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娜?张钦
德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及劳育相辅相成。教师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国家政治制度,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培育出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
一、课程育人,提升道德素养
课程育人旨在通过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发挥课堂教学的核心作用,确保德育内容在各学科课程中的全面渗透,同时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语文、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选取与道德、法治原则相契合的教学资源,如经典文学作品、历史典故和地理现象,有效地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入学科知识的传授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道德情操和法治观念。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解读诗歌中的品德情操和历史故事中的忠诚、勇敢等美德,引导学生体验这些情感,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在历史课堂上讲述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揭示其中的道德冲突和法治进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个人行为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当下和未来,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借助自然现象和人文地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从而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促进学生全球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对于数学、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及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追求真理,帮助学生形成求实的思想品质;音乐、体育、美术和艺术等课程则更强调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體魄、意志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参与这些文化活动,既能够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在集体活动中形成团队合作、尊重他人和自我表达等社会交往能力。
课程育人的实施还需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结合学生实际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元素的融入,将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文化育人,优化校园环境
(一)利用校园空间,塑造精神风貌
首先,教师可对校园空间进行设计与利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以及国旗标识等元素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在教室、图书馆、体育馆,以及食堂和宿舍等场所显著位置展示这些元素,创造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环境,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都能接触到这些重要的道德和法治原则。当学生每天走进教室,首先看到的是悬挂在前方的国旗和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这种重复的视觉刺激会逐渐转化为内心的自觉遵循,不断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提醒学生要成为遵纪守法、有道德的公民。
其次,学校可以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和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传递和弘扬正面的价值观和理念。地面上的标语和图案,如“诚信为本”“尊重他人”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无声地传达了社会期待学生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建设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接受正面价值观的熏陶。
最后,教师利用校园板报、橱窗以及其他可视化媒介作为传递信息和价值观的载体,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相结合,能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制作板报和橱窗展示时,融入对当前时事的反映、传统节日的介绍以及学校活动的展示。这种教育方式超越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实际,使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这些原则的存在和重要性。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浸润,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得以增强,其道德行为准则也逐渐内化为自我约束和行动的指南,为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优秀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班级文化,增强集体意识
在初中德育工作的精细化开展中,建设班级文化旨在创造具有独特精神风貌的班级环境,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其道德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标识的设计制作,如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以及班级口号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班级归属感。班训可以是对学生行为的期望,班歌则可以表达班级的理想和追求,确立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标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得以增强。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活动的规划,让学生在班级事务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和职责。通过班会、团队建设活动、班级比赛等形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技能,在参与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
其次,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建设是另一种增强班级文化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书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调整推荐的书目和活动形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立固定的阅读时间,如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到一小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定期组织书籍分享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书籍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班级氛围,为实施德育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三、活动育人,增强实践意识
(一)开展节日文化活动,深化传统认知
活动育人策略是指组织丰富多样的节日文化活动,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介绍节日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节日主题的研学活动中,如策划节日主题的展览、演讲和讨论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每个节日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庆祝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或展览板块。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组织节日特色的手工艺品制作、节目表演或习俗体验活动。例如,在端午节,学生可以学习制作粽子,了解粽子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意义;在中秋节,学生可以参与制作月饼、编排关于嫦娥奔月的戏剧。这种以节日文化为核心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摄影、制作短视频等方式,将自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作品。学生可以进行绘画和摄影,捕捉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和场景,如春节的鞭炮、灯笼,清明节的踏青,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中秋节的赏月等,直观地展现节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氛围。关于短视频制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自己的研究创作关于传统节日的短片,短片内容可以是对节日习俗的介绍、对节日历史的探讨,或是对节日精神内涵的解读,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深入了解节日文化,并通过视频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以节日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实践,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增强其文化认同感。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社会责任
教师可以组织与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爱党、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和爱护环境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植树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讲解植树的意义和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到保护环境、绿化家园的责任和乐趣,学会如何保护环境,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劳动节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如清理社区环境、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社会的贡献,实践“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感受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贡献的满足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美化工程,如种植花草、绘制壁画等,这既能够美化校园环境,也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劳动的乐趣;在青年节,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学生思考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通过讨论会、主题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鼓励学生设立短期和长期目标,进而以青年节为契机实现自我提升。
纪念日活动是历史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塑造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这些日子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在学雷锋纪念日,教师可以讲述雷锋的故事,突出雷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关于雷锋生平的纪录片,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这位英雄的生活和精神,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让学生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教师开展这种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心中深植爱国爱民的种子,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协同育人,构建德育网络
(一)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校共育
为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机制,学校应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需要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还需要向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首先,建立和维护家长委员会,对促进家校合作、实现共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委员会是连接家庭与学校的纽带,能够有效地整合双方资源,协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面对面地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进展,并就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情感发展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深入探讨。在会议中,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及德育活动,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工作,从而获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家长的反馈和建议也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教师和学校不断优化教育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家访作为一种更为个性化和深入的家校沟通方式,能够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增进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情感联系,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共同为学生创造更有利的成长环境。家长开放日和家长接待日能够为家长提供直接观察和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家长可以参与课堂听课、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展示活动,感受学校的教育氛围,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这有助于家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和教师、学校携手,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教育。
(二)社会共育机制,整合社会资源
在初中德育的精细化开展过程中构建社会共育机制,要求教师和学校主动联系和利用本地的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健委等部门和组织的力量,共同为学生的德育贡献力量。学校和教师需要与这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建立长期沟通机制,明确各方在德育中的责任和角色,为学校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学校可以协同这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共同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德育活动。例如,邀请专家学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进校园,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分享人生经验和职业成就,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政府机关,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师还需注重利用社会资源“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例如,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合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与文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合作,开展丰富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这种社会共育机制能够突破学校教育界限,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开放性和实践性强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的精細化开展需要教师、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深入实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体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