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馥涵
2021年暑期,根据墨宝非宝小说《一生一世美人骨》古代篇改编的网络自制剧《周生如故》在中国大陆上映,因其情节紧凑、情感细腻而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好评,并在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等地热播,得到了许多海外观众的关注与支持。近年来,随着一批批优秀的中国网络文学横空出世,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为我国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以《周生如故》的跨文化传播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对外宣传的价值、内容、渠道、受众等方面,深挖中国网络小说出海对我国文化外宣的意义,推动中国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以新颖的传播形式为世界人民所认可。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研究。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了二十多年,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规模。截至2021年底,全国网络文学用户总数达5.02亿人,较上年同期增加4145万人,占网民总数的48.6%。从学者葛媛媛发表的《近20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热点及其演进》一文来看,我国的网络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学网站、网络小说、网络文学版权、网络文学批评、IP这五个主题上。
《周生如故》的传播背景。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规模为10.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0%,互联网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145万人,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网络文学作品被赋予用情用力书写中国故事,推进、助力全民阅读的新使命与新任务,展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呈现出继往开来、气象一新的风貌特质。
《周生如故》的对外传播
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型被许多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者认为是“最早和最有影响力的传播模型之一”。他在《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周生如故》的传播主体。作为《一生一世美人骨》的原著作者兼编剧,墨宝非宝早在2010年就投身于写作事业。她也曾先后担任《步步惊心》《何以笙箫默》等多部热播剧的编剧,荣获多项编剧界奖项。作为导演的郭虎也是影视行业的翘楚。作为中国香港导演林玉芬的徒弟,郭虎在影视剧拍摄方面也继承了其高质量、高要求的风格。在影视剧拍摄中,郭虎经验丰富,其执导的作品画面精美、情感细腻、场面宏大、想法独特。
《周生如故》的传播内容。《周生如故》讲述了年少成名、战功赫赫的异姓王周生辰,与当时的朝堂望族漼氏独女漼时宜之间爱而不得、虐恋一生,最终双双身死的悲惨故事。
原著中古代部分的故事篇幅不超过两万字。如何在24集的剧集中将复杂的故事讲清并将观众代入其中?这对编剧和导演的工作提出了不少挑战。
演技精湛。为了呈现更好的作品,导演在选角方面也是慎之又慎。漼时宜的扮演者白鹿在初期需要饰演一个不能开口的“哑女”。在表达感情时,需要特别注重眼神的交流和肢体动作的配合。除了男女主角的精湛演技,一众配角的刻画也非常成功。比如漼时宜的大师姐宏晓誉,是一位非常有责任感、疼爱师弟师妹们的女将军。在面对小师妹时,她会将新缴获的软甲作为礼物送给她;在面对叛徒时,她是奔赴千里也要将其斩杀的大将军;在面对爱人时,她是敢爱敢恨的平凡女子。这样一位多面的女性角色,最后为了保护师妹,惨死在了叛军的刀下。
緊凑的剧情的确能够让观众欲罢不能,但如果演员的演技无法与之匹配,那么再多精妙的安排和剧情,都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无法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布景精美。剧中,男女主有几场镜头设置在了王府屋顶。二人站在屋顶上交换捷报,一起看眼前的万家灯火。前方是暖色调的人间景象,男女主则身处在一片冷色调的屋顶上,二人身上的服饰一黑一绿,在无边的黑夜中,隐隐暗示了两人心怀天下、爱而不得的悲惨结局。
在男女主离世后,为了表达“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感情,导演运用了空镜的手法,拍摄了空无一人的王府、无人续写的《上林赋》,以及随风飘动的饰物,令观众对男女主无法相守的遗憾又增一分。
在布景方面,导演也采用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比如选择绍兴新昌的大佛寺、横店的古城、西安的古城墙,以及具有中式园林风格的王府府邸。在宣传过程中,能够吸引更多海内外的游客切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物。
《周生如故》的传播渠道。《周生如故》的成功,离不开诸如小红书、抖音等社交软件的存在。通过发帖、评论和转发,用户转变成传播的主动者,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呈几何级增长。
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交网络时代,任何人只要借助网络都能够成为舞台的焦点,但当网络的力量被一些人利用,就很有可能会伤人于无形,甚至给一部优秀的作品带上污点,所以在使用网络来传播作品时需要用更理性的角度看待和利用。
现阶段,中国网络文学发展逐渐成熟,线上线下全产业链条深度发展,形成了网页版和移动端双端联动的阅读格局。尤其是近年来,许多企业开始关注海外读者,并设置了相应的外文网站便于其展开阅读和讨论。
《周生如故》根据网络作家墨宝非宝的《一生一世美人骨》改编而成,作者首选在晋江文学城网站上更新文章,收获了大批粉丝的支持。庞大的粉丝基础也为其影视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周生如故》的传播受众。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从现代传播角度来看,传播活动的主体包括了传播者和接受者,二者缺一不可。
