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迪 高倩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社会矛盾问题也逐渐突出,公安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诸多挑战,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新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使舆论生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近年来,在各政务职能部门中,公安应急部门所面临的网络舆情压力始终居高不下。
党的二十大以來,强调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表明政务新媒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公安政务新媒体形成多平台、多层级、多维度的体系。
警务类融媒体话语权的构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网民需求越来越具体化,“政务+媒体”才得以不断融合,为公众提供了更优质且便捷的政务服务。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让中国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步入了“有法可依”时代。2011年,中国政务机构和官员微博高速攀升,增长率超过200%。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上线,政务微信在内容发布和服务提供上都更具“本地化”的特点。2014年,我国政务客户端数量快速增长,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共同形成了“两微一端”的政务新媒体格局。2018年,随着国资委新闻中心正式入驻抖音开设账号“国资小新”并发布第一个视频,抖音成为我国政务新媒体转型升级的新平台。之后,共青团中央、平安北京、中国长安网在抖音、B站、知乎等多平台开设官方政务号。至此,我国多地政府形成了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抖音以及政务App为矩阵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主流应用场景。
党的二十大以来,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表明政务新媒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潮流之下,上至省部级公安厅,下至多地公安局、派出所甚至民警个人都拥有新媒体平台账号。但是多并不代表“融”,部分账号各自为政,互动浅显,无法形成舆论合力。各级公安机关应以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契机,以“集约化”为方向,以“渠道聚合、功能多元、协同联动”为手段,建强主流媒体,开创特色阵地,打造指挥中心,构建起主流引领、整体联动、集体发声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形成重大信息集中发声、政务服务协作办理、特色化功能融合发展的生态格局。
警务类融媒体领导力不足
尽管时代的红利、科技的进步、思想的开放推动了公安政务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但是依然存在多方面问题。公安政务新媒体作为公安工作的“第二战场”,它将新媒体技术与警务工作紧密结合,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当前的公安政务新媒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成熟,没有形成一种十足的舆论集聚效应,原因如下:
一、内容发布同质化
“中国警察网”新浪微博号于2023年3月16日发布一条短视频《厦门10路口上线试运行智能红绿灯》,随后17个地市公安微博号出现相关内容,“六安公安在线”也于3月17日发布完全相同的内容,这条微博评论11条、点赞12次、转发0条。在新浪微博平台中,除了一级账号及少数二级账号收获了少量的评论、点赞、转发之外,其余二级账号的公开数据均为0。
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不到位
新媒体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快速裂变传播的特点,使其极易成为舆论发酵的温床。由于缺乏对公众知情权的重视、未掌握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技巧或是不熟悉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许多政务新媒体账号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的沉默或是不当发言都会损害公信力,使事件演变成一场网络舆情危机,增加后续的舆情化解难度。
三、建设运维不规范
当前公安机关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技巧仍掌握不足,部分公安机关对新媒体平台职能认定不清晰、发布内容存在一定的泛娱乐化现象、用户黏性较低。这源于大部分负责新媒体平台运营的公安民警仍承担着本职警务工作,对新媒体平台的认知仅限于日常生活中的操作和使用,接受的专业培训较少,不能精准地把握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之间的差异和特性。
警务类真人秀节目话语权的构建
近年来,警务纪实类纪录片、真人秀节目涤故更新,不断破圈,在网络综艺节目题材纷纭、类型变革的包围下实现领跑。2019年,由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哔哩哔哩联合制作推出的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的播放量达1.4亿,粉丝纷纷呼吁加更,坡子街派出所甚至成为长沙文旅新地标。2022年第三季开播以来,B站播放量更是攀升到2.8亿,评分高达9.7,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现象级真人秀。同时,类似《勇往直前的我们》《冲呀蓝朋友》《是这样的,法官》等聚焦消防、海警、司法的泛警务题材真人秀也层出不穷,且不乏良好口碑。
一、纪实与作“秀”
如何界定警务纪实类真人秀节目中的纪实与作“秀”早已成为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就真人秀的样态而言,它是结合了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派生物,不仅消解了纪实的严肃性与规范性,甚至带有“演”的成分,但是又在故事架构之内,鼓励人物流露真反应、真感情。随着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大陆十几年的发展,大众早已接受真人秀中两极化的发展:要么更加靠近“真”,要么重点放在“秀”。面对如何寻求纪实与作“秀”的平衡这一难题,经历了低谷时期的内地真人秀创作者们不断探索,催生出真人秀多样化的节目形态。
