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欣然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本文以游戏工作坊“彭城美食街”为例,深度观察与分析幼儿游戏过程,拓展游戏资源,挖掘幼儿深度学习契机;提供经验支持,提升幼儿深度学习可能性;立足儿童立场,为幼儿深度学习提供鹰架支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 游戏工作坊 观察分析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笔者所在幼儿园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游戏工作坊。观察幼儿在游戏工作坊“彭城美食街”中的表现引发了笔者关于“如何在工作坊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教师应如何提供鹰架支持”等思考,并尝试提供能够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工作坊游戲活动策略。
一、拓展游戏资源,挖掘深度学习契机
“彭城美食街”游戏工作坊是一个角色扮演类游戏。“彭城美食街”是指一家以家乡徐州的特色美食为背景的“美食店”,游戏包含服务员、收银员、客人等角色扮演成分,“烙馍卷馓子”“蒸包子”等美食制作游戏成分,数的组成与应用的数学成分以及幼儿交往成分。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积极地游戏是一种“工作”,在“工作”中,幼儿能够手脑结合、全情投入,表现出持久的兴趣和专注力,同时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笔者发现,每一名进入工作坊的幼儿都能够充分投入游戏,承担起自己在游戏中的“任务”。笔者记录了三次幼儿游戏的时间,整体情况为:一共有7名幼儿在“美食街”有“工作”任务,其中2~3名幼儿能够全程玩完游戏,3~4名幼儿能坚持30~40分,只有1名幼儿只能坚持20分。其他幼儿扮演顾客,轮流参与游戏,不少幼儿会来若干次。可见,幼儿对“彭城美食街”有很浓厚的兴趣,愿意在美食街里“工作”,这就是幼儿深度学习的契机。
二、提供经验支持,提升深度学习可能性
观察幼儿行为是教师了解和解读幼儿的基本和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举措。通过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形,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身心、思考与需求、情感态度等五大领域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支持幼儿发展。通过对游戏工作坊“彭城美食街”的定点观察,笔者及时分析思考幼儿的问题和需要,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观察一
“彭城美食街”是一个角色扮演类游戏,有“工作人员”和“顾客”等角色,也有一些根据现实生活制订的游戏规则,笔者将其视为“预设目标”。幼儿遵照游戏规则玩耍,既能有秩序地游戏,又能在游戏中掌握社会规则,发展规则意识。在一次游戏中,笔者观察到了这样一个情形。
教师原本设计的购买过程是:挑选美食→交换货币→发放粮票→换取美食。可是游戏过程中,许多“顾客”把粮票扔在地上,直接去拿购买的食物,没有按照设计的流程完成游戏。于是,“服务员”来向“老板”(为了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师以“老板”的身份加入游戏)反映问题。
服务员1:老板,有顾客买东西,我给他“粮票”,他们直接就给扔到了地上。
服务员2:是啊,老板,很多小朋友还拿走了,特别乱,要不要报警?
这一现象让笔者开始思考: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粮票”这种事物的存在。所以,这个预设的规则超出了幼儿认知,幼儿的直接经验达不到。笔者意识到,此规则需要调整。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规则变更也应尊重幼儿的想法。游戏结束后,他们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服务员1:我看妈妈直接扫码支付,然后服务员就给她了。
服务员2:有时候我去人多的地方吃饭,我知道是需要叫号的,叫到我的号我才能去取餐。
服务员3:我也觉得叫号的方式好,这样还能去休息等待,不用一直站着排队。
服务员4:嗯,我同意叫号!那我们把规则改成取号领餐吧!
幼儿对规则的认识发展是有差异的。参与讨论的几名幼儿年龄稍大,可以理解并遵守“叫号取餐”规则,但是“彭城美食街”同时面向3~6岁幼儿开放,小班、中班幼儿游戏能力较低,能否遵守规则进行游戏呢?于是,笔者在幼儿制订“取号领餐”规则时加以提醒: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不懂规则,怎么办呢?
服务员1:要么直接让弟弟妹妹取餐呢?
服务员2:不好吧,我弟弟也3岁,他上次都能自己买棒棒糖了呢!
服务员3:那我们就安排一个服务员当“经理”,专门引领,给客人提供帮助吧!
讨论的结果,不仅保留了各年龄段幼儿的游戏体验形式,而且还满足了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老板”大力赞同。于是,“服务员”共同商定把游戏规则改成“取号领餐”,他们在工作坊内增加了数字纸片,根据客人来的顺序取号领餐。并且,从“服务员”中推选出一位当“经理”,引导客人购买,再以“招聘”的形式又招了一名“服务员”,继续他们的游戏。
经过讨论,工作坊的规则发生了变化,流程变为:挑选美食→交换货币→拿取餐号码→换取美食。
工作坊的这一现象,是在预设目标的基础上,幼儿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提供新的规则建议,共同商讨规则。教师加入幼儿游戏,根据理论基础提出更多思考方向,引导幼儿制订更完善的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感受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一次社会领域的“深度学习”,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
观察二
一位教师来到美食街,作为“顾客”加入了幼儿游戏,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服务员:顾客您好,您需要买点什么?
