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林 胡姝帆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UI界面设计变得越发重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回顾已有研究,界定核心概念,分析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问题,以及探讨如何在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在技术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价值,为未来社会作出贡献。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界面设计在数字化时代的各个领域中变得愈发重要,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作为培养艺术设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关注技术与美学,更需要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独有的特点,推动思政教育在“UI界面设计”课程中的融合,不仅是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迫切需要。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更有力地促进学生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自信的培养。
“UI界面设计”与思政教育的内涵
UI界面设计和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都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UI界面设计作为技术、美学和用户体验的交汇点,要求设计师具备技术娴熟、审美敏感、用户导向的特质,但更深层次地,要求设计师关注信息传递、文化传播和社会互动的媒介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UI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和探讨,这正是思政教育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价值观,强调的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如何使学生成为有社会担当的公民。思政教育跨足政治、法律、伦理、社会等多个领域,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参与社会事务,培养积极的价值观。这与UI设计师的要求相契合,因为设计师不仅是技术工作者,还是社会的一部分,需要对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有敏感的认识,考虑用户的需求、社会的文化因素和社会责任。
UI界面设计与思政教育的内涵分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鸣。教育者通过充分认识两者的内涵,并有意识地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UI界面设计课程中,可以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UI设计人才,为数字化时代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是高校教育领域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一步。
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思政实施现状与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开始将思政教育纳入UI界面设计课程中实施。部分教育从业者采用多种方法,如引入案例、举行课堂讨论、组织实践活动等,以确保思政教育能够有机地融入该课程。与此同时,教育从业者可通过课堂讨论与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深入考察UI设计中的伦理素养、逻辑思维,培养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在UI界面设计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实施亦面临诸多挑战。
思政教育内容不够深入。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仅表面引入了一些思政元素,未真正挖掘和理解其中的思政内涵。对于政治、历史等相关学科而言,思政课程融入其中较为容易,因为这些学科拥有大量案例和事件,学生能轻松接受。然而,在UI设计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仍然是一个挑战。
思政教育方式单一。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仅通过讨论法或举例法来实施思政教育,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一些研究仅聚焦于教育理论和设計方法,未曾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UI界面设计课程中,关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议题、伦理道德等内容。并且,这些研究通常仅限于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持,难以为实际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当前,思政教育评价往往存在科学性不足、客观性不强、全面性不够、时效性不佳等问题。首先,缺少明确的量化指标和科学的评估体系,容易受到主观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其次,评价机制存在全面性不足的问题,忽视了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等多维度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的意义
UI界面设计不仅融合了技术与美学的专业,还扮演了信息传递、文化传播和社会互动的重要角色。在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实施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技术和创意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传达积极价值观。
首先,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变得尤为重要。在UI界面设计课程中,通过讨论社会问题、审美选择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设计作品背后传达的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
其次,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UI设计不仅是技术的堆砌,更需要创造性的思考。在UI界面设计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设计中不仅追求外观美,更注重用户体验、信息传递等方面,从而培养更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
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UI设计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可以通过设计作品传达社会问题、倡导社会变革。通过在UI设计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设计作品如何影响用户、传递信息和塑造社会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思维方式,不仅是技术实施者,更是社会的参与者。
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的途径
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复杂任务。为了有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UI界面设计课程,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以“适老化界面设计”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课程内容整合与设计,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内容方面,应当对UI界面设计课程中的技术知识、审美观念等进行整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融入其中。通过融合案例教学法与讨论引导,教师可以将实际社会问题与UI界面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设计中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设计作品进行深度批判性评估,从思政角度出发,剖析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伦理价值。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涉及社会问题的案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从而引发他们对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思考。例如,可以将“适老化界面设计”作为重要内容融入UI界面设计课程中。这种设计关注年龄较大人群的特殊需求,强调界面的易用性和可访问性。
增强教师思政意识,打造优质课程师资。教师在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中的思政实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为了更有效地融合思政教育元素,提供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对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
UI界面设计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领域,教师需要具备广泛而深刻的技术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类设计工具和软件,以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可以设计专门的培训课程,涵盖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相关政策法规、案例分析等内容。同时,培训课程还可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协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传递积极的社会影响。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供定期的指导与交流平台、个性化的支持与辅导,以及实践与反思的结合,可以提升教师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在UI界面设计课程中的有效实施。
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充分利用案例分析、讨论、团队合作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适老化界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将其实践于具体项目中,从而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实践技能。讨论环节的引入能够促使学生分享个人设计理念和方法,通过思想碰撞和交流,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将设计作品与社会互动相结合,加深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方法将为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通过跨学科合作,加强课堂思政教育融合,是促进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入用户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深化学生对UI界面设计的理解。
“适老化界面设计”需要涉及心理学、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心理学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年人的认知特征,从而在设计中更好地考虑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境,提升产品的用户友好性。借助社会学视角,学生可以更全面理解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需求,从而为设计带来更人性化的体验。可以与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界面设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跨学科合作,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也能够培养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更丰富和深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能力。
完整的评价体系建设,探索提升教学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高校UI界面设计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包括学生的学术表现、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通过对学生评估结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探索提升教学手段,从而不断优化课程实施效果。
通过多元化评估,我们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不仅看到他们在技术和设计方面的进步,还能够观察到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长。这一體系应当具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多维度考量、个性化评估等特点,以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从而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施效果。
通过对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析,以“界面UI设计”为例,深入研究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和挑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中,思政教育的融入已成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过程中,界面UI设计课程作为具体案例,既展示了融合的实施,也呈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UI界面设计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界面UI设计课程,学生在技术与创意的培养中,也接触到了社会议题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讨论。然而,在实际实施中,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培训、教材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和教育机构共同思考,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融合实践中,既需要坚持艺术教育的特点,又要注重思政教育的深入,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希望能为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作者单位:武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