警务类题材真人秀紧紧贴合国家广电总局提倡的“小正大”创作原则,诞生了一批优秀之作。《巡逻现场实录2018》《派出所的故事2019》《大城无小事 城市真英雄2021》几乎都是以全景式的观察与跟拍,记录城市一线基层民警的工作与生活,近距离揭秘包括社区巡逻、窗口接待、执法办案、打击犯罪、随警作战、情报研判、昼夜蹲守等警察工作的流程与细节,让受众感受行业奇观的同时真切地理解了普通小警的不易。
伴随着一声亲切的“您有新的警情,请查收……”《守护解放西》以一种解构的方式、戏谑的视听消解了观众对于警察职业的严肃与恐惧:“温柔暖男、逻辑高手、怪力萝莉、记忆大师”等标签化的人设打破了传统高大上的塑造,增强了心理迎合与共情,带来沉浸式的角色体验;动漫式的剪辑风格、匪夷所思的案例、吐槽式的弹幕互动,无不在增强风格化的表达。这些基于“秀”的表达形式助推着纪实手法,最终以真实内容和真诚情感引发观众共鸣。《守护解放西》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件告诉着我们“生活比电影更富有戏剧性”的箴言,在其中,观众接触的是警情,感受的却是人情。
二、综艺与科普
根据阿尔都塞的著名论断,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传媒系统,肩负着规劝与教化的功能,同时必须隐藏起这种功能,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理”。中国传媒生态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几十年的演变与进化中,教化与娱乐两种功能不断博弈,互相成就。2021年,文旅部要求,要推出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文艺作品,营造积极向上、充盈正气的文艺生态。警务纪实类真人秀节目作为文娱综合治理背景下的代表成果,承担着主流话语的传播任务,也肩负着重要功能:科普教育与价值引领。
警务类真人秀节目大多以视频网站作为播放平台,主流收视人群为青少年。通过一系列案件作为普法教育的切入点,以小故事来讲述大时代,看似诙谐轻松,却在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增强普法教育的“渗透力”,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例如,《巡逻现场实录2018》中通过治安“小贴士”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实用的警务小常识传递给观众,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守护解放西3》与前两季最大的不同则是新增了“罗翔老师普法小课堂”,针对节目中的真实案件,法学教授罗翔将从法律专业角度进行分析、点评,带领观众普法、学法、用法,进一步增强年轻受众的法律观念,让青少年普法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网络阵地,让笑与泪最终回归现实,是寓教于乐的直接体现。
同时,警务类真人秀节目通过塑造热血、亲和、正义的警察司法人员形象点燃了青少年心中的“英雄梦”,通过精神领袖的价值引领增强青少年对警察职业的敬畏、了解和理解,实现了从学生到警校生、从其他职业到人民警察的身份转变;引发强烈共鸣的案例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道路上的“纠错向导”,让安全、守法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也让社会大众越来越多关注、参与“平安中国”建设。
三、窥探与身份认同
银幕当然并不真的映照我们的身影,却能够成功地制造一种混淆自我与他人、真实与虚构的状态,充分地唤起一种心理认同机制。电视荧幕作为一面“镜子”,其中一个重要作用便是照见我们自己。通过这面镜子,观众能够窥探到他人生活,在观看别人生活的同时,反思自我,从而实现身份认同。在真人秀节目中,观众接受了真实情境的设定,经过自我代入、过滤与加工,会获得更为私密与主观的感受。
警务类真人秀节目大多以纵线叙述,在大大小小的案例中展现警察工作的横截面,同时辐射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而观众则跟随警察的视角,在一次次处理啼笑皆非的“奇案”时,能够窥见的更是同一时空下的不同人生故事。在营造行业奇观、人生奇观的同时,满足受众的窥私欲,甚至获得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也正是因为种种不同的角色代入,我们才能关照到社会底层人群、边缘人物、非主流人群,从而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与痛点。
根据接近性心理,受众总能在节目中找到“另一个我”,创作者能够洞察这类心理也是节目获得高质量的另一个渠道。在《守护解放西》总策划唐剑聪的自述中,他曾说看到《守护解放西》里各种年轻人的状态,可能会想到自己。作为以素人为主的警务类真人秀节目,不论是民警还是群众,都是社会中微小的一粟,正是因为平凡,才能够为普罗大众提供参照样本,即可以从中获得身份认同的具体對象。比如,《您好110》拍摄对象涉及派出所、巡警、交警、刑警、特警等诸多警种,受众总能在这些警情处置中找到自己的影子。2022年,湖南卫视推出的青春励志消防纪实体验节目《勇往直前的我们》中设置了消防宣传志愿者角色,他们深入消防站,跟随消防官兵解锁不一样的热血青春,为受众提供全新的窥探视角与情感体验,他们眼中看到的优秀消防员的成长历程为普通人提供了参照坐标。
警务纪实类真人秀节目以观察、体验、全景式的纪录真实地呈现了一幅人间浮世绘,一面是普通大众的细碎日常,一面是维护社情民情稳定的付出与坚守;一面是Z时代下追求“娱乐至死”的癫狂,一面是主流传播应当坚持的初衷。警务纪实类真人秀节目不断追求着多重维度的平衡,构建了面向大众的多元的话语传播模式。他们不断探索在感官刺激之下的精神力量的追寻,思考如何在笑过之后依然坚持人文关怀与法治价值。以“传播真善美、弘扬主旋律,坚持主流价值审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仅是警务纪实类真人秀节目的流量密码,也应当是新时代所有网络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准则。
本文系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编号:2023AH053146)、2022年度安徽省高校科研项目“文化强省视域下安徽少儿红色影视作品的创作与传播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3001)”、2022年度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政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职影视编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2022jyxm674)”成果。作者单位: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