顾客:我想要两个包子。
服务员:给您,一共6元钱。
顾客:啊?怎么那么贵啊!那一个包子多少钱?
服务员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过头,用小手算账。算完后,转过来对顾客说:顾客您好,一个包子3元钱。
游戏结束后,这名幼儿在“游戏记录本”上记录了这一事件,并与伙伴分享。这次游戏,幼儿遇到了一个数学上的问题。遇到问题后,他并没有去寻求帮助,而是借助自己的双手积极动脑进行解答。许卓娅教授在解读“游戏精神”时认为,幼儿的游戏体验应该是自由的并充斥自我实现感。幼儿为了追求自我实现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是一次很好的经验积累[1]。这个游戏环节,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的有用和有趣”。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发现,幼儿社会领域的交往能力、科学领域的分类能力、健康领域的制作能力等,都会在游戏中得以发展,在工作坊游戏中具有深度学习的需要和可能。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并进行评价与总结,集零为整,将幼儿在游戏中偶发的好奇心、问题等进行归纳,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
三、立足儿童立场,为深度学习提供鹰架支持
游戏工作坊中幼儿能否进行深度学习的关键,是活动中是否给予幼儿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能否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热情。幼儿对问题的兴趣对于深度学习至关重要。教师也要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发现深度学习的契机,支持幼儿进行深度学习。
1. 提供游戏材料与时间保障
游戏材料与时间保障是游戏的基础。冯晓霞提出,尽管幼儿的自由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等)带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受活动主体的兴趣、动机、机会、经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它仍然会受到材料与环境的影响[2]。因此,教师应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游戏材料的提供,将学习与发展期望融入其中。教师要保障幼儿游戏的材料与时间,让幼儿充分游戏,对游戏中的问题与发现进行充分思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幼儿实现想法。例如,游戏过程中,有“服务员”提出,有“顾客”想“在家里”吃,于是询问“老板”是否可以加上“外卖服务”,增添“外卖员”。“老板”欣然应允。于是,幼儿先去车站借了一辆车,做了简单装饰变成了“外卖专用车”,然后几名“服务员”商讨选出“外卖员”。可是,还缺少打包的材料。幼儿提出可以用蒸笼直接外送,或者制作一些打包袋。这时,教师及时提供牛皮纸袋,幼儿开始在牛皮纸袋上画画,制作打包袋。不一会儿,打包袋做好了,“外卖服务”开始了。
深度学习的重要目的是解决问题。对于增设“外卖服务”这一想法,教师积极配合;对于“没有打包袋”这一问题,教师和幼儿一起想办法,支持幼儿,但并没有直接提供打包袋,而是邀请幼儿一起制作,共同解决问题。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逐步开始进入深度学习,他们的想法、所需的时间与空间会更多。为幼儿提供支持,不仅要提供数量充足、符合幼儿年龄段的材料,而且最好让他们动手制作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
2. 教师以游戏者身份融入游戏,适当“发难”支持
维果斯基认为,通过有经验的同伴或成人的适当引导,幼儿具有获得高级心理机能的潜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及时抓住深度学习契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促使幼儿主动学习。如上述观察二中,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发难”:“怎么那么贵啊!那一个包子多少钱?”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
“发难”也需要技巧,既不能脱离幼儿的直接经验,高出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让幼儿无力解决,打击其自信心,又不能低于幼儿的认知,起不到引导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预测幼儿可能发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巧妙“发难”,让幼儿在活动或某一行为中深入思考,从而增加学习效果,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欲望。在观察二中,化多物品售卖为单物品售卖就是教师主动“发难”的体现,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思考,达到大班幼儿科学领域目标。若面对的是中班幼儿,教师就要改变“发难”策略,不能从“数的组成”出发,可以考虑按照“物品的分类”“物品的颜色”进行适当“发难”。教师要观察游戏并灵活思考,让幼儿实现 “跳一跳,摘个桃”的发展目标。
3. 重视游戏后评价,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幼儿游戏评价是撬动幼儿成长的支点,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用画图记录、语言表达等多种方式交流分享游戏中有趣的事、遇到的问題、产生的冲突等,用小组讨论或班级集体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基于幼儿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以及游戏中所获得的经验,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提升,挖掘游戏内蕴含的教育价值。抓住学习契机,激发幼儿在下次游戏中深入探究的兴趣,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进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能够提升幼儿思维的学习方式,对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游戏工作坊的创设更让幼儿的游戏场景得以丰富,在幼儿的游戏中占有重要地位。游戏工作坊中的深度学习对幼儿来说是珍贵的且具有可持续性。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应关注“游戏工作坊”这一组织形式,关注幼儿在特定游戏工作坊中的深度学习状态与效果,给予适当及时的鹰架支持,让幼儿的能力在游戏工作坊中得到可持续发展,让深度学习在游戏工作坊可持续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36.
[2] 冯晓霞.游戏中的深度学习[J].奕阳幼教评论,2019(49):7-15.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