用药剂与不施用药剂的空白对照相比,所有试验药剂对草莓植株有无任何肉眼可观察到的药害,有无促生和控旺等作用。

1.7 气候条件

根据句容市气象局查询试验时期天气:第1 次施药当天天气晴,气温21.0~33.6 ℃,平均气温29.2 ℃,平均相对湿度53%;第2 次施药当天天气晴,气温25.6~33.4 ℃,平均气温29.6 ℃,平均相对湿度48%;第3 次施药当天天气晴,气温27.8~38.4 ℃,平均气温33.2 ℃,平均相对湿度42%。试验期间降雨8 次,共计21.7 mm。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

2.1.1 第1 次药后7 d 防效

由表1 可见,第1 次药后7 d 的平均防效以处理3 最高为68.17%,其次是处理7 防效为65.38%,其他处理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4、处理6、处理2、处理1 及处理5,防效分别为60.69%、60.43%、46.37%、32.88%、29.78%。

表1 各药剂对草莓苗期炭疽病田间防效

第1 次药后7 d,各处理间防效经差异显著水平分析(新复极差测验法)表明,7 个药剂之间无明显差异。

2.1.2 第2 次药后7 d 防效

由试验结果(见表1)可知,第2 次药后7 d 各药剂处理的平均防效表现最好的是处理2 为81.30%,其次是处理6 平均防效为79.34%,再次是处理5 平均防效为78.77%,处理1 处于第4 位平均防效为69.36%,处理3、处理7 与处理4 的平均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68.72%、62.82%、62.38%。

对第2 次药后7 d 处理间平均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处理2 与处理4 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处理2与其他处理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处理4 与除处理2 外的其他处理也不存在明显差异。

2.1.3 第3 次药后7 d 防效

由试验结果(见表1)可知,第3 次药后7 d 调查的平均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6、处理4、处理7、处理5,分别为78.99%、66.62%、66.59%、61.55%、58.46%、56.23%、54.27%。第3 次药后7 d,处理间平均防效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新复极差测验法)表明,所有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安全性

根据药后3 次目测调查,未见苗期草莓叶片和匍匐茎有变色、落黄、药斑及旺长或受抑制等症状,可见各药剂对草莓全株均安全。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药剂对草莓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0%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200 mL·hm-2(处理2)对苗期草莓炭疽病防效最佳,第2 次与第3 次药后7 d 防效均最高,分别达81.30%、78.99%;2 次药后防效最低是22.7%二氰蒽醌悬浮剂3 600 mL·hm-2(处理4),为62.38%;3 次药后防效最低是42.4%吡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9 600 mL·hm-2(处理5),为54.27%。

由于试验期间,降雨量偏少,湿度较低,田间草莓炭疽病空白对照病指较低,如遇病害重发年份,在本试验用量及防治频次下,对高感品种红颊草莓露天育苗炭疽病的防治,将难以达到农户满意的效果,因而对重发年份防治效果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次药句容市吡唑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学生作品
1%苦参碱水剂对甘蓝菜青虫和蚜虫的田间药效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江苏省句容市下蜀中学
句容市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聪明的收银员
几种杀菌剂防控大棚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新型多氟芳烃-并H-吡唑并[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