受众群体。《周生如故》在爱奇艺国际版上线以来受到了用户的关注与热议,在海外社交平台Facebook和Instagram上收获450万人次话题曝光度,吸引了越南头部媒体Saostar,以及多个东南亚影视大号的报道。2021年8月20日,《周生如故》在马来西亚电视频道空降播出,刚开播就火出圈。
其中有一众原著粉丝对该剧的追捧与好奇,有一些喜爱该剧饰演者的观众,也包括一些被其他人推荐观看或者是秉持“从众心理”来追这部剧的观众,他们共同组成了该剧的受众。
《周生如故》传播价值。本剧在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注重制片质量,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娱乐审美价值。本剧男女主的身份地位不凡,但导演在颜色和配饰的选择上并未着重于珠光宝气,而是用低饱和度的颜色和简洁的配饰衬托男女主的精神和气质。这一份与故事内涵情绪相呼应的低调内敛,向海外观众传递了中国人的低调而不失优雅的“君子品格”。
《周生如故》在故事叙述和内容传播方面具有极高的道德教化价值,向观众传播了一种符合人性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重义轻利的民族品格展现给了世界人民。在本剧中,男主角在个人情爱与国家大义之间选择了后者,并为此付出了青春甚至是生命。由此处看,本剧的精神内核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剧在文化外宣方面也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观众在看剧的同时,了解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出来的民族品格与民族特点。美食、建筑、茶道、服饰,都从侧面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改编剧海外传播的困境和启示
改编剧海外传播的困境。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比如2018年某奢侈品牌在拍摄广告时采用“眯眯眼”模特,并令其用西方餐刀餐叉的方式来使用筷子。这其中出现的“眯眯眼”和“错误用筷”片段就是一种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要想打破刻板印象,关键在于追求“涵化”,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尊重并认同我国的意识形态。中国在加大国家形象传播上的投入表明,政府在有意识地打造中国国家形象,打破国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编解码冲突。在传播学中,信息经过传播渠道到达受众后,需要受众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码,还原为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和意义。而在解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误解。比如《周生如故》中提到“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其中,“骨相”这个词在就是指一个人的风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意义。外国人往往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把其表译成骨头或者相貌。
在文化多样性时代,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由于没有深入受者的生活和文化情感中,所以遇到了障碍。另外,传播对象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差异、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保护意识,所以也不可能完全理解中国跨文化传播的价值所在。
改編剧海外传播的启示。本土化又称为本地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落实本土化策略,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包括做好文学作品的内容运营,协同译员翻译好作品内容,引领广大海外本土作者进行创作等。比如,阅文集团曾在2018年投资韩国网文企业Munpia,并将其作为起点国际进入韩国网文市场的渠道,迈出了本土化的第一步。
诚然,在聚焦国际合作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狠抓作品质量,打造国家品牌。正如日本的动漫和韩国的电视剧一样,要想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知名的国家品牌,就必须抓好我国网文改编的质量。在进行作品的二次加工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文化之间的壁垒和误解,这要求我们的创作团队在秉持作品传达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适当做好加减法。比如,对情节做适当的还原和增删、主要角色的性格调整甚至是角色功能上的整合。
培养多语种人才。在推动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这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协同作业。其一,我国高等院校需要转变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翻译人才向民间流通,同时促进翻译人才与国际接轨,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二,网络文学平台要进一步加强与译员或翻译团队的合作,或自主组建个人翻译团队以满足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进行本土化的定位及改造。最后,还可以建立人工与AI智能翻译的双线并行翻译机制,AI翻译系统可以帮助解决网络文学翻译成本高、效率低,以及产能分布不均的问题。双线并行的人机结合翻译形式,可以将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中国网络文学推广到国际层面。
这里首先介绍了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前人的研究,分析了网剧《周生如故》跨文化传播的背景和价值,最后,重点分析了网剧《周生如故》的跨文化传播,指出改编剧传播所面临的困境和启示。这里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正确认识,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