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4-04-22 16:47吴婧
家长·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周长面积数学知识

吴婧

随着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开展大单元教学是一个关键的课题。本文以《圆》教学单元为案例,深入分析核心素养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实际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系统建构知识,并最终达到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目标,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以及大单元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指导,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圆》单元教材分析

《圆》单元内容涵盖圆的认识、圆的周长以及圆的面积等多个知识点。首先,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包括半径、直径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知识点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公式,还需要提升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在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尤为关键,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如何通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对《圆》这一数学概念的浓厚兴趣,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此外,针对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设计富有情境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解析知识内核

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表面知识,更在于帮助学生深度解析知识内核。在核心素养引领下,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圆的认知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圆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圆形物体,如圆盘、钟表等,将实物观察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入解析圆的特征。通过这种情境化的学习,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圆的特性,如半径、直径等,而不是死记硬背定义;将圆与相关概念如周长、面积等联系起来,学生能够系统性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更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内核。

核心素养引领下《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例子,使学生在解析知识内核的过程中更富有深度和体验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数学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建构知识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学习零散的知识点,更关注如何帮助学生系统地建构知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概念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更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圆形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如圆与矩形的对比,让学生系统性地理解几何形状的特性;将圆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学生在系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实际运用的能力。例如,教師提出“设计圆形花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植物。这不仅涉及圆形的几何概念,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系统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在联系,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有益支持。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具体的知识,更着重于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轮胎是圆形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圆的特性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思辨性问题,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设计有关圆形的游乐园布局时,学生不仅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面积和周长,还需要考虑游乐设施的合理布局,思考不同方案的利弊和可能的影响。这样的任务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愿,提升其批判性思维。

三、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高效推进至关重要,教师要先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完整个单元后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圆的定义、性质以及与其他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在对圆的认识上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在学习“圆的周长”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实物演示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周长概念,并探索圆周长与圆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不同尺寸的圆形物体,如圆盘或者不同大小的轮胎,将这些实物呈现给学生。通过实物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圆形物体的周长,同时对周长的概念形成更为具体的印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直径的圆形物体,观察它们的周长变化。通过这个比较过程,学生有机会发现圆周长与直径之间存在明确的比例关系。例如,学生可能会观察到,当直径增加时,周长也相应地增加,这种关系并非随机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这种基于实际案例和实物演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时不仅能够在抽象概念中找到实际的参照点,还能够形成对数学概念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也培养了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规律的能力。

其次,教学目标还包括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例如,提供一个圆形花坛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计算所需的草坪或花卉的面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形面积的计算过程,提升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在学习《圆》大单元时获得更明确的方向感和目标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构建知识体系,厘清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课程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具参与度,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更好地掌握所需知识。这样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增强学生深度思考和持续学习的动力,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自主学习基础。

(二)立足整体观念,做好单元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立足于教学整体观念、做好单元教学设计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确保教学内容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

首先,针对“圆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物体,如钟表、圆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资料展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如半径、直径等。

其次,在设计“圆的周长”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物测量、游戏活动等,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圆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测量不同大小圆的周长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测量和比较,发现圆周长与其直径或半径之间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最后,在设计“圆的面积”教学内容时,通过情境创设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提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任务:为学校规划一个美丽的圆形花坛。在这个任务中,学生要根据给定的圆形花坛的直径或半径,通过所学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出花坛的总面积。然后,学生需要考虑选择适合的植物,如需要多少面积的绿化草坪、花卉等,以使花坛布局既美观又合理。这样的任务不仅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规划能力和设计能力。通过这样的实际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再仅局限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场景中,加深对面积概念的深刻理解。同时,这样的任务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实用,为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立足于教学整体观念做好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圆》这一大单元时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三)创设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拓展思维空间的关键一环。

首先,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置身于实际场景中主动观察和探究。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户外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找寻和观察圆形的事物,如花坛、篮球场上的圆形标志等,使抽象的概念更具实际感,提升学生对圆的认识。

其次,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圆周长与其直径或半径的关系,如提供不同大小的圆形纸片,让学生通过测量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最后,对于“圆的面积”,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如规划一个圆形花坛的面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圆》这一大单元的数学知识,同时提升自身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参与度。

(四)拓展数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拓展数学活动是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的重要手段。

以圆的面积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理解程度,如实际测量和比较不同大小的圆,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且实践性强的学习体验,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面积计算与半径的关系。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发现数学规律。在“探寻半径与面积关系”实验中,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尺寸的圆形物体,如圆盘或硬币,然后测量它们的半径,并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其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半径与面积之间的关系,透过实验数据发现半径的平方与圆的面积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学生会观察到,当半径翻倍时,面积呈现出四倍的增長。这种比较和测量的过程使得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半径平方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活动中的发现性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面积计算方法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拓展性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圆的面积”的理解。例如,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园艺规划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在这个项目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给定的场地面积,要求学生规划一个圆形花坛的面积,以满足植物的需求。学生需要考虑不同植物的空间要求,如何合理搭配花卉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场地。通过这个实际问题,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还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布局的美观性。期间,学生可能面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花坛、如何避免植物过于拥挤,以及如何确保每种植物都能得到足够的阳光和空间等问题。通过这样的园艺规划项目,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自身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拓展性的学习体验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促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考,为未来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强助力。

四、结语

深入分析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路径,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数学大单元学习中构建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还能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简单灌输,更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核心素养的引领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概念的内在本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为主动、深入地思考。同时,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树立整体观念以及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堆砌,而是融入了更广泛的认知框架中。这有助于学生建构更为完整、深刻的数学认知。本文提出的教学路径不仅关注知识点的传递,更注重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有望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更为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筑牢了根基。

猜你喜欢
周长面积数学知识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用面积求坐标
巧算周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